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年夏大豆新品种桂中地区品比试验
2014-05-23李涛等
李涛等
摘 要:鉴定和筛选适合桂中地区种植的夏大豆新品种,可为优良夏大豆新品种在桂中地区的生产及育种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年试验表明,11个参试品种中,粤夏2011-3、桂11-4、粤夏2011-4产量及综合性状优于对照桂夏1号,推荐在桂中地区推广种植。粤夏2011-5、华严0926可作为特色亲本在育种上加以利用。其余品种因产量低或不稳定,不适宜在桂中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夏大豆;新品种;品比试验;评价;桂中地区
中图分类号:S565.1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4.019
广西夏大豆优良品种较少,生产上仍以农家种为主,品种混杂,单产偏低,平均产量不到1 500 kg·hm-2[1]。柳州市地处广西中部偏北,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雨热同季。通过试验鉴定各品种的区域适应性、经济性状、抗性反应、增产潜力等表现,评选出适应桂中气候特点且比对照种桂夏1号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夏大豆品种,可为评审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3]。本研究报道了2012—2013年夏大豆新品种桂中地区品比试验的结果。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共12个,分别为桂103、桂166、桂252、粤夏2011-3、粤夏2011-4、粤夏2011-5、桂11-1、桂11-2、桂11-3、桂11-4、华严0926和桂夏1号(CK),其选育单位见表1。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地内,沙壤土,肥力中等,地力均匀,排灌方便,前作花卉。采取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1.0 m2,小区长4.4 m,宽2.5 m,行距0.50 m,穴距0.20 m,每穴留2株,密度19.8万株·hm-2,5行区,收中间3行计产(面积6.67 m2)。所得产量需进行变量分析,用“T”法测定显著性[4-5]。考种用的材料统一在第二重复的收获行中选取,每品种取20株进行考种,其产量计入小区产量[6-7]。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结果
通过对12个品种、3次重复2年试验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试点与品种间互作极显著(表2)。
2.2 品种丰产性
12个品种产量在2 386.5~3 366.0 kg·hm-2;对照桂夏1号的平均产量为2 916.0 kg·hm-2,居第7位。参试品种粤夏2011-3、桂11-4比对照CK增产极显著,桂103、桂11-3、桂11-2比对照CK减产极显著(表3)。
2.3 品种稳产性
进一步分析品种稳定性可知,品种、环境间的差异以及品种×环境间互作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表2),品种与环境间互作程度较大,因此可以进行Shukla的方差显著性检验[8-9](表4)。从表4可知,除桂11-2和粤夏2011-5外,其他参试品种的方差概率值都大于0.05,Shukla变异系数均相对较小,故其稳定性较好,而桂11-2、粤夏2011-5稳定性偏差。由图1可知,从综合丰产性和稳产性结果来看,桂11-4、粤夏2011-3的丰产性、稳产性较好[10]。
各品种Shukla方差同质性检验(Bartlett测验)P=0.000 07极显著,不同质,各品种稳定性差异极显著[11]。
3 参试品种综合性状评述
3.1 粤夏2011-3
2012—2013两年两造试验平均产量3 365.8 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增产15.4%,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居第1位。生育期为95 d,比对照桂夏1号(98 d)稍早熟,株高91.9 cm,主茎节数15.9节,分枝数3.4个,单株荚数59.8个,单株粒数117.6粒,单株粒质量22.4 g,百粒质量20.2 g。粒较大、椭圆,种皮黄色,脐深褐色,落叶性中等,紫花,茸毛棕色,生长习性为直立型,轻微倒伏,抗病性强。该品种适应性强,高产稳定,增产潜力较大,籽粒大小一致,黄色有光泽,外观品质好,适宜在桂中地区种植。
