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程教育学生能力水平和人格结构分析

2014-05-23陈宏才严家怡

成人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人格结构远程教育能力

陈宏才 严家怡

【摘要】对成绩相对较好的远程教育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进行测试,并用大五人格量表对他们的人格进行测量,让大家了解远程教育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各人格层面的数值,知道远程学习的学生真正缺的是什么,以便从事远程教育的教师和相关人员能够对症下药,提高远程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远程教育;学生;能力;人格结构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4)03-0042-03

【收稿日期】2013-12-24

【基金项目】广东远程开放教育科研基金项目课题,课题编号为YJ1219

【作者简介】陈宏才(1967-),男,广东兴宁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严家怡(1963-),男,广东南海人,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发展心理学。

一、前言

近年来理论界对远程教育赋予了很高的期望,把它作为现代教学的代表。由于远程教育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能够实现最优秀学习资源的共享,被越来越多的教学机构所采用。然而人们对远程教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学习资源的建设和硬件设施的建设等方面,很少有人针对远程教育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大多数远程学习的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先天不足这个事实。从近几年的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远程学习的效果与人们原来的设想相去甚远。但目前大多数理论工作者把远程学习效果不佳的原因归结于三个方面:(1)硬件措施不完善,如网络带宽不足,计算机等设备性能未达到要求,以至处理、传输一些学习资料不能实时,需要加大硬件的投入;(2)学习资源整合不够合理,未能按学生的学习习惯来建构,需要重新整理;(3)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偏低,获取和评估信息的能力不能满足远程学习的要求,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这样的归因只注重了学习者的外部原因和学习者的技能,而没有真实地分析学习者在远程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因此得出的结论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异。

为了让大家对远程学习学生的真实情况有较深入的了解,笔者对远程学习学生的智力、创造力和人格结构进行了测量。

二、测试结果

1能力测试结果

参与测试的学生包括大专层次学生和中专层次学生。其中中专层次学生为初中毕业后没上高中而选择远程教育方式学习中专课程的学生,是一个成绩较好的中专班;大专层次学生为职中毕业或私立中学毕业后选择远程教育方式学习大专课程的学生,是一个成绩普通的网络学院大专班。以中学、高校学生通用的智力测试工具和创造力测试工具对上述中专层次学生(31人)和大专层次学生(36人)进行能力测试,并用相同的工具对城区普通中学初一级(52人)、初二级(46人)、初三级(48人);高一级(55人)、高二级(53人)、高三级学生(54人);对市重点中学初一级(50人)、初二级学生(52人)对省重点中学初一级(51人)、初二级学生(52人)的能力进行测试,然后进行横向比较,确定他们的能力层次。测试结果如下,显示方式为能力平均值±标准差:

参加实验的各校中学学生均从65±05岁开始读书,普通中学初一平均年龄126岁,初二级平均年龄为135岁,初三级平均年龄为146岁,高一级平均年龄为156岁,高二级平均年龄为166岁,高三级平均年龄为177岁;市重点中学初一级平均年龄125岁,初二级平均年龄135岁;省重点中学初一级平均年龄124岁,初二级平均年龄135岁;远程教育中专班平均年龄181岁,大专班平均年龄232岁。中专班的学生为二年级学生,按道理应该与高二级学生同龄,但他们大多为农村学生,上学时间比较晚,所以年龄比市区的中学生大。大专班学生已参加工作,他们当中或职中毕业,或读不上职中而读私立中学,有少数学生甚至读私立学校(或职中)前已参加过工作,因此年龄较大(这个班已经是大专层次中年龄较小且年龄差别较小的一个班)。

测试结果显示,省重点中学学生智力水平和创造力水平均明显高于同年级的市重点中学学生,市重点中学学生智力水平和创造力水平均明显高于同年级的市普通中学学生,省重点中学初二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创造力水平已达到市普通中学高二级学生水平。远程教育中专班学生智力水平略高于普通中学初二学生,创造力水平略低于普通中学初三学生;远程教育大专班学生智力水平略低于普通中学初一学生,创造力水平相当于普通中学初二级学生。从测试结果来看,中专班学生不读高中而选择远程教育方式学习是明智的选择,如果他们去读普通高中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较难的内容不一定学得进去。网络大专班学生不读正规大学更加明智,他们现有的能力水平应该很难学会大学的内容,读普通高中都困难。

