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
2014-05-22杨波刘津言
杨波 刘津言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很多物流企业意识到了信息化对企业的作用,纷纷加大了对信息化投资的力度。经过十来年的信息化建设,我国物流业信息化究竟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成为政府和物流企业亟需了解的一个问题。
一、我国物流业信息化水平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于物流信息化水平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类,第一,对我国物流信息化现状进行研究。例如,宋杰通过对我国物流信息化管理现状的分析,指出物流信息化管理是物流企业的命脉及核心,并展望我国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前景。第二,研究我国物流信息化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例如,贺彩玲、张玉静对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做了研究,提出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信息系统使用率低,信息化层次低的问题,需要加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完善物流信息标准体系。第三,建立物流信息化指标体系。例如,王小建、王建伟对我国物流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做了研究,建立了比较全面的指标体系。根据上述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对物流信息化评价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物流企业和信息技术的研究,从产业角度对物流行业信息化水平的研究和指标体系研究很少。
二、构建我国物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对评价指标的选取有着指导性作用,论文依据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定量性原则,结合《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以及《中国物流年鉴》上与信息化相关的统计数据,设计出我国物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具体说明如下。
1.信息化基础设施。物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直接关系到该产业的信息化是否具备了相应的硬件条件。其中:(1)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率=拥有独立信息系统的物流企业数量/物流行业内企业的总量×100%。该指标越大说明物流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力度越大。(2)物流企业门户网站的建设率=已拥有独立门户网站的物流企业数量/物流行业内企业的总量×100%。该指标越大说明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开始筹备建设自己的门户网站,以此拓宽企业的宣传途径、提升企业核心业务信息化处理效率。
2.信息化技术应用。物流信息化技术应用涉及物流运作的各个环节,同时,它关系到物流业信息化建设的速度与质量,集中体现了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效益。其中:(1)系统间全部集成物流企业所占比率=系统间全部集成物流企业数量/物流行业内企业的总量×100%。该指标越大说明物流企业各种功能就越协调,因为只有各种功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可能达到信息的共享,才能使决策者快速的做出决策,才能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降低成本。(2)应用GPS与GIS的物流企业所占比率=应用GPS与GIS的物流企业/所有使用新技术的物流企业数量×100%。该指标越大说明基于GPS与GIS的应用能提高物流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和实现运输过程的透明化管理,降低物流过程所付出的成本,提高物流流通过程中的安全性。(3)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占GDP比重=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国内生产总值。该指标越大说明物流交易活动中电子商务的利用情况越好。
3.信息化人力资源。物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专业的信息化人才,在很多时候人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所以人力资源指标也能衡量我国物流业信息化水平。其中:(1)我国开设物流专业院校数量占所有高等院校的比重=我国开设物流专业院校数量/我国所有高等院校的数量。该指标越大说明国家教育部门对物流专业的重视程度越高,更有利于信息化人才的培养。(2)我国物流专业本科毕业生人数增长率=(考察期我国物流专业本科毕业生人数—基期我国物流专业本科毕业生人数)/基期我国物流专业本科毕业生人数×100%。该指标越大说明我国物流人才的数量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高,越有利于发挥人在信息化过程中的作用。(3)定期组织培养员工的企业比率=定期组织培养员工的企业数/行业内企业总数。 该指标越大,说明企业越重视员工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素质,也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人才储备。
4.信息资源开发。物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物流信息化的基本内容,物流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企业信息的收集、筛选、分类、分析、加工以及对各种技术产品市场的信息和竞争对手信息加以运用的全过程。信息资源的开发直接反映出物流企业对信息资源的重视程度,直接与信息化水平挂钩。其中:(1)企业IT部门建设率=行业内已经建设了IT部门的企业数/该行业内企业的总量×100%。该指标越大说明企业对IT的重视程度越高,IT部门的地位也越高。(2)物流与供应链相关论文和项目数量增长率=(考察期我国物流与供应链相关论文和项目数量—基期我国物流与供应链相关论文和项目数量)/基期我国物流与供应链相关论文和项目数量×100%。该指标值越大,说明物流业的创新效率越高,为信息化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我国物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
论文根据物流行业特点进行评价,对物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步骤是:首先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及形成评价体系,再对相应的指标数据进行量化处理并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根据各层指标实际得分和相应层的权重计算出各层指标的数值,最后采用加权平均法将所有指标进行加权,得到综合的评价结果就是我国物流业信息化水平。
1.指标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中共有10个定量指标,分别是: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率、物流企业门户网站建设率、系统间全部集成物流企业所占比率、应用GPS与GIS的物流企业所占比率、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占GDP比重、我国开设物流专业院校数量占所有高等院校的比重、我国物流专业本科毕业生人数的增长率、定期组织培养员工的物流企业比率、物流企业IT部门拥有率、物流与供应链相关论文数量的增长率。论文所使用到的指标数据大都来源于统计数据,其中,基础设施指标、信息化技术应用指标和人力资源指标及信息资源开发指标这四个指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物流年鉴》和《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