3.2 桂11-4
2012—2013两年两造试验平均产量3 345.8 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增产14.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居第2位。生育期为99 d,与对照桂夏1号(98 d)持平,株高97.0 cm,主茎节数14.1节,分枝数2.2个,单株荚数63.8个,单株粒数123.3粒,单株粒质量21.9 g,百粒质量18.0 g。粒较大、椭圆,种皮黄色,脐深褐色,落叶性好,紫花,茸毛棕色,生长习性为直立型,轻微倒伏,抗病性强。该品种适应性强,高产稳定,增产潜力较大,籽粒大小一致,黄色有光泽,外观品质好,适宜在桂中地区种植。
3.3 粤夏2011-4
2012—2013两年两造试验平均产量3 253.4 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增产11.6%,增产显著,居第3位。生育期为98 d,与对照桂夏1号(98 d)相同,株高93.7 cm,主茎节数15.2节,分枝数3.4个,单株荚数72.0个,单株粒数119.9粒,单株粒质量23.6 g,百粒质量20.3 g。粒较大、椭圆,种皮黄色,脐淡褐色,落叶性中等,白花,茸毛棕色,生长习性为直立型,轻微倒伏,抗病性强。该品种适应性强,高产稳定,增产潜力较大,籽粒大小一致,黄色有光泽,外观品质好,可以在桂中地区种植。
3.4 粤夏2011-5
2012—2013两年两造试验平均产量3 130.9 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增产7.4%,增产显著,居第4位。生育期为93 d,比对照桂夏1号(98 d)稍早熟,株高107.2 cm,主茎节数16.4节,分枝数1.8个,单株荚数78.7个,单株粒数69.8粒,单株粒质量19.3 g,百粒质量28.8 g。粒较大、椭圆,种皮青黄色,脐褐色,落叶性好,紫花,茸毛棕色,生长习性为直立型,轻微倒伏,抗病性强。该品种特色是种皮青黄色,产量较高但稳定性欠佳,籽粒大小一致,黄色有光泽,外观品质好,不推荐在桂中地区大面积种植。
3.5 桂166
2012—2013两年两造试验平均产量2 958.5 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增产1.4%,增产不显著,居第5位。生育期为101 d,比对照桂夏1号(98 d)稍晚熟,株高112.1 cm,主茎节数16.7节,分枝数3.7个,单株荚数69.8个,单株粒数124.2粒,单株粒质量22.6 g,百粒质量19.9 g。粒较大、椭圆,种皮黄色,脐褐色,落叶性好,紫花,茸毛棕色,生长习性为直立型,中等倒伏,抗病性强。该品种接近对照种桂夏1号,籽粒大小一致,黄色有光泽,外观品质好,可以在桂中地区种植。
3.6 华严0926
2012—2013两年两造试验平均产量2 921.0 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增产0.2%,增产不显著,居第6位。生育期为80 d,较对照桂夏1号(98 d)早熟,株高66.7 cm,主茎节数11.3节,分枝数3.7个,单株荚数47.2个,单株粒数105.0粒,单株粒质量19.4 g,百粒质量18.9 g。粒较大、椭圆,种皮黄色,脐褐色,落叶性好,白花,茸毛棕色,生长习性为直立型,不倒伏,抗病性强。该品种的特色是特别早熟,籽粒大小一致,黄色有光泽,外观品质好,可以在桂中地区种植。
3.7 桂11-1
2012—2013两年两造试验平均产量2 868.6 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减产1.6%,减产不显著,居第7位。生育期为111 d,较对照桂夏1号(98 d)晚熟,株高91.1 cm,主茎节数17.5节,分枝数2.5个,单株荚数58.2个,单株粒数114.7粒,单株粒质量19.9 g,百粒质量17.8 g。籽粒中等、椭圆,种皮黄色,脐深褐色,落叶性中等,紫花,茸毛棕色,生长习性为直立型,不倒伏,抗病性强。该品种籽粒大小一致,黄色有光泽,外观品质好,但以综合情况来看,不推荐在桂中地区种植。
3.8 桂252
2012—2013两年两造试验平均产量2 776.1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减产4.8%,减产不显著,居第8位。生育期为101 d,与对照桂夏1号(98 d)持平,株高101.4 cm,主茎节数16.2节,分枝数3.4个,单株荚数73.2个,单株粒数109.2粒,单株粒质量18.7 g,百粒质量16.3 g。籽粒中等、椭圆,种皮黄色,脐褐色,落叶性中等,白花,茸毛灰色,生长习性为直立型,中等倒伏,抗病中等。该品种籽粒大小一致,黄色有光泽,外观品质好,但以综合情况来看,不推荐在桂中地区种植。