2人格测试结果

对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中专班学生和普通的大专班学生进行大五人格测试,中专班学生结果如下:

表中数字表示各选项的人数,中专班共31人,但收回的量表只有28份。得分统计:“一点都不像”得1分,“不太像”得2分,“有点像”得3分,“比较像”得4分,“非常像”得5分。

中专班学生的人格特征统计数据反映出,宜人性中的第1、6、7、8、9、16题得分中等偏上,其余处于中等水平,表明这个班的学生富有爱心、注重合作;第17题得分偏高,内倾性的学生多于外倾性的学生;责任心处于中等水平,12题得分较高,有利于学生学习;神经质维度中5、10题得分中等偏高,自信心不足,其处于中等水平;开放性维度中第4、11、23、25题得分中等偏高,24题较高,有助于他们创造力水平的发挥,其余处于中等水平。统计结果显示中专班的学生人格结构中没有妨碍能力发展的因素,也没高创造性群体所特有的怪异人格存在,与普通中学学生相似,属于正常的人格范围。

因篇幅所限,大专班学生的具体测量数据在此不再展示。大专班学生在宜人性、责任心、外倾性等维度与中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相接近,但在神经质(负偏127%)和开放性(负偏196%)两个维度有点不同,有部分远程学习的大专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导致想象力难以发挥。到底是长期能力相对较低才产生这样的习惯,还是这样的习惯导致能力较低,这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

三、研究总结

远程教育的出发点是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方便学生随时随地上网学习,但学生能利用这些资源自主学习的前提是他们有一定的能力,即智力或创造力水平达到学习内容相应的要求。然而由于目前普通高校扩招,连普通高校都招到部分能力较差的学生,远程教育属于成人教育,招到的学生能力就更差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要真正提高远程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要想办法通过训练提高他们的能力。然而现有的能力训练措施只适合于十八岁以下的青少年学生,对于超过十八岁、大脑发育已基本成型的成教学生来说,需要通过特殊的方法训练他们的大脑机能才能提高他们的能力。目前笔者正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训练的方案已初步确定,并投入到实际的训练中,经过半年的尝试,已取得初步成果。

【参考文献】

[1]SHI JiannongIntelligence current in creative activities[J] High ability studies,2004,15(2):173-187

[2]丁新著远程学习方法与技术[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陈丽,龚静远程学习者学习技能培养的意义与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2005,(6):38-42

[4]严家怡认知能力与人所处状态关系的动力学原理[J]心理学报,2006,(9)

[5]严家怡遗传与环境对人格发展影响的动力学模型[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6]中科院心理所智力测试工具、创造力测试工具、大五人格测试工具endprint

【摘要】对成绩相对较好的远程教育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进行测试,并用大五人格量表对他们的人格进行测量,让大家了解远程教育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各人格层面的数值,知道远程学习的学生真正缺的是什么,以便从事远程教育的教师和相关人员能够对症下药,提高远程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远程教育;学生;能力;人格结构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4)03-0042-03

【收稿日期】2013-12-24

【基金项目】广东远程开放教育科研基金项目课题,课题编号为YJ1219

【作者简介】陈宏才(1967-),男,广东兴宁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严家怡(1963-),男,广东南海人,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发展心理学。

一、前言

近年来理论界对远程教育赋予了很高的期望,把它作为现代教学的代表。由于远程教育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能够实现最优秀学习资源的共享,被越来越多的教学机构所采用。然而人们对远程教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学习资源的建设和硬件设施的建设等方面,很少有人针对远程教育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大多数远程学习的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先天不足这个事实。从近几年的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远程学习的效果与人们原来的设想相去甚远。但目前大多数理论工作者把远程学习效果不佳的原因归结于三个方面:(1)硬件措施不完善,如网络带宽不足,计算机等设备性能未达到要求,以至处理、传输一些学习资料不能实时,需要加大硬件的投入;(2)学习资源整合不够合理,未能按学生的学习习惯来建构,需要重新整理;(3)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偏低,获取和评估信息的能力不能满足远程学习的要求,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这样的归因只注重了学习者的外部原因和学习者的技能,而没有真实地分析学习者在远程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因此得出的结论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异。

