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六大鲜明特点

2014-05-26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尹天五

支部建设 2014年1期
关键词:决定经济体制重点

■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尹天五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一次吹响了改革的强劲号角,开启了改革的新征程。全会通过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了战略部署,改革的力度之大、覆盖面之广、创造性之强前所未有,是一个承继过去、开辟未来的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我认为,《决定》凸显了以下六大鲜明特点。

一是改革目标的坚定性。目标就是理想,目标就是方向,目标就是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改革的目标上是一以贯之、坚定不移的,那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四大,我们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次全会的《决定》,明确提出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改革的总目标是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规律和时代潮流要求的高度和深度提出的,本质上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坚定追求,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自觉。

二是改革立场的人民性。人民是改革的实践主体,也是改革的价值主体。《决定》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字里行间渗透着对人民群众的无限深情。比如,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益”,“确保人民安居乐业”,“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让人民监督权力”,等等,都体现了《决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谋求人民幸福美好生活作为所有改革的根本目的,都体现了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立场和价值追求。

三是改革内容的全面性。以往三中全会改革的内容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这次三中全会《决定》对改革的部署,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涉及到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各个领域,是一个总揽全局、全面系统的改革纲要。《决定》不仅从全局上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而且从具体问题上提出了改革的思路、方法、手段、措施,是理论和实践、宏观和微观、指导性和操作性的有机统一。《决定》顺应了时代潮流、回应了人民关切,改革的内容之全面、覆盖领域之广泛、破解难题之众多都是空前的。

四是改革重点的针对性。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决定》坚持了问题意识、问题导向,针对突出问题,确定改革重点。凡属难度大、风险大的问题,都是改革的重点。不仅突出了全面深化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而且在每一个领域的改革中都突出了各自的重点。比如,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突出了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重点;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突出了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等重点。

五是改革方法的科学性。《决定》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并将这一根本方法同一切有益的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相结合,融会贯通,综合运用,用方法的科学性保证了内容、观点、举措的正确性。比如,“三个解放”的要求、“六个紧紧围绕”的重点、“四个坚持”的重要经验乃至每个领域的改革项目,都体现着科学的方法。改革方法的科学性为我们卓有成效地完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任务提供了重要保证。

六是改革理论的创新性。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的力量就是思想的力量、信仰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决定》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比如,提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等等。《决定》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理论,使改革理论从内涵到外延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新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改革理论的新境界。

猜你喜欢

决定经济体制重点
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经济稳健发展
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光辉历程
重点推荐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国务院《决定》:再取消114项职业资格许可
1941年党性《决定》 中对党性有何要求
2016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会议部署八大改革任务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
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八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