3.9 桂103
2012—2013两年两造试验平均产量2 706.1 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减产7.2%,减产显著,居第9位。生育期为98 d,与对照桂夏1号(98 d)相同,株高111.8 cm,主茎节数16.1节,分枝数3.1个,单株荚数61.9个,单株粒数125.6粒,单株粒质量22.6 g,百粒质量19.2 g。籽粒中等、椭圆,种皮黄色,脐淡褐色,落叶性中等,紫花,茸毛灰色,生长习性为直立型,中等倒伏,抗病中等。该品种籽粒大小一致,黄色有光泽,外观品质好,但以综合情况来看,不推荐在桂中地区种植。
3.10 桂11-3
2012—2013两年两造试验平均产量2 676.2 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减产8.2%,减产显著,居第10位。生育期为102 d,较对照桂夏1号(98 d)晚熟,株高106.7 cm,主茎节数16.3节,分枝数3.8个,单株荚数62.1个,单株粒数126.0粒,单株粒质量19.7 g,百粒质量16.2 g。籽粒中等、椭圆,种皮黄色,脐深褐色,落叶性中等,紫花,茸毛棕色,生长习性为直立型,中等倒伏,抗病中等。该品种籽粒大小一致,黄色有光泽,外观品质好,但以综合情况来看,不推荐在桂中地区种植。
3.11 桂11-2
2012—2013两年两造试验平均产量2 386.3 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减产18.2%,减产极显著,居第11位。生育期为99 d,与对照桂夏1号(98 d)持平,株高128.5 cm,主茎节数19.8节,分枝数3.5个,单株荚数61.3个,单株粒数121.7粒,单株粒质量19.7 g,百粒质量16.3 g。籽粒中等、椭圆,种皮黄色,脐褐色,落叶性中等,紫花,茸毛棕色,生长习性为直立型,倒伏,抗病中等。该品种籽粒大小一致,黄色有光泽,外观品质好,但以综合情况来看,不推荐在桂中地区种植。
4 结 论
综合分析上述各项指标,粤夏2011-3、桂11-4、粤夏2011-4作为高产稳定品种可在桂中地区生产和育种上加以利用;粤夏2011-5两年两造试验比对照增产7.4%,但稳定性不佳,故不推荐在桂中地区推广种植,其特色在于种皮青黄色,对育种目标有特殊要求的可以加以利用[13]。华严0926在产量上较对照种桂夏1号并无优势,但其生育期比对照早了15~20 d,避开了桂中地区的雨季,可作为稳产早熟亲本在育种上加以利用[14]。
参考文献:
[1] 孙祖东.广西大豆研究进展[J].广西农业科学,1999(1):49-51.
[2] 宋晓燕,於宏伟,王佳.如何搞好大豆品种区试报告[J].农业科技通讯,2008(8):92,95.
[3] 唐丽丹.大豆新品种对比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6):41,43.
[4] 程伟东,陈渊.大豆品种桂夏1号选育[J].广西农业科学,2001(1):8-9.
[5] 李海朝,文自翔,张辉,等.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郑4066的选育及启示[J].河南农业科学,2012(8):70-71.
[6] 张广庆,林琼,胡润芳,等.AMMI模型在福建省菜用大豆区域试验中的应用[J].福建农业科技,2010(4):36-38.
[7] 夏燕.国家西南山区春大豆区域试验[J].华北农学报,2005(S1):129-131.
[8] 吴楠,刘增金,梁旭东.浅谈大豆优良品种繁育技术[J].大豆通报,2002(4):15.
[9] 吴聚兰,张海生,李秀珍,等.大豆新品种晋遗31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J].山西农业科学,2012(3):221-223.
[10] 陈渊,粱江,韦清源,等.广西第八周期春大豆区试报告[J].大豆通报,2006(6):27-29,33.
[11] 陈应志,张群远,孔繁玲.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精确度研究[J].大豆通报,2006(1):23-25.
[12] 郑伟,刘玉红,王永祥,等.双标图在大豆区域试验产量分析中的应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5(6):5-7.
[13] 汤复跃,陈渊,梁江,等.广西第九周期夏大豆区试报告[J].广西农业科学,2001(6):639-640.
[14] 梁江,韦清源,陈渊.广西第七周期夏大豆区试品种评价[J].广西农业科学,2004(4):321-322.
