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2014-05-22
在这里,我见到了一群富有才气、善于启发学生的数学老师。无论是英国还是上海,6岁孩子的学习内容是相似的——简单的加减法。但在中国,这项教学目标被层层分解,进行更深入细致的讨论。课堂上,例题的难度是逐渐增加的。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学生们还配有不同的数学和英语老师。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老师花费很多时间与学生交流互动、与同事讨论授课技巧。中国有句俗语,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如果有人觉得数学不重要,会被当地人视作很可笑。在中国,没人会自豪地宣称自己“没学好数学”。对大部分高校来说,数学是基本的入学要求。年轻人把它看做创造美好未来的工具、在技术主导的全球经济下的一种核心竞争力。
英国教育和儿童事务部副部长莉兹·特鲁斯曾带访问团来中国课堂“取经”,归国后发表文章《英国需要中国的一堂数学课》,谈论她在中国的收获
我们正在进入公民外交新时代,留学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强大工具。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不仅是政府或领导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人民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年轻人之间的关系。
米歇尔3月22日在北大斯坦福中心发表演讲
智商和情商对于生活和事业成功来说,二者缺一不可。在竞争激烈的大学入学考试中脱颖而出,成功步入大学校门,就足以证明学生们的天资。但仅有高智商并不够。情商高的人生活更加富足,在生活中拥有更多的挚友。和他们一起工作时,团队的产出更加高效。这部分人往往有更多善举,比如,即使没有任何回报,也会帮助邻里,为社区无私贡献。
耶鲁大学校长彼得·沙洛维
我认为学生应该是主动创造而不是被动地去听,学生要学语言、学数学,同时也要具有创造力,学生的这种创造力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也是教育衡量的最关键指标。我知道中国的学生学习都是很刻苦努力的,所以希望中国学生把这种品质带到荷兰去;另一方面荷兰的学生很有创造力,希望带给中国学生创造力,尤其是学生之间进行跨学科的交流。
荷兰教育文化和科技部部长
Jet Buessmaker
一位朋友希望我为他的孩子出国写推荐书,推荐书内容他们已经起草好了,都是我不知道的故事,我没有签名,我说,我必须实事求是。朋友很不高兴。后来读南方周末的《忽悠哈佛——赴美留学申请诚信问题调查》,出了一身冷汗,原来问题如此严重。诚信,从学校开始。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
中国的教授太多地关注科研,太少地关注培养学生。上世纪80年代培养的学生,那时候大家做科研都做得不太好,培养学生的质量比现在的学生质量要好。为什么?所以我提倡的是,教授要关心学生,要参加教学。你要做到这一点,你要体谅学生的心情,你再累你也感到高兴,如果你多发几篇文章,为了名为了利,你这个动力是不长久的。
旅美物理学家、美国工程院院士
程正迪
刚到美国时,生活状态非常的紧张,真的是无暇自怜,活得非常贫困。虽然我当时有奖学金,但是学校之外的一切生活开销,都要自己打工挣。我记得每天从餐馆打完工,来不及吃饭,就把饭盒放在书包里,然后连跑十个路口,到学校去上课。每天都是这么生活,不过,其实非常充实,因为当时心里很有方向,就是每天你要完成什么,你要干什么,你都是很有方向的。我觉得一个人心情不好,就是他没有方向的时候。所以在那个时候,反而是非常劲头十足的。
作家严歌苓
留学生们抱着一颗报效祖国的心回北京创业,但突然发现,自己连在北京开车的权利都被剥夺了,不交五年税连车都不允许买。高房价,高物价,租房价格飙升,无限的拥堵,加上现在各种各样优惠外国人歧视外地人的政策,北京对海归还有吸引力吗?
聚美优品CEO陈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