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生命,润泽幸福
2014-05-26马美南
【个人档案】
马美南,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课程部副主任,常州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曾获得江苏省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先进个人、常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教师、常州市青年教师绿叶行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04年获江苏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一等奖。组织、参与国家、省、市级多项研究课题,主编《学科·育人——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国家课程校本实施指导纲要》一书,近三十篇研究论文分获国家、省、市级一、二等奖。
有一种力量叫执着,它带着教育的温度以滴水穿石的方式沁入生命,润泽心田。
有一种爱叫放手,它用结构的策划、开放的设计、智慧的引领润物无声。
有一种幸福叫追梦,它以仰望星空的姿态,踏实地行走在实践的大地上,耕耘生命的绿洲。
美的点染,让梦想起航
1987年,我进入原江苏省武进师范学校,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培养了我广泛的兴趣爱好:舞蹈、合唱、指挥、爵士鼓……唯美的音乐点燃了我对完美的不懈追求。
1990年,因武进师范学校和常州师范学校合并,原定留校的我被武进县横林区中心小学(现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校长“钦点”录用。走上教坛的第一节研究课,我模仿了李吉林前辈执教的《古诗 画》一课。也许就是这节课让校长觉得我是个可塑之材,于是“偏心”地把很多外出学习、执教各级研究课的机会给了我。因此,刚工作的前三年,语数包干的我一直把自己定位为语文老师加班主任,我甚至期待有一天也能成为李吉林那样的语文名师,在情境与想象间放飞梦想。
梦想,像一眼清泉,向着美的方向,执着奔流,任凭千回百折,潺潺向前……
教材研读,让精致成为习惯
1993年秋季,常州市武进区(原武进县)开始在小学试点使用省教研室编写的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苏教版数学教材。在校长的力荐下,我成为了武进区重点实验班级的实验骨干老师,幸福地跟随区教研室原教研员陈春圣老师做起了第一轮苏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实验研究。
那时,我眼中的苏教版教材是神圣的。我想,我要认真研读教材,在把握好教材编写者意图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是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前提。
1993年11月,我第一次参加武进区课堂教学比赛,选择的课题是一年级上册的《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图画应用题的含义,帮助学生初步体会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我和几位住校的年轻老师组建了幻灯片开发工作室,硬是通过抽拉、覆盖等方式使教材上一幅幅静止的主题图产生了神奇的动画效果,这在当年,也算是电化教学改革中的一个创举。第一次参加比赛,第一次面对复杂的幻灯片,我担心在课堂教学中会临阵慌乱出错,于是在教学设计中详细地标注出了操作时机和板书时机,并写出了教学中可能要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和要总结的每一句话。
比赛在湖塘桥实验小学举行。省内著名的数学教学前辈金成梁老师听完课后,特意给我邮寄了他主编的两套丛书。那时,获得一等奖已不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前辈们温馨的鼓励。从那一刻起,也注定了小学数学教学将成为我生命的主旋律。
课堂教学评比结束后,陈春圣老师嘱咐我总结一下教材实验中好的做法,并撰写成文。这一要求对于从来没有写过专业论文的我来说,还真有点困难,陈老师看出了我的顾虑。没过几天,我欣喜地收到了陈老师的来信,信中陈老师帮我总结、提炼了我实验研究中的几个亮点,并为我确定了论文的主题和小标题。根据陈老师的指点,我尝试撰写了我教学生涯中的第一篇论文,撰写的过程让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同时,陈老师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使我懂得,做一名数学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而我在这一点上做得还远远不够。做一名有数学素养的优秀教师,成了我的奋斗目标。
