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育王
2014-05-25张晨海
张晨海
(河北石家庄市藁城市岗上镇故城,052160)
也谈育王
张晨海
(河北石家庄市藁城市岗上镇故城,052160)
养蜂人都会养王,无非是在蜜蜂繁殖季节,巢脾上大部分雄蜂房封盖后,将蜡碗粘在浆框条上,经过工蜂清理,再移入2~3日龄的幼虫即可。过21天把王台分别介入交尾群。这就是一般育王基本过程。这种王育王方法多数蜂场都在用,效果尚可。因为处女王在婚飞时速度快飞得高,只有非常强壮的雄蜂才能追上处女王进行交尾,其后代当然是比较优秀的。这是蜂群在自然界能够长期生存下来并保持强壮的自然法则。
随生产技术水平的进步,养蜂人渐渐发现蜜蜂体色杂乱,生产能力下降,抗病抗逆性能差,蜂群发展迟缓,这些问题导致养蜂生产收入下降。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从两方面着手:提纯复壮和定向杂交。
提纯复壮就是把相对不纯的蜂种通过选育方法,提高纯度,使蜂种在各项指标上符合优良品种的要求。
2005 年在石家庄西部山区,冯蜂友发现一箱较纯的意蜂,这箱蜂的蜂王、工蜂、雄蜂体色均为鲜黄色,各项性能均符合意大利蜂的特点。为达到提纯复壮定向杂交的目的,笔者与崔蜂友从种蜂场各购进1只人工受精纯种蜂王,1只东北黑蜂王。6月初,我们三个蜂场合作,在石家庄西部山区一个叫“上文都”的偏僻山沟育种。这里山高林密,蜜源充沛,有荆条、大枣、小酸枣、葵花及野花,气温适宜,5 km内没有其他蜂场。我们三家各出6箱强群共18箱蜂,并各带一只种蜂王进行联合育王。首先清理蜂群中非种用雄蜂及雄蜂幼虫,然后将冯蜂友那箱较纯正的黄意王做为父本加强它的群势后,加入1张雄蜂脾,每晚奖饲,促进父本群多产雄蜂,当雄蜂脾大部分封盖后,再用人工受精纯意蜂王和东北黑蜂移虫育王,第三日补移一次备用王台。
移虫后的第12天,查看王台,把质量好的分到交尾箱内,每箱四室,共30个育王箱120只王台,其中100只黄意王,20只东北黑蜂王。第13天,查看处女王出台情况,去掉出台不好或外观不理想的处女王,补入备用王台。
处女王出台后第10天和第15天各检查一次新王产卵情况,去除15天还末产卵的处女王。然后将这批育成的新王投入生产群。考察其生产性能,育王期需30天左右。
第二次育王:在第一次育王结束后,已经得到提纯的黄意和黄意(父)×黑(母)杂交一代的新王后,要把育王场内所有的蜂群清理一次,除掉雄蜂和雄蜂幼虫,工作要细,确保再育雄蜂的纯度。然后给东北黑蜂加入雄蜂脾,按第一次育王方法进行,只不过父本改为东北黑蜂而母本为黄意。这样,第二次育王得到的是东北黑蜂(父)×黄意(母)。
第二次育王结束,进入7月,这时蜜多粉足,如需要还可以利用这个场地进行第三次育王。第三次育王时,我们从其他蜂场取15个松丹1号王台与东北黑蜂进行杂交。
分析观察:2005年夏秋诱入的三批新王表现很好,这期间,由于以前老王产下的工蜂和新育王产的工蜂混杂在一起,产量虽有所提高,但效果无法正确考证。第二年南繁中,黄意纯种及黑×黄意在各项指标上都有明显提高,东北蜂×松丹1号表现也很好。表现为蜂王产卵旺盛,子脾密度高,很少见花子,蜂群发展快,提纯黄意比没提纯前工蜂体型大,油菜花期工蜂采集积极,中后期只要有3个好天气就可以取蜜。产浆早,8脾蜂就可以下浆框,纯黄意性情温驯,产胶少,运输比较安静,给工作带来一定方便。东北黑蜂×黄意有纯黄意的优点外,采胶多,黄意×东北黑蜂表现一般,阴冷天和平时操作不当时个别蜂群较暴躁,但到油菜花期突显出采集零散蜜源的优势,产浆不如前两个组合。
第二年南繁北归,我们三家在石家庄西部山区一个叫野狼沟的地方落场,蜂场与蜂场相离1 km,4月20日洋槐到8月20日葵花,野山花整个花期达4个月之久,崔蜂友60箱产蜂蜜约4吨多,箱均67 kg,笔者50箱共产蜂蜜4.6吨(有部分双王群),箱均产蜜90 kg,冯蜂友30余箱共产蜜2吨多,箱均产蜜70 kg。蜂王浆产量比以前提高,由于工作原因顾不上产浆,统计不完整。
我们认为,经过提纯复壮的黄意有产卵旺盛,子脾密实,蜂群发展快,维持群势大,分蜂性弱,耐热等特性。在大宗蜜源时采集力极强,辅助蜜源可以正常产浆,造脾快,性情温驯,缺点是耐寒性差,南繁期遇寒潮边角子脾有冻死幼虫现象,采集零星蜜源能力差,饲料消耗多,盗性强,8月末蜜源尾期有盗蜂现象。