2.指标权重。目前比较常有的几种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有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变异系数法。由于变异系数法比较适合评价指标对于评价目标而言比较模糊时用,所以论文采用研究较早,也较为成熟的的层次分析法。论文以二级指标体系中的四个指标为例来论述指标判断矩阵的构建方法。二级指标体系是由信息化基础设施指标、信息化技术应用指标、人力资源指标、信息资源开发四个指标构成。按照层次分析法 “1—9”标度法对这五个指标进行两两比较讨论得出比较结果。
4.评价结果分析。我国物流行业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应用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应用指标,得分超过了三分,说明我国物流行业内部对信息技术很重视,对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利用得比较好,比如GPS与GIS技术以及电子商务。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指标得分都超过了两分,虽然起步较晚基础不好,但是通过几年不断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信息资源开发方面做得不是很好,得分在两分以下,虽然大部分企业拥有了自己的IT部门,但是这个比率并没有达到满意值。所以我国物流产业在信息资源开发方面想取得较大进步,就必须在信息资源开发上下功夫,加大投入力度。
从我国物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结果来看,我国物流业总体仍处于信息化基础建设阶段,同时,物流企业、物流行业和政府已经看到了物流信息化在国民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企业也积极探索先进物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从政府的角度还需要加大国家对物流业信息化技术以及应用的投入、加快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培养专业的物流人才。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ndprint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很多物流企业意识到了信息化对企业的作用,纷纷加大了对信息化投资的力度。经过十来年的信息化建设,我国物流业信息化究竟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成为政府和物流企业亟需了解的一个问题。
一、我国物流业信息化水平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于物流信息化水平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类,第一,对我国物流信息化现状进行研究。例如,宋杰通过对我国物流信息化管理现状的分析,指出物流信息化管理是物流企业的命脉及核心,并展望我国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前景。第二,研究我国物流信息化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例如,贺彩玲、张玉静对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做了研究,提出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信息系统使用率低,信息化层次低的问题,需要加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完善物流信息标准体系。第三,建立物流信息化指标体系。例如,王小建、王建伟对我国物流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做了研究,建立了比较全面的指标体系。根据上述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对物流信息化评价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物流企业和信息技术的研究,从产业角度对物流行业信息化水平的研究和指标体系研究很少。
二、构建我国物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对评价指标的选取有着指导性作用,论文依据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定量性原则,结合《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以及《中国物流年鉴》上与信息化相关的统计数据,设计出我国物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具体说明如下。
1.信息化基础设施。物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直接关系到该产业的信息化是否具备了相应的硬件条件。其中:(1)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率=拥有独立信息系统的物流企业数量/物流行业内企业的总量×100%。该指标越大说明物流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力度越大。(2)物流企业门户网站的建设率=已拥有独立门户网站的物流企业数量/物流行业内企业的总量×100%。该指标越大说明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开始筹备建设自己的门户网站,以此拓宽企业的宣传途径、提升企业核心业务信息化处理效率。
2.信息化技术应用。物流信息化技术应用涉及物流运作的各个环节,同时,它关系到物流业信息化建设的速度与质量,集中体现了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效益。其中:(1)系统间全部集成物流企业所占比率=系统间全部集成物流企业数量/物流行业内企业的总量×100%。该指标越大说明物流企业各种功能就越协调,因为只有各种功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可能达到信息的共享,才能使决策者快速的做出决策,才能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降低成本。(2)应用GPS与GIS的物流企业所占比率=应用GPS与GIS的物流企业/所有使用新技术的物流企业数量×100%。该指标越大说明基于GPS与GIS的应用能提高物流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和实现运输过程的透明化管理,降低物流过程所付出的成本,提高物流流通过程中的安全性。(3)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占GDP比重=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国内生产总值。该指标越大说明物流交易活动中电子商务的利用情况越好。
3.信息化人力资源。物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专业的信息化人才,在很多时候人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所以人力资源指标也能衡量我国物流业信息化水平。其中:(1)我国开设物流专业院校数量占所有高等院校的比重=我国开设物流专业院校数量/我国所有高等院校的数量。该指标越大说明国家教育部门对物流专业的重视程度越高,更有利于信息化人才的培养。(2)我国物流专业本科毕业生人数增长率=(考察期我国物流专业本科毕业生人数—基期我国物流专业本科毕业生人数)/基期我国物流专业本科毕业生人数×100%。该指标越大说明我国物流人才的数量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高,越有利于发挥人在信息化过程中的作用。(3)定期组织培养员工的企业比率=定期组织培养员工的企业数/行业内企业总数。 该指标越大,说明企业越重视员工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素质,也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人才储备。