为了让大家对远程学习学生的真实情况有较深入的了解,笔者对远程学习学生的智力、创造力和人格结构进行了测量。

二、测试结果

1能力测试结果

参与测试的学生包括大专层次学生和中专层次学生。其中中专层次学生为初中毕业后没上高中而选择远程教育方式学习中专课程的学生,是一个成绩较好的中专班;大专层次学生为职中毕业或私立中学毕业后选择远程教育方式学习大专课程的学生,是一个成绩普通的网络学院大专班。以中学、高校学生通用的智力测试工具和创造力测试工具对上述中专层次学生(31人)和大专层次学生(36人)进行能力测试,并用相同的工具对城区普通中学初一级(52人)、初二级(46人)、初三级(48人);高一级(55人)、高二级(53人)、高三级学生(54人);对市重点中学初一级(50人)、初二级学生(52人)对省重点中学初一级(51人)、初二级学生(52人)的能力进行测试,然后进行横向比较,确定他们的能力层次。测试结果如下,显示方式为能力平均值±标准差:

参加实验的各校中学学生均从65±05岁开始读书,普通中学初一平均年龄126岁,初二级平均年龄为135岁,初三级平均年龄为146岁,高一级平均年龄为156岁,高二级平均年龄为166岁,高三级平均年龄为177岁;市重点中学初一级平均年龄125岁,初二级平均年龄135岁;省重点中学初一级平均年龄124岁,初二级平均年龄135岁;远程教育中专班平均年龄181岁,大专班平均年龄232岁。中专班的学生为二年级学生,按道理应该与高二级学生同龄,但他们大多为农村学生,上学时间比较晚,所以年龄比市区的中学生大。大专班学生已参加工作,他们当中或职中毕业,或读不上职中而读私立中学,有少数学生甚至读私立学校(或职中)前已参加过工作,因此年龄较大(这个班已经是大专层次中年龄较小且年龄差别较小的一个班)。

测试结果显示,省重点中学学生智力水平和创造力水平均明显高于同年级的市重点中学学生,市重点中学学生智力水平和创造力水平均明显高于同年级的市普通中学学生,省重点中学初二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创造力水平已达到市普通中学高二级学生水平。远程教育中专班学生智力水平略高于普通中学初二学生,创造力水平略低于普通中学初三学生;远程教育大专班学生智力水平略低于普通中学初一学生,创造力水平相当于普通中学初二级学生。从测试结果来看,中专班学生不读高中而选择远程教育方式学习是明智的选择,如果他们去读普通高中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较难的内容不一定学得进去。网络大专班学生不读正规大学更加明智,他们现有的能力水平应该很难学会大学的内容,读普通高中都困难。

2人格测试结果

对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中专班学生和普通的大专班学生进行大五人格测试,中专班学生结果如下:

表中数字表示各选项的人数,中专班共31人,但收回的量表只有28份。得分统计:“一点都不像”得1分,“不太像”得2分,“有点像”得3分,“比较像”得4分,“非常像”得5分。

中专班学生的人格特征统计数据反映出,宜人性中的第1、6、7、8、9、16题得分中等偏上,其余处于中等水平,表明这个班的学生富有爱心、注重合作;第17题得分偏高,内倾性的学生多于外倾性的学生;责任心处于中等水平,12题得分较高,有利于学生学习;神经质维度中5、10题得分中等偏高,自信心不足,其处于中等水平;开放性维度中第4、11、23、25题得分中等偏高,24题较高,有助于他们创造力水平的发挥,其余处于中等水平。统计结果显示中专班的学生人格结构中没有妨碍能力发展的因素,也没高创造性群体所特有的怪异人格存在,与普通中学学生相似,属于正常的人格范围。

因篇幅所限,大专班学生的具体测量数据在此不再展示。大专班学生在宜人性、责任心、外倾性等维度与中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相接近,但在神经质(负偏127%)和开放性(负偏196%)两个维度有点不同,有部分远程学习的大专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导致想象力难以发挥。到底是长期能力相对较低才产生这样的习惯,还是这样的习惯导致能力较低,这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

