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与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2014-05-23刘佳
刘佳
【摘 要】陈云在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作了必要的思想准备和政治准备,满怀热情地指导和帮助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展工作。他身体力行维护中央权威,赢得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由衷信任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
【关键词】陈云;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党的建设
陈云作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对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及其工作的有效开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智慧,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思考酝酿党的干部新老交替,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做了必要的思想准备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大批曾受迫害、排挤和打压的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重新走上党中央的领导岗位。然而,经受十年“文革”的冲击和影响,党的组织工作破坏殆尽,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青黄不接的情况十分突出,许多老同志由于长期患病难以从事繁重的领导工作,还有许多老同志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使他们的身体健康每况愈下,陈云对此十分担忧,他曾告诫全党:如果对这种状况置之不理,不采取任何必要措施,“那么,事情发展下去,在没有准备好中青年干部的情况下,必然是让六十岁以上的老干部因工作劳累很快地在短时期内陆续病倒、病死,而被迫地不得不仓促提拔一些很不适当的中青年干部来担任领导工作”,“这样对党的事业很不利”②。因此,加快提拔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中青年领导干部成为党的组织工作的当务之急。
陈云始终站在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高度审视党的干部培养工作,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就开始思考酝酿党的领导干部新老交替和培养大批中青年干部的问题,尽管此时陈云身体状况并不理想,但他依然竭尽全力为党和国家事业的继往开来辛勤工作,正如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会上所说:“我的身体情况是很差的。我将尽我的力量来工作。但是,我只能做必要的工作,就是说量力而行”③,实际上,陈云对党的新老交替和提拔培养中青年干部的思考没有丝毫停歇,他不顾年迈和疾病缠身为之工作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党的干部新老交替关系到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继往开来,是直接关乎党和国家能否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陈云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提拔培养中青年干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978年12月,陈云在中央工作会上提议要成立中央书记处,希望比较年轻一点的干部走上第一线;1981年3月他在给陆定一的回信中再次强调:“老干部是重要的,但如果现在不提拔四十岁左右的年轻干部在各级别的岗位上参加工作,让他们在工作中取得经验,则接班问题就要成大问题”④。1981年5月,陈云在《提拔培养中青年干部是当务之急》一文中进一步指出了选拔培养中青年干部的极端重要性,他说:“只有成千上万地提拔经过选择的好的中青年干部,才能使我们的干部交接班稳定地进行”,“才能使兴风作浪的分子搞不起大乱子”⑤。在陈云的亲自推动下,党的干部年轻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时年56岁的江泽民和54岁的李鹏均当选为党的十二届中央委员;时年仅37岁的胡锦涛当选为党的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成为中央委员中最年轻的一位。
为了进一步加快干部新老交替步伐,陈云更是身体力行,主动要求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实际行动支持中青年干部的工作。1986年10月30日,邓小平、李先念来到陈云住处,三位老人进行了一次长谈。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陈云在中央纪委第九次全体会议上讲述了这次谈话的中心内容:“去年十月,小平同志、先念同志和我共同商议,十三大时一起退下来。这是党的事业的需要”①。党的十三大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没有同意他们的“全退”请求,三位老人只好接受中央要求,只退出中央第一线领导岗位,采取了“半退”的方式。1988年5月邓小平在会见朝鲜人民武装力量部部长吴振宇时谈到:“我、陈云、李先念离开政治局,当然也离开政治局常委会”②。“半退”后的陈云更加注意采取“少做就是多做,多做就是少做”的工作方式,积极支持年轻的中央领导成员的工作,并注意提醒他们要在实践中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并用它来观察和处理问题。
二、坚决维护党的团结和社会稳定,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顺利交接发挥重要作用
1989年春夏之交,北京等地爆发严重政治动乱,西安、长沙等地也发生了严重的打砸抢烧事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遭受严重威胁,正常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受到严重破坏。在这一紧要关头,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果断决策,采取有力措施平息动乱,维护社会大局的稳定。陈云在制止动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9年5月陈云在中顾委常委会会议上强调:“现在是关键时刻,不能后退”,“我们作为老同志,现在就要坚决地拥护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坚决拥护李鹏同志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在首都党政军干部大会上的讲话。同时,要主动地多做干部和群众的工作”③。同时,邓小平也开始酝酿组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比较系统地提出了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应具备的条件:第一,要有好的形象:开阔政治胸襟,坚持改革开放。第二,要有一个年轻的面貌:年富力强,积极进取。第三,要有一个高度的自觉性:亲密团结合作,注意维护核心。第四,要有一个务实的作风:多干实事,取信于民④。
