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着急,慢慢画

2014-05-22李淡淡

中学生天地(B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约稿画师插画

李淡淡

早上8点多,没有闹钟吵闹,我从睡梦中自然醒来。拉开窗帘,窗外的城市正在她的尖峰时刻,人们匆匆忙忙地赶着去上班,车流却因拥堵而缓慢地移动。我洗漱完毕,给花花草草浇浇水,把它们挪到有阳光的地方,然后开始做早餐。我一边吃一边浏览各个网站,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又发生了些什么事。

吃好早餐,我坐到工作台前,铺开画纸,或者打开电脑,开始按计划画画。中间时常会有QQ的滴滴声响起,那是编辑要找我沟通画稿的事。白天的时间,基本上就是在画画和与各位编辑的沟通中度过。

晚饭后休息一会儿,有时会出去散散步,去附近的超市买点菜,去水果店买点水果,看看信箱,也许里面会有杂志社寄来的样刊。回到家,继续画画。长时间的画稿过程中,我会打开有声小说,边听边画,这样的“一心二用”并不会耽误工作进程,反而会让赶稿的过程变得愉快,不再枯燥。

夜深了,简单而充实的一天又将结束。在进度表上画一个对勾,伸个大大的懒腰,有时会翻开刚刚被印刷出来的自己的作品看看,私下里为自己又让这个世界美丽了那么一点点而小小地自恋一下……

这是我所选择的生活。我是一名插画师,一位自由从业者。

当梦想照进现实

最早接触插画是在我初二时。在书店的一个小角落,我看见一本画作合集,首先被它的封面吸引,至今我仍然记得封面上是一个很萌的少女,背景是盛开的绚丽的花朵。买回家后,我无数次翻看这本书,看里面风格各异的画。我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学画,但接触的都是素描、色彩这一类比较传统的绘画形式,而这本书里那些风格各异、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的画,让我大开眼界,也充满了模仿的兴趣。于是我就用最简单的铅笔,从第一页开始一点一点学着画。

那时我并不知道这种画就是插画,更不知道有插画师这种职业。

后来,网络渐渐发达,虽然学习很紧张,我还是在课余时间关注很多插画网站,也买了许多插画漫画杂志,从而知道了不少知名插画师的大名。尽管如此,插画师于我而言仍是一个朦胧而遥远的梦,直到我准备高考那年在画室遇到教我设计的老师。

他在画室教我们设计这一门课,他从美院毕业之后在游戏公司工作,也兼职画插画,他在课上给我们看了很多他发表在报刊上的作品。他的爱人就是一位自由插画师,偶尔也来画室帮我们看设计作品。对我来说,这是“插画师”第一次从书上的名称变成身边活生生的人。我对他们的工作状态很好奇,问了许多问题,比如作画的工具、方法、通过什么方式得到约稿,等等。其实这些问题都不那么重要,因为慢慢地你总会知道,而让我一直受用至今的是一句话:想要成为一个有价值的插画师,就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要画出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绝不能随波逐流。

犹如醍醐灌顶,忽然间我就知道了要怎样将心中的梦想变成现实。首先要做的,就是心无旁骛地考上美院,就像这位老师一样。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我考上了鲁迅美术学院。那时学校还没有插画设计专业,我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产品设计专业。说实话,起初我颇感失落,因为刚开始学习产品设计时,觉得它与我内心的那个“插画师梦”毫无关系。

继续学下去才知道,原来产品设计也分几个方向,其中一个叫“小产品设计”,里面就包括了动漫周边产品设计。实际上,产品设计是插画能被广泛应用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条很重要的途径,比如把插画中的人物设计成各式各样的手办模型,使他们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又或者为插画设计周边产品,可能是一个有趣的存钱罐,也可能是你每天枕着入眠的枕头和进入梦乡的床,使插画不仅停留在人们审美的层面,也能够切实为人们所用,让平淡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很有趣的事情。于是,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个专业方向。

幸好,即便是在我最失落、怀疑自己是否就要和梦想渐行渐远的时候,也没有放弃自我学习——不断地画,不断地揣摩别人的作品、摸索自己的风格——凭的只是一份单纯的喜欢。直到大二的一天中午,我在寝室里悠闲地啃着鸡腿,一边打开我平时发表个人作品的网站,忽然一条私信蹦了出来。那是一个图书公司的编辑,他说他很喜欢我的画,想用其中一张作为他们将要出版的一本小说的封面。这让我惊喜不已,激动得连夹着鸡腿的筷子都快要握不住了。接下去的合作很顺利,也很愉快:我们签了一份合同,然后我把大图传给他,不久我的银行卡里收到了平生第一笔稿费。

有了“第一次”,我画画的动力更足了。于是“第二次”“第三次”也在不经意中接踵而来。临近毕业时,我的同学们要么在努力找工作,要么在准备考研,而我已经有了稳定的收入。此时我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做一名自由插画师。

父母知道了我的想法后极力劝阻,因为他们觉得做自由插画师“既没有领导又没有同事”,不是一份“正常”的工作,未来也难有保障。他们一再地帮我联系工作单位,但都被我拒绝了。最终他们拗不过我——我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养活了自己,而且还活得挺好,于是他们也就妥协了。现在,他们已经成了我的“忠实读者”,常常要求看我的新画。

