APP下载

改革重点已不再是枝节问题

2014-05-26本刊评论员

支点 2014年5期
关键词:定势富豪经济圈

本刊评论员

改革重点已不再是枝节问题

本刊评论员

不久前,从不缺少热点话题的中国股市又迎来了两件大事,一是证监会批复沪港通试点,二是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正式启动。前者给股市带来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而后者则在相应板块短暂拉涨后,似乎又陷入了“沉思”:一份被拖延达10余年的首都经济圈规划,这一次会是怎样的亮相呢?

拥有沿海和港口优势的天津,一直是北方的经济中心之一;不临海、缺资源的北京,由于头顶首善之地的光环,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不断聚集其中;而相对“边缘化”的河北省,大量优质要素被紧邻的京津两地“虹吸”,产业结构提档升级面临诸多挑战。

本应是“1+1+1>3”的城市群共赢局面,却成了“京津竞争、河北苦等”的尴尬局面。也缘于此,这份规划几易其名,频调范围,被称作史上“最难编制的区域规划”。有专家明确指出,规划之难,难在各方利益平衡。

从多方调查的统计数据可以比较,与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圈不同,京津冀的区域协同发展明显滞后。2005年,亚洲开发银行首次提出“环首都贫困带”的概念。本刊本期特别推出专题调研《首都经济圈规划酝酿幕后》,为读者讲述思维定势的破解之难。

事实上,固守思维定势,导致一个区域的发展踯蹰不前的,又何止是这一份难产的规划呢?

多年以来,国企国资改革广受社会关注,不仅因为它涉及大量就业和庞大的资产规模,也在于改革的过程中先后出现过国资流失以及涉嫌贪腐等问题。

某种意义上讲,这些问题也源于思维定势的束缚。过去的国企改革,往往是头痛医头,较少触及病根。推进到现在,改革的重点已不再是枝节问题,而更需要尽快搭建平台,以“管资本”为主加强监管,从市场角度进一步规范现代企业制度,既让国有资本实现增值保值功能,又能从制度和机制上约束经营者。这也正是本期本刊策划《改革从国资突破》探讨的话题,并期待从“起底淡马锡”寻找可借鉴的经验。

所谓思维定势,即按照经验教训和已有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思维模式,时间一长,往往会成为发展前行的障碍。

打破定势,就是要打破原有的心智模式。董明珠带领格力人虽然在传统制造业领域已大有作为,但如今已开始思考集团的互联网蓝图,她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只忠于市场,市场需要我们做线上,我们就做线上,需要做线下,我们就做线下。”

打破定势,还要懂得顺势而为。纵观美国400年的财富变迁史,长时间遵循从农业、工业到服务业演进的经济规律,譬如2014年美国富豪前三大行业是科技、投资和零售,到了今天,若还想在农业、工业等领域以辛勤劳作跻身富豪之列已十分困难。

财经作家、商业史研究者陈润在为本刊撰写的《新时代财富沉思录》一文中提出:“富豪榜的行业分布表明,虚拟经济已成创富的乐园——房地产富豪人数最多,互联网财富增长最快;前者经数十年积累财力雄厚,后者潜力巨大必将超越。”

猜你喜欢

定势富豪经济圈
排除统计问题中的定势效应之“雷”
广州的千万富豪们
新晋富豪
以处理“圆周运动问题”为例谈思维定势的形成与对策分析お
“爱省钱”的超级富豪们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论戏剧《耻辱》在西方人眼中的穆斯林文化定势
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分产业区位优势研究
加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破除四种思维定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