令人兴奋的是,第一次撰写教研论文,我就获得了江苏省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教学实验论文一等奖。1993冬天,陈老师带领武进区教材实验组骨干一行八人乘着颠簸的车来到南通如东,参加“江苏省小学数学教材师资培训班”活动。作为实验教师代表,我进行了题为《认真钻研教材,依据教材组织教学》的经验交流。在培训会场,我认识了更多经常听到或在杂志上看到的名字:郑君威、翟裕康、李继海……这些原本在我脑海中的名字就在那一刻变成了一张张生动睿智的面孔。那时,我既感受到了一种与专家零距离接触的幸福,也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与单薄。
1995年,我调入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担任两年语文教学工作后,终于重返数学教师的岗位。从此,我在数学的天地间自由翱翔。
教材研读让我能准确把握住教育的原点,教研专家手把手的指导让我初具了教学设计的能力,课程专家的高位引领让我建立了研究的意识。就在这样的悉心耕耘中,我从学生的成长中收获到了满满的幸福。记得在一次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样本班测试中,我们班学生的平均成绩达到了98.3分,其中应用题的正确率达到了100%。
研读教材、精心设计、精致演绎使我赢得了越来越好的成绩:我主持的省级“九五”课题子课题“提高低年级学生计算正确率的研究”的研究论文《浅谈20以内加减法的教学》获得了常州市三等奖,并发表于《常州基础教育》杂志,研究课《退位减法》获直属学校课堂教学一等奖。
研读为教师的成长奠基,实践为教师的成长导航,研究则为教师的成长插上腾飞的翅膀。专注,它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孕育教育的力量,它用持之以恒的琢磨成就精致的行走。
学材开发,让开放引发创造
1999年,跟随学校原校长邵兰芳听叶澜教授的报告——《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忽然间,我发现自己就是习惯“演教案剧”的老师。一直以来,我面对着学生,却没有把学生看作具体的、有差异的人。在学校轰轰烈烈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大潮中,我申报了题为“关于在学科教学中开发课堂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研究课题。希望通过重新认识教学中学生的地位,努力开发学生的基础性资源、差异性资源、生成性资源和情感性资源。于是,我从备教材真正走向了备学生,从精致设计走向了精致教学,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生活的创造者。2001年,我执教《一位数和两位数乘的笔算乘法》一课,课堂上学生活动与教学资源的良性互动,赢得了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现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室领导的一致赞赏,教学案例载入了常州市教育局主编的《理性在行动中生成》一书。研究论文《开发课堂教学资源,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发表于《课程与教学》杂志,并获得了江苏省小数年会一等奖、全国小数年会二等奖,在江苏省教研室教研员王林老师的带领下幸运地走上了国家级的领奖台,这极大地提升了我研究的自信。
2002年,江苏省小学数学整体进入了新课程改革,我再一次成为由五位老师组成的常州市课改实验小组的一员,幸福地跟随市教研室原教研员盛宝良老师开展新一轮苏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实验研究。同年,在老师的举荐和自我挑战下,我以学校低年段数学学科主任的角色,走到了学校学科研究的前列,成为学校学科研究发展的策划者、组织者。
“不迷信课本,不迷信专家,真实地通过灵动课堂反映自己对新教材的理解”是盛宝良老师给我们实验组老师提出的基本原则,这无疑给我打开了研读教材的另一扇窗,我庆幸自己能遇到这样一位思想开放的导师。
“如何在依托教材、凭借教材从事数学教学活动的同时,对数学教材再度加工?如何通过对教材进行符合创造性原则的积极选择、有效重组及完善整合等创新性建构,使数学教材成为学生创新性学习的材料?”成为我新的研究点。
2002—2006年,我先后四次执教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研究课,八次执教江苏省“十五”课题研究课,我大胆地在课堂上呈现自己对学材开发的理解。《认识人民币》一课,我从学生熟悉的跳蚤市场引入,把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与其生活经验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理解进率、学会灵活付币。《笔算进位加法》一课,以学生喜欢的玩具引入,通过创设“给你80元钱,你可以买哪两样喜欢的玩具”的情境,将计算题与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联系起来。一年级下册《统计》一课,我设计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学做陶艺”的录音故事,营造了一个富有吸引力的随机性情境,使学生以积极寻求问题答案的心向,主动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之中。二年级下册《统计》一课,我对教材进行了再加工,通过呈现小熊笨笨为运动员购买礼品和特色午餐的问题情境,很好地引发了学生从不同角度按照不同标准收集信息的需要,使他们体会到根据不同标准分类、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意义。