3.5 桂166
2012—2013两年两造试验平均产量2 958.5 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增产1.4%,增产不显著,居第5位。生育期为101 d,比对照桂夏1号(98 d)稍晚熟,株高112.1 cm,主茎节数16.7节,分枝数3.7个,单株荚数69.8个,单株粒数124.2粒,单株粒质量22.6 g,百粒质量19.9 g。粒较大、椭圆,种皮黄色,脐褐色,落叶性好,紫花,茸毛棕色,生长习性为直立型,中等倒伏,抗病性强。该品种接近对照种桂夏1号,籽粒大小一致,黄色有光泽,外观品质好,可以在桂中地区种植。
3.6 华严0926
2012—2013两年两造试验平均产量2 921.0 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增产0.2%,增产不显著,居第6位。生育期为80 d,较对照桂夏1号(98 d)早熟,株高66.7 cm,主茎节数11.3节,分枝数3.7个,单株荚数47.2个,单株粒数105.0粒,单株粒质量19.4 g,百粒质量18.9 g。粒较大、椭圆,种皮黄色,脐褐色,落叶性好,白花,茸毛棕色,生长习性为直立型,不倒伏,抗病性强。该品种的特色是特别早熟,籽粒大小一致,黄色有光泽,外观品质好,可以在桂中地区种植。
3.7 桂11-1
2012—2013两年两造试验平均产量2 868.6 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减产1.6%,减产不显著,居第7位。生育期为111 d,较对照桂夏1号(98 d)晚熟,株高91.1 cm,主茎节数17.5节,分枝数2.5个,单株荚数58.2个,单株粒数114.7粒,单株粒质量19.9 g,百粒质量17.8 g。籽粒中等、椭圆,种皮黄色,脐深褐色,落叶性中等,紫花,茸毛棕色,生长习性为直立型,不倒伏,抗病性强。该品种籽粒大小一致,黄色有光泽,外观品质好,但以综合情况来看,不推荐在桂中地区种植。
3.8 桂252
2012—2013两年两造试验平均产量2 776.1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减产4.8%,减产不显著,居第8位。生育期为101 d,与对照桂夏1号(98 d)持平,株高101.4 cm,主茎节数16.2节,分枝数3.4个,单株荚数73.2个,单株粒数109.2粒,单株粒质量18.7 g,百粒质量16.3 g。籽粒中等、椭圆,种皮黄色,脐褐色,落叶性中等,白花,茸毛灰色,生长习性为直立型,中等倒伏,抗病中等。该品种籽粒大小一致,黄色有光泽,外观品质好,但以综合情况来看,不推荐在桂中地区种植。
3.9 桂103
2012—2013两年两造试验平均产量2 706.1 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减产7.2%,减产显著,居第9位。生育期为98 d,与对照桂夏1号(98 d)相同,株高111.8 cm,主茎节数16.1节,分枝数3.1个,单株荚数61.9个,单株粒数125.6粒,单株粒质量22.6 g,百粒质量19.2 g。籽粒中等、椭圆,种皮黄色,脐淡褐色,落叶性中等,紫花,茸毛灰色,生长习性为直立型,中等倒伏,抗病中等。该品种籽粒大小一致,黄色有光泽,外观品质好,但以综合情况来看,不推荐在桂中地区种植。
3.10 桂11-3
2012—2013两年两造试验平均产量2 676.2 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减产8.2%,减产显著,居第10位。生育期为102 d,较对照桂夏1号(98 d)晚熟,株高106.7 cm,主茎节数16.3节,分枝数3.8个,单株荚数62.1个,单株粒数126.0粒,单株粒质量19.7 g,百粒质量16.2 g。籽粒中等、椭圆,种皮黄色,脐深褐色,落叶性中等,紫花,茸毛棕色,生长习性为直立型,中等倒伏,抗病中等。该品种籽粒大小一致,黄色有光泽,外观品质好,但以综合情况来看,不推荐在桂中地区种植。
3.11 桂11-2
2012—2013两年两造试验平均产量2 386.3 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减产18.2%,减产极显著,居第11位。生育期为99 d,与对照桂夏1号(98 d)持平,株高128.5 cm,主茎节数19.8节,分枝数3.5个,单株荚数61.3个,单株粒数121.7粒,单株粒质量19.7 g,百粒质量16.3 g。籽粒中等、椭圆,种皮黄色,脐褐色,落叶性中等,紫花,茸毛棕色,生长习性为直立型,倒伏,抗病中等。该品种籽粒大小一致,黄色有光泽,外观品质好,但以综合情况来看,不推荐在桂中地区种植。
4 结 论
综合分析上述各项指标,粤夏2011-3、桂11-4、粤夏2011-4作为高产稳定品种可在桂中地区生产和育种上加以利用;粤夏2011-5两年两造试验比对照增产7.4%,但稳定性不佳,故不推荐在桂中地区推广种植,其特色在于种皮青黄色,对育种目标有特殊要求的可以加以利用[13]。华严0926在产量上较对照种桂夏1号并无优势,但其生育期比对照早了15~20 d,避开了桂中地区的雨季,可作为稳产早熟亲本在育种上加以利用[14]。
参考文献:
[1] 孙祖东.广西大豆研究进展[J].广西农业科学,1999(1):49-51.
