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证券市场改革 且看且观察

2014-05-21童第轶

投资与理财 2014年10期
关键词:H股互通港股

童第轶

近日A股市场在新股开闸等一系列利空因素下持续低迷,在市场没有大的波动情况下,弱势形态依旧,聊聊证券市场的政策新变化似乎更有意思。沪港通试点方案一经出世,市场普遍认为,此举为A股特别是蓝筹股重大利好,利淡绩差股和题材股。但是,“驱邪扶正”的影响力到底能持续多久呢?

首先,资本趋利避害,水向低处流。沪港通,甚至全球通将令未来A股与所有境外股市互通,利好还是利空A股,关键取决于A股相对于境外股市的整体动态估值水平孰高孰低。若前者低,则利好A股;反之,利空A股。把市净率作为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对比一下A股与成熟股市数据可以看出,目前A股整体市净率还是高于包括港股在内的境外成熟股市。

其次,通过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 F I I)、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以及各种明暗渠道,港股和A股早就在很大程度上互通。股票的流动性溢价直接影响股价。一些A、H股如海螺水泥、鞍钢股份等,之所以相对于其H股具有较大负溢价率,与其A股流通盘数倍于H股流通盘有直接关系。

A股依旧还是本土逻辑说了算,此举大体上可以作为主题炒作,不可“入戏太深”。没有增量流动性,没有实体经济与宏观政策变化信号,对大盘股上涨空间不宜盲目过度期待。

沪港互通,基本不存在增量资金概念。不要以为海外资金看好A股,更不要以为海外资金会改变A股。Q F I I额度和RQFII额度还有大量未使用。QFII运作已11年矣,并没有实质影响A股投资风格。综合来看,不能过度演绎此次沪股通总额度3000亿元的作用。

那么,沪港通后,到底通了什么?

我们现在已经可以肯定的是,推出沪港通的目的并非救市,而是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长期性结构性安排,未来容许交易的股票、资产甚至市场都可能会逐步性“扩容”。其意义在于,A股市场开放走出了更远的一步,在中国上一轮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金融体制并未完全放开。这确保了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避免了市场的紊乱,有效监管也给中国金融市场提供了阻挡外部危机的防火墙。新一轮的深化改革,金融市场必须主动改革,否则改革的红利因被之后的体制弊端抑制而难得实现。

金融改革的步伐已经“走起”,即“两率”(人民币汇率、利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的可兑换。从前段时期人民币汇率的波动、银行破产和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政策宣传和舆论讨论等不难看出,这三大改革机会同时推动,沪港通就是这“一揽子系统化”的关键一环。此项改革在核心上实现了“互联互通”的突破,如果说之前的港股直通车是试水,QDII和QFII是试验,沪港通则具有现实的改革实践意义。港股的成熟性不亚于欧美股市,沪港通提供了一把为内地资本市场打开现今国际市场之锁的安全钥匙,完善交易制度、监管规则,使股票估值更加合理,提高投资者交易水平,优化投资者结构。

今后证券市场的改革措施仍会加速推进,对于短期市场的影响不宜过分乐观,且看且观察吧。

猜你喜欢

H股互通港股
编读互通
中日ETF互通“活水来”
编读互通
AH股折、溢价对比
港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
港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
港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
面向VDC组网的VXLAN控制面互通方案探讨
沪港通下A+ H股票网络结构演化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