调整心态,做自己喜欢的事

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一种幸福,但插画师的工作并不总是顺心愉快的。我的每一天几乎都在赶稿中度过,辛苦自不必说,有时候你付出了时间与心血,却未必能得到认可。因为画插画不是纯艺术创作,像我第一次那样把一张现成的画“卖”出去的情形毕竟是极少数的特例,插画师画的大多数都是约稿,都是客户(比如报刊社、出版社等)有特定要求的作品,因此不管你多么自鸣得意,如果不符合客户的要求,也是白搭。

我曾经接到一个约稿,是给一家公司画产品包装,画面上是一匹马、一匹狼、几个人,还有一堆小动物。画完之后,向我约稿的广告公司一开始表示满意,但很快又告诉我,画稿被客户退了回来。之后就是来来回回地修改,细节一处一处地抠过去,修改了很多次,对方还是不满意。我也很不开心,觉得这个客户怎么这么难搞,都想发脾气了。最后我让自己冷静下来,向广告公司提出请客户与我直接沟通。这才发现,之前经过广告公司传递的信息不够准确和细致,我以为要画一组很有爱的动物,但其实客户需要的是很阳刚、很强悍的感觉。沟通之后,我很快就画出了他们想要的画面。这件事让我体会到,清楚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对插画创作是多么重要。endprint

做插画师一定要将心态放平,要善于和编辑沟通与合作,遇到想法不一致的时候,认真听取编辑的意见,被他说服就去修改,假如认为自己的意见更有道理、应该坚持,就去努力说服他。这是一项职业,不能凭意气用事。

最大的困难来自自己

其实做插画师最大的困难,并非来自别人,而是来自自己,“画不出来”是最煎熬的。

刚开始画画的时候,因为见识有限,所以觉得自己画得还挺不错的。随着看到的好作品越来越多,再看自己的作品就觉得全是毛病,想要改正,却又无从下手。比如画花朵,跟别人笔下的一比,总觉得缺乏灵性。我以为是因为自己画得还不够多,就花了几天时间来埋头画花,一下子画了很多很多张,但毫无进步。就在我感到迷茫和焦虑的时候,去了一趟奶奶家。我的奶奶很喜欢花草,在庭院里种了各种不同的花。那天我一时兴起,把那些花啊草啊都看了一个遍,才意识到真正的花是长什么样的:它们各不相同,却都结构精致、形状完美,同一片花瓣上也有着好几种颜色,以前我从没有仔细地观察过它们,画的时候完全是凭空想象的。这一天,不仅让我知道了该怎样去画花,更让我意识到,想象力对一个插画师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想要成为一名成功的插画师,必须学会用心去观察,用心去发现和感受身边无处不在的打动人心的美——它们才是灵感的源泉。

直到现在,我依然会碰到或大或小的瓶颈期,尤其是看了更多别的好作品后,有时就会怎么画都无法令自己满意。最严重的一次,那边几个单子的交稿日期逼近,我这边却连续一个多星期画不出一幅画来。这种自我否定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于是我干脆暂时把它们放在一边,出去走走,找朋友吃饭、聊天、看电影,总之就是做一些跟画画无关的事。回家以后,拿起画笔,先不去理会那些商业性约稿,让自己回到最初纯粹因为喜欢而画画的状态,画些纯属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去想它有什么用,也不去考虑什么技法……就这样随意地涂涂画画,不经意间,一幅意想不到的好作品竟跃然纸上了。这时候我知道,我终于渡过了难关。

画一本属于自己的“书”

我的职业生涯里没有什么百转千回、引人入胜的故事,只是每天勤奋地作画,为自己赚取一份还算丰厚的收入。作画的间隙,我喜欢研究种植,给我的植物朋友们提供适宜的光照、温度和水分。画累了,就看看电影、读读小说、发发呆,或者打扫房间,把家具和摆设挪来挪去,直到我满意为止。插画师自然也需要出去采风,即使像我这么宅的人,每年也会安排自己出去旅行几次。我是北方人,所以喜欢去大理、丽江、厦门、婺源等南方的城市与乡村走走,看看别处的风景,看看别人的生活,放松自己,也开阔自己的视野,充实自己的想法。目前我最大的目标,是要在完成编辑们的约稿之外,画出一本属于自己的,给人温暖、给人力量的,真正有感情的绘本来。

我喜欢这种平淡、忙碌、自由而惬意的生活。画画是一件怎么都急不来的事情,一切都要从无到有、一笔一画地画出来。画画会让浮躁的心慢慢平和下来,慢慢变得更有耐心地看待很多事情。这份工作教会我从容生活,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每一件事情,不着急。endprint

猜你喜欢

约稿画师插画
就要紧紧粘住你
约稿启事
约稿启事
约稿启事
《实用临床医学》约稿
小小画师本领大
敦煌画师,I服了YOU
无脸小插画
萌娃遇上插画师
超暖萌治愈系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