4.信息资源开发。物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物流信息化的基本内容,物流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企业信息的收集、筛选、分类、分析、加工以及对各种技术产品市场的信息和竞争对手信息加以运用的全过程。信息资源的开发直接反映出物流企业对信息资源的重视程度,直接与信息化水平挂钩。其中:(1)企业IT部门建设率=行业内已经建设了IT部门的企业数/该行业内企业的总量×100%。该指标越大说明企业对IT的重视程度越高,IT部门的地位也越高。(2)物流与供应链相关论文和项目数量增长率=(考察期我国物流与供应链相关论文和项目数量—基期我国物流与供应链相关论文和项目数量)/基期我国物流与供应链相关论文和项目数量×100%。该指标值越大,说明物流业的创新效率越高,为信息化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我国物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
论文根据物流行业特点进行评价,对物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步骤是:首先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及形成评价体系,再对相应的指标数据进行量化处理并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根据各层指标实际得分和相应层的权重计算出各层指标的数值,最后采用加权平均法将所有指标进行加权,得到综合的评价结果就是我国物流业信息化水平。
1.指标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中共有10个定量指标,分别是: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率、物流企业门户网站建设率、系统间全部集成物流企业所占比率、应用GPS与GIS的物流企业所占比率、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占GDP比重、我国开设物流专业院校数量占所有高等院校的比重、我国物流专业本科毕业生人数的增长率、定期组织培养员工的物流企业比率、物流企业IT部门拥有率、物流与供应链相关论文数量的增长率。论文所使用到的指标数据大都来源于统计数据,其中,基础设施指标、信息化技术应用指标和人力资源指标及信息资源开发指标这四个指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物流年鉴》和《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
2.指标权重。目前比较常有的几种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有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变异系数法。由于变异系数法比较适合评价指标对于评价目标而言比较模糊时用,所以论文采用研究较早,也较为成熟的的层次分析法。论文以二级指标体系中的四个指标为例来论述指标判断矩阵的构建方法。二级指标体系是由信息化基础设施指标、信息化技术应用指标、人力资源指标、信息资源开发四个指标构成。按照层次分析法 “1—9”标度法对这五个指标进行两两比较讨论得出比较结果。
4.评价结果分析。我国物流行业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应用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应用指标,得分超过了三分,说明我国物流行业内部对信息技术很重视,对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利用得比较好,比如GPS与GIS技术以及电子商务。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指标得分都超过了两分,虽然起步较晚基础不好,但是通过几年不断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信息资源开发方面做得不是很好,得分在两分以下,虽然大部分企业拥有了自己的IT部门,但是这个比率并没有达到满意值。所以我国物流产业在信息资源开发方面想取得较大进步,就必须在信息资源开发上下功夫,加大投入力度。
从我国物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结果来看,我国物流业总体仍处于信息化基础建设阶段,同时,物流企业、物流行业和政府已经看到了物流信息化在国民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企业也积极探索先进物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从政府的角度还需要加大国家对物流业信息化技术以及应用的投入、加快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培养专业的物流人才。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ndprint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很多物流企业意识到了信息化对企业的作用,纷纷加大了对信息化投资的力度。经过十来年的信息化建设,我国物流业信息化究竟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成为政府和物流企业亟需了解的一个问题。
一、我国物流业信息化水平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于物流信息化水平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类,第一,对我国物流信息化现状进行研究。例如,宋杰通过对我国物流信息化管理现状的分析,指出物流信息化管理是物流企业的命脉及核心,并展望我国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前景。第二,研究我国物流信息化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例如,贺彩玲、张玉静对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做了研究,提出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信息系统使用率低,信息化层次低的问题,需要加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完善物流信息标准体系。第三,建立物流信息化指标体系。例如,王小建、王建伟对我国物流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做了研究,建立了比较全面的指标体系。根据上述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对物流信息化评价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物流企业和信息技术的研究,从产业角度对物流行业信息化水平的研究和指标体系研究很少。
二、构建我国物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对评价指标的选取有着指导性作用,论文依据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定量性原则,结合《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以及《中国物流年鉴》上与信息化相关的统计数据,设计出我国物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具体说明如下。