那几年,我和学校数学组老师每天幸福地行走在课堂和学生之间,穿越在数学和教材之间。我们找到了“让数学教材成为学生的学材”的方法:一是通过还原教材生活本色、拓宽教材探究空间、重组教材知识结构,理性地重新建构与再创造数学教材;二是根据学生的数学现实、学习需要、知识水平,重新确立教材内容、把握教材进度、定位教材要求,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实现数学教材的创造性生成。设计了“解读·选择·使用——数学学习材料运用三步曲”:第一步,在系统解读、细节推敲中深入解读学习材料;第二步,在用活教材、用宽教材中精心选择学习材料;第三步,在充分挖掘、合理呈现中合理使用学习材料。在学材开发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教师在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操作中存在着有“形”无“实”、喧“宾”夺“主”、以“虚”代“实”、以“假”乱“真”等偏差现象,找到了“真正架起‘书本——生活的桥梁”的方法:课前,通过收集数据、调查活动,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体验数学;课中,通过用好生活素材、激活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学习数学;课后,通过实践运用、专题研究,鼓励学生深入生活运用数学。我们认为,教师要用一种整体的、浸入学生生活的视野去充分关注学生整个生活的、精神的和科学的世界,让数学学习与他们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尽可能地将数学学习纳入到他们的生活背景中去,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发现、探究、认识和掌握数学。
基于开放的学材开发,催生了我的研究自觉性,成就了我的灵动课堂,我执教的一年级下册《统计》和二年级下册《统计》分别获得了常州市和江苏省课堂教学评优课一等奖,我也被评为了常州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常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教师、江苏省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先进个人。沿着这一条研究主线,学校数学组也走向了新的高度:2004年,被评为常州市优秀教研组;2002—2006年,连续五年被评为常州市青年文明号。
不断鲜明的学生立场,重建了我的教育价值观、过程观、评价观,让创造成为可能。开放,如百川汇流,让学生走向自主,让课堂走向灵动,让教师走向创造成为可能。
聚焦结构,让灵动点燃智慧
2006年,是我教学生涯中又一个新的转折点。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王冬娟调入我校担任校长,并成立了首批常州市名教师工作室。作为数学学科主任,我又一次幸运地成为十名工作室成员之一。也就在那一年,“新基础教育”研究步入成型性研究阶段。
在王冬娟校长和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课题组吴亚萍老师的引领下,我开始反思过去的研究。研读教材,依据教材组织教学——开发资源,焕发学生生命活力——开发学材,创新建构数学教材,学生活起来了,教材也活起来了。但是由于缺乏对数学教学改革系统重建的上位认识,缺乏教材重组整合后的整体结构化设计,致使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缺乏过程中的养成效应。
“如何以儿童的成长、发展为长远目标,依据儿童发展的内在规律,从各领域知识特有的育人价值的视角出发结构化地设计教学?如何将长远目标转化为各个阶段的具体目标,让学生获得更为精彩的成长体验?”成为我“十一五”课题研究的关注点。
教材的例题与习题给我们呈现的只是点状的知识点,如何透过表面的知识点,寻找、发现学习内容之间存在的本质性联系?如何通过对教材的文本资源进行整体开发和结构加工,形成结构化的认识和设计?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对我来说是挑战。我想,我必须改变以往的单一思维,走向关系思维。借助华东师范大学课题组、名教师工作室的专家资源,在探索研究中,我不断感悟结构的内涵;在类比研究中,我逐渐形成了结构化的思维策略。