三、研究总结

远程教育的出发点是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方便学生随时随地上网学习,但学生能利用这些资源自主学习的前提是他们有一定的能力,即智力或创造力水平达到学习内容相应的要求。然而由于目前普通高校扩招,连普通高校都招到部分能力较差的学生,远程教育属于成人教育,招到的学生能力就更差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要真正提高远程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要想办法通过训练提高他们的能力。然而现有的能力训练措施只适合于十八岁以下的青少年学生,对于超过十八岁、大脑发育已基本成型的成教学生来说,需要通过特殊的方法训练他们的大脑机能才能提高他们的能力。目前笔者正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训练的方案已初步确定,并投入到实际的训练中,经过半年的尝试,已取得初步成果。

【参考文献】

[1]SHI JiannongIntelligence current in creative activities[J] High ability studies,2004,15(2):173-187

[2]丁新著远程学习方法与技术[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陈丽,龚静远程学习者学习技能培养的意义与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2005,(6):38-42

[4]严家怡认知能力与人所处状态关系的动力学原理[J]心理学报,2006,(9)

[5]严家怡遗传与环境对人格发展影响的动力学模型[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6]中科院心理所智力测试工具、创造力测试工具、大五人格测试工具endprint

【摘要】对成绩相对较好的远程教育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进行测试,并用大五人格量表对他们的人格进行测量,让大家了解远程教育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各人格层面的数值,知道远程学习的学生真正缺的是什么,以便从事远程教育的教师和相关人员能够对症下药,提高远程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远程教育;学生;能力;人格结构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4)03-0042-03

【收稿日期】2013-12-24

【基金项目】广东远程开放教育科研基金项目课题,课题编号为YJ1219

【作者简介】陈宏才(1967-),男,广东兴宁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严家怡(1963-),男,广东南海人,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发展心理学。

一、前言

近年来理论界对远程教育赋予了很高的期望,把它作为现代教学的代表。由于远程教育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能够实现最优秀学习资源的共享,被越来越多的教学机构所采用。然而人们对远程教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学习资源的建设和硬件设施的建设等方面,很少有人针对远程教育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大多数远程学习的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先天不足这个事实。从近几年的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远程学习的效果与人们原来的设想相去甚远。但目前大多数理论工作者把远程学习效果不佳的原因归结于三个方面:(1)硬件措施不完善,如网络带宽不足,计算机等设备性能未达到要求,以至处理、传输一些学习资料不能实时,需要加大硬件的投入;(2)学习资源整合不够合理,未能按学生的学习习惯来建构,需要重新整理;(3)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偏低,获取和评估信息的能力不能满足远程学习的要求,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这样的归因只注重了学习者的外部原因和学习者的技能,而没有真实地分析学习者在远程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因此得出的结论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异。

为了让大家对远程学习学生的真实情况有较深入的了解,笔者对远程学习学生的智力、创造力和人格结构进行了测量。

二、测试结果

1能力测试结果

参与测试的学生包括大专层次学生和中专层次学生。其中中专层次学生为初中毕业后没上高中而选择远程教育方式学习中专课程的学生,是一个成绩较好的中专班;大专层次学生为职中毕业或私立中学毕业后选择远程教育方式学习大专课程的学生,是一个成绩普通的网络学院大专班。以中学、高校学生通用的智力测试工具和创造力测试工具对上述中专层次学生(31人)和大专层次学生(36人)进行能力测试,并用相同的工具对城区普通中学初一级(52人)、初二级(46人)、初三级(48人);高一级(55人)、高二级(53人)、高三级学生(54人);对市重点中学初一级(50人)、初二级学生(52人)对省重点中学初一级(51人)、初二级学生(52人)的能力进行测试,然后进行横向比较,确定他们的能力层次。测试结果如下,显示方式为能力平均值±标准差:

参加实验的各校中学学生均从65±05岁开始读书,普通中学初一平均年龄126岁,初二级平均年龄为135岁,初三级平均年龄为146岁,高一级平均年龄为156岁,高二级平均年龄为166岁,高三级平均年龄为177岁;市重点中学初一级平均年龄125岁,初二级平均年龄135岁;省重点中学初一级平均年龄124岁,初二级平均年龄135岁;远程教育中专班平均年龄181岁,大专班平均年龄232岁。中专班的学生为二年级学生,按道理应该与高二级学生同龄,但他们大多为农村学生,上学时间比较晚,所以年龄比市区的中学生大。大专班学生已参加工作,他们当中或职中毕业,或读不上职中而读私立中学,有少数学生甚至读私立学校(或职中)前已参加过工作,因此年龄较大(这个班已经是大专层次中年龄较小且年龄差别较小的一个班)。

测试结果显示,省重点中学学生智力水平和创造力水平均明显高于同年级的市重点中学学生,市重点中学学生智力水平和创造力水平均明显高于同年级的市普通中学学生,省重点中学初二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创造力水平已达到市普通中学高二级学生水平。远程教育中专班学生智力水平略高于普通中学初二学生,创造力水平略低于普通中学初三学生;远程教育大专班学生智力水平略低于普通中学初一学生,创造力水平相当于普通中学初二级学生。从测试结果来看,中专班学生不读高中而选择远程教育方式学习是明智的选择,如果他们去读普通高中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较难的内容不一定学得进去。网络大专班学生不读正规大学更加明智,他们现有的能力水平应该很难学会大学的内容,读普通高中都困难。

2人格测试结果

对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中专班学生和普通的大专班学生进行大五人格测试,中专班学生结果如下:

表中数字表示各选项的人数,中专班共31人,但收回的量表只有28份。得分统计:“一点都不像”得1分,“不太像”得2分,“有点像”得3分,“比较像”得4分,“非常像”得5分。

中专班学生的人格特征统计数据反映出,宜人性中的第1、6、7、8、9、16题得分中等偏上,其余处于中等水平,表明这个班的学生富有爱心、注重合作;第17题得分偏高,内倾性的学生多于外倾性的学生;责任心处于中等水平,12题得分较高,有利于学生学习;神经质维度中5、10题得分中等偏高,自信心不足,其处于中等水平;开放性维度中第4、11、23、25题得分中等偏高,24题较高,有助于他们创造力水平的发挥,其余处于中等水平。统计结果显示中专班的学生人格结构中没有妨碍能力发展的因素,也没高创造性群体所特有的怪异人格存在,与普通中学学生相似,属于正常的人格范围。

因篇幅所限,大专班学生的具体测量数据在此不再展示。大专班学生在宜人性、责任心、外倾性等维度与中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相接近,但在神经质(负偏127%)和开放性(负偏196%)两个维度有点不同,有部分远程学习的大专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导致想象力难以发挥。到底是长期能力相对较低才产生这样的习惯,还是这样的习惯导致能力较低,这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

三、研究总结

远程教育的出发点是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方便学生随时随地上网学习,但学生能利用这些资源自主学习的前提是他们有一定的能力,即智力或创造力水平达到学习内容相应的要求。然而由于目前普通高校扩招,连普通高校都招到部分能力较差的学生,远程教育属于成人教育,招到的学生能力就更差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要真正提高远程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要想办法通过训练提高他们的能力。然而现有的能力训练措施只适合于十八岁以下的青少年学生,对于超过十八岁、大脑发育已基本成型的成教学生来说,需要通过特殊的方法训练他们的大脑机能才能提高他们的能力。目前笔者正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训练的方案已初步确定,并投入到实际的训练中,经过半年的尝试,已取得初步成果。

【参考文献】

[1]SHI JiannongIntelligence current in creative activities[J] High ability studies,2004,15(2):173-187

[2]丁新著远程学习方法与技术[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陈丽,龚静远程学习者学习技能培养的意义与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2005,(6):38-42

[4]严家怡认知能力与人所处状态关系的动力学原理[J]心理学报,2006,(9)

[5]严家怡遗传与环境对人格发展影响的动力学模型[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6]中科院心理所智力测试工具、创造力测试工具、大五人格测试工具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格结构远程教育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教育信息处理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网络远程教育学习行为及效果的分析研究
基于IPoverDVB—S单向传输模式的远程终端系统与数据维护技术
文学作品中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初探
从人格结构理论看人物的性格与命运:解读《岛》中索菲娅的心路历程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