1.信息化基础设施。物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直接关系到该产业的信息化是否具备了相应的硬件条件。其中:(1)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率=拥有独立信息系统的物流企业数量/物流行业内企业的总量×100%。该指标越大说明物流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力度越大。(2)物流企业门户网站的建设率=已拥有独立门户网站的物流企业数量/物流行业内企业的总量×100%。该指标越大说明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开始筹备建设自己的门户网站,以此拓宽企业的宣传途径、提升企业核心业务信息化处理效率。
2.信息化技术应用。物流信息化技术应用涉及物流运作的各个环节,同时,它关系到物流业信息化建设的速度与质量,集中体现了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效益。其中:(1)系统间全部集成物流企业所占比率=系统间全部集成物流企业数量/物流行业内企业的总量×100%。该指标越大说明物流企业各种功能就越协调,因为只有各种功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可能达到信息的共享,才能使决策者快速的做出决策,才能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降低成本。(2)应用GPS与GIS的物流企业所占比率=应用GPS与GIS的物流企业/所有使用新技术的物流企业数量×100%。该指标越大说明基于GPS与GIS的应用能提高物流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和实现运输过程的透明化管理,降低物流过程所付出的成本,提高物流流通过程中的安全性。(3)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占GDP比重=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国内生产总值。该指标越大说明物流交易活动中电子商务的利用情况越好。
3.信息化人力资源。物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专业的信息化人才,在很多时候人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所以人力资源指标也能衡量我国物流业信息化水平。其中:(1)我国开设物流专业院校数量占所有高等院校的比重=我国开设物流专业院校数量/我国所有高等院校的数量。该指标越大说明国家教育部门对物流专业的重视程度越高,更有利于信息化人才的培养。(2)我国物流专业本科毕业生人数增长率=(考察期我国物流专业本科毕业生人数—基期我国物流专业本科毕业生人数)/基期我国物流专业本科毕业生人数×100%。该指标越大说明我国物流人才的数量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高,越有利于发挥人在信息化过程中的作用。(3)定期组织培养员工的企业比率=定期组织培养员工的企业数/行业内企业总数。 该指标越大,说明企业越重视员工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素质,也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人才储备。
4.信息资源开发。物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物流信息化的基本内容,物流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企业信息的收集、筛选、分类、分析、加工以及对各种技术产品市场的信息和竞争对手信息加以运用的全过程。信息资源的开发直接反映出物流企业对信息资源的重视程度,直接与信息化水平挂钩。其中:(1)企业IT部门建设率=行业内已经建设了IT部门的企业数/该行业内企业的总量×100%。该指标越大说明企业对IT的重视程度越高,IT部门的地位也越高。(2)物流与供应链相关论文和项目数量增长率=(考察期我国物流与供应链相关论文和项目数量—基期我国物流与供应链相关论文和项目数量)/基期我国物流与供应链相关论文和项目数量×100%。该指标值越大,说明物流业的创新效率越高,为信息化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我国物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
论文根据物流行业特点进行评价,对物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步骤是:首先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及形成评价体系,再对相应的指标数据进行量化处理并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根据各层指标实际得分和相应层的权重计算出各层指标的数值,最后采用加权平均法将所有指标进行加权,得到综合的评价结果就是我国物流业信息化水平。
1.指标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中共有10个定量指标,分别是: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率、物流企业门户网站建设率、系统间全部集成物流企业所占比率、应用GPS与GIS的物流企业所占比率、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占GDP比重、我国开设物流专业院校数量占所有高等院校的比重、我国物流专业本科毕业生人数的增长率、定期组织培养员工的物流企业比率、物流企业IT部门拥有率、物流与供应链相关论文数量的增长率。论文所使用到的指标数据大都来源于统计数据,其中,基础设施指标、信息化技术应用指标和人力资源指标及信息资源开发指标这四个指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物流年鉴》和《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
2.指标权重。目前比较常有的几种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有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变异系数法。由于变异系数法比较适合评价指标对于评价目标而言比较模糊时用,所以论文采用研究较早,也较为成熟的的层次分析法。论文以二级指标体系中的四个指标为例来论述指标判断矩阵的构建方法。二级指标体系是由信息化基础设施指标、信息化技术应用指标、人力资源指标、信息资源开发四个指标构成。按照层次分析法 “1—9”标度法对这五个指标进行两两比较讨论得出比较结果。
4.评价结果分析。我国物流行业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应用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应用指标,得分超过了三分,说明我国物流行业内部对信息技术很重视,对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利用得比较好,比如GPS与GIS技术以及电子商务。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指标得分都超过了两分,虽然起步较晚基础不好,但是通过几年不断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信息资源开发方面做得不是很好,得分在两分以下,虽然大部分企业拥有了自己的IT部门,但是这个比率并没有达到满意值。所以我国物流产业在信息资源开发方面想取得较大进步,就必须在信息资源开发上下功夫,加大投入力度。
从我国物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结果来看,我国物流业总体仍处于信息化基础建设阶段,同时,物流企业、物流行业和政府已经看到了物流信息化在国民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企业也积极探索先进物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从政府的角度还需要加大国家对物流业信息化技术以及应用的投入、加快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培养专业的物流人才。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