[2] 宋晓燕,於宏伟,王佳.如何搞好大豆品种区试报告[J].农业科技通讯,2008(8):92,95.
[3] 唐丽丹.大豆新品种对比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6):41,43.
[4] 程伟东,陈渊.大豆品种桂夏1号选育[J].广西农业科学,2001(1):8-9.
[5] 李海朝,文自翔,张辉,等.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郑4066的选育及启示[J].河南农业科学,2012(8):70-71.
[6] 张广庆,林琼,胡润芳,等.AMMI模型在福建省菜用大豆区域试验中的应用[J].福建农业科技,2010(4):36-38.
[7] 夏燕.国家西南山区春大豆区域试验[J].华北农学报,2005(S1):129-131.
[8] 吴楠,刘增金,梁旭东.浅谈大豆优良品种繁育技术[J].大豆通报,2002(4):15.
[9] 吴聚兰,张海生,李秀珍,等.大豆新品种晋遗31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J].山西农业科学,2012(3):221-223.
[10] 陈渊,粱江,韦清源,等.广西第八周期春大豆区试报告[J].大豆通报,2006(6):27-29,33.
[11] 陈应志,张群远,孔繁玲.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精确度研究[J].大豆通报,2006(1):23-25.
[12] 郑伟,刘玉红,王永祥,等.双标图在大豆区域试验产量分析中的应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5(6):5-7.
[13] 汤复跃,陈渊,梁江,等.广西第九周期夏大豆区试报告[J].广西农业科学,2001(6):639-640.
[14] 梁江,韦清源,陈渊.广西第七周期夏大豆区试品种评价[J].广西农业科学,2004(4):321-322.
3.5 桂166
2012—2013两年两造试验平均产量2 958.5 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增产1.4%,增产不显著,居第5位。生育期为101 d,比对照桂夏1号(98 d)稍晚熟,株高112.1 cm,主茎节数16.7节,分枝数3.7个,单株荚数69.8个,单株粒数124.2粒,单株粒质量22.6 g,百粒质量19.9 g。粒较大、椭圆,种皮黄色,脐褐色,落叶性好,紫花,茸毛棕色,生长习性为直立型,中等倒伏,抗病性强。该品种接近对照种桂夏1号,籽粒大小一致,黄色有光泽,外观品质好,可以在桂中地区种植。
3.6 华严0926
2012—2013两年两造试验平均产量2 921.0 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增产0.2%,增产不显著,居第6位。生育期为80 d,较对照桂夏1号(98 d)早熟,株高66.7 cm,主茎节数11.3节,分枝数3.7个,单株荚数47.2个,单株粒数105.0粒,单株粒质量19.4 g,百粒质量18.9 g。粒较大、椭圆,种皮黄色,脐褐色,落叶性好,白花,茸毛棕色,生长习性为直立型,不倒伏,抗病性强。该品种的特色是特别早熟,籽粒大小一致,黄色有光泽,外观品质好,可以在桂中地区种植。
3.7 桂11-1
2012—2013两年两造试验平均产量2 868.6 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减产1.6%,减产不显著,居第7位。生育期为111 d,较对照桂夏1号(98 d)晚熟,株高91.1 cm,主茎节数17.5节,分枝数2.5个,单株荚数58.2个,单株粒数114.7粒,单株粒质量19.9 g,百粒质量17.8 g。籽粒中等、椭圆,种皮黄色,脐深褐色,落叶性中等,紫花,茸毛棕色,生长习性为直立型,不倒伏,抗病性强。该品种籽粒大小一致,黄色有光泽,外观品质好,但以综合情况来看,不推荐在桂中地区种植。
3.8 桂252
2012—2013两年两造试验平均产量2 776.1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减产4.8%,减产不显著,居第8位。生育期为101 d,与对照桂夏1号(98 d)持平,株高101.4 cm,主茎节数16.2节,分枝数3.4个,单株荚数73.2个,单株粒数109.2粒,单株粒质量18.7 g,百粒质量16.3 g。籽粒中等、椭圆,种皮黄色,脐褐色,落叶性中等,白花,茸毛灰色,生长习性为直立型,中等倒伏,抗病中等。该品种籽粒大小一致,黄色有光泽,外观品质好,但以综合情况来看,不推荐在桂中地区种植。