于是,我带领学校数学组老师首先从重温和研读课程标准入手,从总体全程式目标的整体性规划、阶段学生困难的针对性分析、递进式目标的连续性把握、过程结构的灵活性设计等几个方面,分年段、分课型对一至六年级的教材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通过梳理,不仅明确了“数概念教学”“数运算教学”“规律探究教学”“形概念、形计算教学”“数量关系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整理复习教学”等课型系列在各年级每个单元的重点和难点,而且从整体上明晰了单元之间在知识结构、过程结构、方法结构等方面螺旋上升的内在联系,并在教学实践中有目的地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为主线,进行不同阶段的落实、强化、渗透、拓展,以实现各领域数学知识教学独特的育人价值。
理论架构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并调整,我尽可能地把实践触角伸向不同领域,并把研究成果在不同范围展示,期待听到不同的声音和建议。2006年以来,我面向全国各地老师先后执教了十多节不同内容的研究课。2011年,应邀在江苏省“名师团送培”活动中执教《统计》,在《江苏教育》选题策划暨“自组织课堂”专题研讨会上执教《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分类》。在实践中,我体悟到课堂教学中丰富多维结构的有机融合。拿教结构、用结构来说:有的是一个教学长段或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和“用”,有的是一节课内的“教”与“用”。如:线段、面积、体积三维概念教学,线段教学是教结构,面积、体积教学是用结构,这是一个教学长段中的教和用;五年级“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教结构,“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是用结构,这是一个单元内的教结构和用结构;五年级“分数的加减法”教学,“分数加法”是教结构,“分数减法”是用结构,这是一节课中的教和用。就算一节课中的结构教学,也会因为教学内容的不同,有时只能体现一种结构,有时几种结构同时体现。
一次次研究的经历,让我形成了结构化分析教材的思维视角,逐渐从“点状割裂的单一思维”走向“整体综合的关系思维”。研究论文《“线——面——体”教学的育人价值和结构化设计》《学生成长视野下的结构教学》《立足整体·梳理结构·长程设计·阶段突破》分获全国二等奖和省、市一等奖,《整理与复习长段结构化设计的思考》发表于《教育研究与评论》。应邀在常州市小学数学毕业复习研讨活动、常州市小学数学期初教材分析培训活动、“新基础教育”研究生态式推进等活动中做讲座,我对教材知识的结构化解读、对学生能力的结构化分析、对教学过程的结构化设计等深深地吸引了在场的老师。
我发现,当我们把数学知识结构化、系列化地呈现给学生时,原本固化的数学知识一下子鲜活起来了。最令人兴奋的是,学生的认识从单一走向多元,从扁平走向丰满,他们在由表及里地体验、建构知识结构和方法结构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学习体悟、探索轨迹和思维结构。我坚信:学生的学习会因结构的清晰而更主动,学生的成长会因结构的支撑而更精彩!
整体、综合的关系思维的建立不仅改变了我研读教材、设计教学的视角,也改变了我管理教学的视角。作为学校分管数学的课程部长,我开始用整体的视角策划校本教研方式、校本教研内容和教研组教师队伍的发展。教研组全新的研究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工作方式,提升了校本教研的品质,真正促进了全体成员的发展。老师们拥有了发现的眼睛,获得了创新的激情,他们用“工作着、美丽着、感动着、幸福着、成长着”来表达自己让研究成为一种情趣、让工作超越职业的幸福感。2007年学校数学组被评为常州市红旗班组,2008年被评为常州市五一示范岗,2013年被评为常州市示范教研组。在常州市小学数学课程成果展示等活动中,我和老师们分享了“校本研修中的多元互动与资源共享”“新基础教育理念下的教研组建设”“立序增效,在提升研究品质中打造教研新文化”等教研组管理经验。管理论文《提升教研品质,促进全员发展》获江苏省“师陶杯”二等奖、常州市一等奖。
“十二五”,王冬娟校长又一次引领我把研究目光投向“学科育人:基于数学课程纲要开发的教学变革实践研究”。在结构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我带领学校数学组老师一边从内容的重组增删、内涵的挖掘、外延的拓展、实施的具体策略等角度进行系统化、分阶段的实践研究,一边对国家课程标准进行校本化、生本化的创造性重构,从课程目标、课程资源、教学变革、实施策略、课程评价等几个维度提炼校本化的实施意见和建议,编写了《学科·育人——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国家课程校本实施指导纲要》,变共性的国家课程为个性化的实施体系。
从课堂走向课程,从变革走向转型,从个体走向团队,结构,成就了一种思维方式,创生了一种管理方式,引领了一种生活方式。它如春雨,以润物无声的柔韧沁入生命,成就幸福。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