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高度评价以邓小平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场斗争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并对中央领导机构成员进行了必要调整,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这次会议标志着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正式形成。几乎同时,中央顾问委员会召开第四次全体会议,赞同和支持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的各项决定,表示要全力支持中央新的领导集体的工作⑤。江泽民高度重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中的建设性作用,他指出:“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健在,一般日常的工作,我们绝不打扰他们,但是遇到很重大的问题,我们还是可以随时向小平同志请教,听取其他老一辈革命家的意见。他们在长期斗争和建设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治党治军治国的丰富经验,形成的崇高威望,是党的宝贵财富,对我们新的领导集体的工作仍然十分重要”⑥。
这场政治危机过后,陈云思考最多的问题是如何全力支持江泽民等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工作,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陈云建议要按照“团结大多数”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处理政治风波后的遗留问题,他认为这场风波“是建国以来没有发生过的非常复杂的政治实践,也是我们党内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场特殊的政治斗争”,“对于这场政治斗争,应该采取正确的党内斗争方针来处理。就是说,应该从全局的观点,即从党的最高利益、长远利益为出发点来处理”,这样做“是有利于安定团结的,有利于教育团结绝大多数人的”⑦。陈云的上述建议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团结—批评—团结”的正确方针,体现了实事求是处理党内政治问题的优良传统,对维护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政治权威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坚定不移支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满怀热情给予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指导和帮助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领导全国人民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篇章,党和国家的事业开启新的序幕。此时的陈云已经是年过八旬的老人,但他仍尽其所能热情地指导和帮助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各项工作,充分体现了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政治家的博大胸襟和崇高品格,生动地彰显了陈云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陈云十分关心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特别是对如何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深刻思考,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1989年8月16日,陈云在同江泽民谈话时表达了他对经济生活中分散过多和物价过高问题的担忧,他说道:“我们曾经计划在五年内物价和工资每年都提高百分之十”,但是“我们是物资缺乏的国家,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会发生抢购、提款风潮”,他向中央提醒道:“现在物价上升幅度减慢,是靠财政补贴来取得的。物价猛涨的危险,并没有过去。”①江泽民表示陈云的意见很重要,准备在中央常委里做些酝酿,然后研究如何贯彻。1990年6月,陈云再次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对当前的经济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他强调:“在我国,还是低工资、高就业、加补贴的办法好。这是保持社会安定的一项基本国策。”“即使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这些产品也是实行补贴的。”他指出:“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可以逐步减少一些不合理的补贴”,“但是要从根本上取消补贴是不可能的”②。
尽管陈云没有到过经济特区,但他始终牵挂着经济特区的建设。1992年4月,陈云在同上海市委负责同志交谈时鼓励他们:“要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善于总结,按照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狠抓振兴上海、开发浦东的各项工作的落实,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新贡献”③。陈云还要求经济特区建设要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所突破、大胆创新,他在《悼念李先念同志》一文中表示:“我们一直注意特区建设,认为特区要办,必须不断总结经验,力求使特区办好”,“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规模比过去要大得多、复杂得多,过去行之有效的一些做法,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很多已经不再适用。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学习新的东西,不断探索和解决新的问题”④。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极端重要的工作,政治风波之所以能够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和国际政治格局的调整,西方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潮的涌入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造成严重冲击,陈云对此极为关注。