3.9 桂103
2012—2013两年两造试验平均产量2 706.1 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减产7.2%,减产显著,居第9位。生育期为98 d,与对照桂夏1号(98 d)相同,株高111.8 cm,主茎节数16.1节,分枝数3.1个,单株荚数61.9个,单株粒数125.6粒,单株粒质量22.6 g,百粒质量19.2 g。籽粒中等、椭圆,种皮黄色,脐淡褐色,落叶性中等,紫花,茸毛灰色,生长习性为直立型,中等倒伏,抗病中等。该品种籽粒大小一致,黄色有光泽,外观品质好,但以综合情况来看,不推荐在桂中地区种植。
3.10 桂11-3
2012—2013两年两造试验平均产量2 676.2 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减产8.2%,减产显著,居第10位。生育期为102 d,较对照桂夏1号(98 d)晚熟,株高106.7 cm,主茎节数16.3节,分枝数3.8个,单株荚数62.1个,单株粒数126.0粒,单株粒质量19.7 g,百粒质量16.2 g。籽粒中等、椭圆,种皮黄色,脐深褐色,落叶性中等,紫花,茸毛棕色,生长习性为直立型,中等倒伏,抗病中等。该品种籽粒大小一致,黄色有光泽,外观品质好,但以综合情况来看,不推荐在桂中地区种植。
3.11 桂11-2
2012—2013两年两造试验平均产量2 386.3 kg·hm-2,比对照种桂夏1号减产18.2%,减产极显著,居第11位。生育期为99 d,与对照桂夏1号(98 d)持平,株高128.5 cm,主茎节数19.8节,分枝数3.5个,单株荚数61.3个,单株粒数121.7粒,单株粒质量19.7 g,百粒质量16.3 g。籽粒中等、椭圆,种皮黄色,脐褐色,落叶性中等,紫花,茸毛棕色,生长习性为直立型,倒伏,抗病中等。该品种籽粒大小一致,黄色有光泽,外观品质好,但以综合情况来看,不推荐在桂中地区种植。
4 结 论
综合分析上述各项指标,粤夏2011-3、桂11-4、粤夏2011-4作为高产稳定品种可在桂中地区生产和育种上加以利用;粤夏2011-5两年两造试验比对照增产7.4%,但稳定性不佳,故不推荐在桂中地区推广种植,其特色在于种皮青黄色,对育种目标有特殊要求的可以加以利用[13]。华严0926在产量上较对照种桂夏1号并无优势,但其生育期比对照早了15~20 d,避开了桂中地区的雨季,可作为稳产早熟亲本在育种上加以利用[14]。
参考文献:
[1] 孙祖东.广西大豆研究进展[J].广西农业科学,1999(1):49-51.
[2] 宋晓燕,於宏伟,王佳.如何搞好大豆品种区试报告[J].农业科技通讯,2008(8):92,95.
[3] 唐丽丹.大豆新品种对比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6):41,43.
[4] 程伟东,陈渊.大豆品种桂夏1号选育[J].广西农业科学,2001(1):8-9.
[5] 李海朝,文自翔,张辉,等.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郑4066的选育及启示[J].河南农业科学,2012(8):70-71.
[6] 张广庆,林琼,胡润芳,等.AMMI模型在福建省菜用大豆区域试验中的应用[J].福建农业科技,2010(4):36-38.
[7] 夏燕.国家西南山区春大豆区域试验[J].华北农学报,2005(S1):129-131.
[8] 吴楠,刘增金,梁旭东.浅谈大豆优良品种繁育技术[J].大豆通报,2002(4):15.
[9] 吴聚兰,张海生,李秀珍,等.大豆新品种晋遗31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J].山西农业科学,2012(3):221-223.
[10] 陈渊,粱江,韦清源,等.广西第八周期春大豆区试报告[J].大豆通报,2006(6):27-29,33.
[11] 陈应志,张群远,孔繁玲.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精确度研究[J].大豆通报,2006(1):23-25.
[12] 郑伟,刘玉红,王永祥,等.双标图在大豆区域试验产量分析中的应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5(6):5-7.
[13] 汤复跃,陈渊,梁江,等.广西第九周期夏大豆区试报告[J].广西农业科学,2001(6):639-640.
[14] 梁江,韦清源,陈渊.广西第七周期夏大豆区试品种评价[J].广西农业科学,2004(4):32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