东北黑蜂×黄意组合具有纯黄意的优点,还善于利用零星蜜源,8月下旬,黄意巢脾上存蜜很少,而东北黑蜂×黄意组合的边角上存蜜还很丰富,总产量与黄意没有明显差别,抗逆性比纯意要好得多,抗寒能力也很突出,盗性小,缺点是产浆不如黄意。
东北黑蜂×松丹1号组合,这个组合采集力强,有以上两个品种同样的优点,抗病力强,缺点是产浆不如黄意,性情不温驯。
纯黄意×东北黑蜂突出优点是耐寒,可很好利用零星蜜粉源,早春在南方繁殖快,节约饲料,蜂胶产量高,蜂蜜产量高。缺点是不能维持大群,分蜂热来得早。虽然采集力强,但由于群势小(12框就再也上不去了),总产量与前三者差不多,产浆量远不如前两者。个别蜂群有爱蜇人的现象。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授精技术是解决育种问题的好方法。但人授精需要器械设备,有一定难高和技巧。在当今情况下,中小型蜂场和非专业蜂场不易采用。目前生产型蜂场每年需要大批优质蜂王,还得靠自繁自育这一传统方法。设立小型育王场,60多天可育出200来只优质蜂王完全可行,只要具备以下五个条件就可以了:
1.提纯复壮必须有两个以上同种而不同来源的纯种蜂王,如从蜜蜂所购进的纯种黄意王,再从另一种王场购进一只纯种黄意王,用它们进行组合杂交。一个作父本,一个作母本,或再购进一只不同品种纯种蜂王进行杂交。
2.隔离条件。平原地区需要10 km,大山区5 km以内不能有其他蜂场,以防止非种用雄蜂混入。
3.1 只处女王要求配20~30只种用雄蜂,并掌握好雄蜂与处女王出房时间。雄蜂出房后第5天,处女王才出房为好,雄蜂从卵到出房是24天,蜂王从卵到封盖出房是16天,从移虫到处女王出房是13天,按这样推算,雄蜂羽化后8~14天性成熟;处女王羽化后4~7天性成熟,应该在移虫养王前15至25天开始培育种用雄蜂。
4.小育王场应设在非闹市区,地域宽阔,蜜粉源充足,无污染处。
5.耗蜂少育王多,成本低。按一箱13脾蜂计算,每箱蜂可抽出带蜂的巢脾组织交尾群时,部分老蜂又飞回原群,交尾群只剩下八成蜂,如果有子,这八成蜂很快增长成1脾足蜂。原群蜂由于部分老蜂的加入,蜂群密集,这时可向原群加入2张空脾或巢础框,一个月后这箱蜂又会强壮起来。
如果需要,可作第二次育王。这样不到20箱的小型育王场一季可育新王200多只。
分析与观察,2005年夏秋第一批新王诱入生产群后,蜂群工作积极,由于以前老王产下的子及留下的工蜂和新育王产的工蜂混在一起,产量虽有所提高,但效果无法考证。第二年南繁中,黄意纯种及黑×黄杂交一代的各项指标都有明显提高,表现为蜂王产卵旺盛,子脾发展快,工蜂体形比没提纯前大(目测),油茶花期工蜂出勤积极,到中期只要连续三个晴天就可取蜜。产浆早,8脾蜂就可上浆框产浆,纯意蜂性情温驯,产胶少,运输途中比较安静,给工作带来一定方便。东北黑蜂×黄意性情不及以上两个温驯,采胶多,阴冷天和平时操作不当时,蜂群较暴躁。但蜜产量高,到油菜花后期,突显采集零散蜜源的优势,群势发展不如上面两个组合。
怎样保存种蜂王?如果把种王当母本来用,可把它养在一个3~4脾蜂的小群,整个繁殖期不加脾,到用子时,加入1张优质脾,用过子后,将这张子脾提出交给非种用群培育;如果作父本,需用种时,首先把父本群加强到10框以上群势,然后提出两脾将蜂抖掉,让抖掉的蜂还原本群,使父本群势密集。然后加入一二张雄蜂脾。处女王交尾后,如果不用此群作父本,可以把雄蜂脾退出,除掉雄蜂幼虫,放到生产群的继箱内让蜜蜂保管,备用。越冬前,从生产群补给种蜂群2张老子脾,使其增强群势,安全越冬。这样处理种用蜂王可使用三年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1)杂交一代所产的雄蜂都是纯种,原因是杂交一代的母本是纯种,它产的雄蜂卵是未受精卵。(2)工蜂体型的大小有两个原因,一是品种,二是巢脾的新旧。例如意蜂的工蜂和东北黑蜂体型都稍大些,而喀尼阿兰的工蜂个体略小于意蜂和东北黑蜂个体;一二年的新脾培育的工蜂要比三年以上的老脾培育的工蜂个体大些,而新脾培育的蜂病少,建议多用新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