1989年9月8日,陈云在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告诫全党同志:帝国主义的五大特点和侵略别国、互相争霸的本质没有过时,“那种认为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已经过时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非常有害的”,这种思想倾向值得党中央的高度警惕,他进一步指出:“从历史事实看,帝国主义的侵略、渗透,过去主要是‘武的,后来‘文、‘武并用,现在‘文的(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突出起来,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国家搞所谓的‘和平演变”,最后他特别强调:“这个问题,到了大呼特呼的时候了”⑤。陈云也十分关注国际反华势力利用宗教从事敌对活动的现象,对此深感不安,1990年4月,他在给江泽民同志的信中深刻指出:“利用宗教,同我们争夺群众尤其是青年,是国内外阶级敌人的一个惯用伎俩,也是某些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丢失政权的一个惨痛教训”,他建议中央应该切切实实抓一抓这个问题,“在这方面务必使它不能成为新的不安定的因素”⑥。江泽民在收到陈云的来信后,将这封信批给中央政治局常委和杨尚昆、万里、薄一波传阅,还批示道:“陈云同志提出的问题很重要,确实需要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重视和警觉,千万不能麻痹大意,要及早采取有力措施,否则会酿成严重后果”⑦。
在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上,陈云也给予悉心指导。陈云建议党中央领导同志要有国际视野和历史眼光,学会“踱方步”,思考一些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题,不要整天为琐碎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这不是党的领导者应有的工作状态。例如,他在张光斗、张志凯合写的《我国水资源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一文的批示中写道:“水的问题始终是一个大问题,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水的问题的重要性”,他将这封信批给江泽民、李鹏等人传阅,江泽民看完陈云的批语和材料后十分赞同,立即责成国务委员兼国家计委主任邹家华研究制定水资源节约与开发工作方案。陈云还建议要着力改进党的会风,以提高科学决策和领导工作的办事效率,他指出:“现在的会议很多,如果每天必到,恐怕也办不成大事”,“还是一句老话,开会不要开死人”⑧。
四、身体力行坚决维护中央权威,赢得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由衷信任和衷心爱戴
陈云对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指导和帮助,其根本出发点就是要巩固和加强党的团结统一,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开展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党的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崭新态势,陈云对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工作表示肯定,认为“自从江泽民同志主持中央工作以来,制定了不少好的方针、政策”①,1994年他在同上海市负责同志谈话时再次对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展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认为“现在的中央领导班子是坚强的、有能力的,工作是做的不错的”,他强调:“目前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要解决好这些困难和问题,首先要维护和加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如果没有中央的权威,就办不成大事,社会也无法稳定”②。
陈云在热情给予第三代领导集体以帮助和支持的同时,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政治上和工作上对陈云同志高度信任,一些重大问题都及时向陈云同志请示汇报。1992年11月,江泽民等领导来到上海陈云住处,就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向陈云征求意见,陈云表示:“你讲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讲得对”,他还向江泽民建议:“军队还有地方都不能有山头主义,要搞五湖四海”,“还有一件事情,就是现在不少基层,主要是县以下的,干群关系紧张,这也是一个大问题”③。1993年7月,江泽民再次看望陈云,并向他通报了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的十六条意见下达后的情况,陈云对此十分认可,他说道:“我双手赞成十六条”,还请你们考虑的意见是“快刀斩乱麻,重病要用重药医”,“应当把中央的财力收回来”,“要防止外国把中国‘苏联化”④。
1995年5年4月10日,陈云在北京与世长辞。陈云同志逝世后,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讣告,高度赞扬陈云为党、国家、人民和军队做出的杰出贡献,称赞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威望,深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⑤。江泽民等领导亲自参加了陈云的遗体告别仪式和追悼会。1995年6月13日,在陈云诞辰九十周年之际,中共中央举行《陈云文选》和《陈云画册》出版发行座谈会,江泽民在会上高度评价了陈云的一生和他所做的贡献,指出:“陈云同志是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成员,他对党、对人民的贡献是巨大的、多方面的。特别是他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和发展所建立的功勋尤为卓越”,“陈云同志关于‘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的问题等著名论断,应该成为全党同志的座右铭”。江泽民表示:“新版《陈云文选》三卷本,集中了他的思想和观点,是他长期从事领导工作丰富经验的理论概括,对于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党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⑥。正如陈云生前秘书朱佳木所言:“这个评价应当说最集中地反映了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陈云同志的尊重”⑦。
综上可见,陈云对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帮助也是全方位、多方面的。晚年的陈云在为实现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顺利过渡、打破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维护社会稳定和党的团结统一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值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永远铭记。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