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越战时代的战斗机革命
2014-05-21王宏亮
越南空战未否定高空高速
如今,大部分对越南空战的评论都指出:中低空,高亚声速的视距内格斗才是战斗机应有的研制方向,第二代战斗机的高空高速性能不切实际。
越南空战中的大量战例似乎证明了该观点:美军参战的战斗机几乎全是2马赫二代机,实际作战中只有极少数机会超声速飞行,空战也基本都发生往5 000米以下的中低空。更有人指出,英国“鹞”式战斗机根本没有超声速能力,在马岛战争中仍能击落阿根廷的超声速战机。
然而,这种论点显然忽略了米格-21超声速掠袭战术的可怕。该战术在越南战场屡试不爽,米格-21的高空高速性能发挥的淋漓尽致,甚至一度创造了12比1的悬殊交换比。但在研究具体案例时,米格-21的高空俯冲掠袭却被“机动制胜论者”忽略了。“打了就跑”的空中游击战术在他们眼里不算空战,原因是“一个巴掌拍不响”,当米格-21以超声速攻击时,美国战斗机只能逃命,当然就没有机会“空战”。
F-4击落米格-21的战例大多发生在中低空,即米格-21完成爬升之前,数据显示60%的米格-21被击落的高度低于2 500米。在这样的空战中一般都会经历“狗斗”过程,它更符合人们对一场“空战”的理解和想像。因此不具备高空高速性能的米格-17被神话了,它曾多次在中低空“狗斗”中击落那些具备超声速能力,却不处于超声速飞行状态的美国战机。事实却是米格-17在越战中后期已很难生存。
速度绝非罪恶,罪恶的是加力燃烧室。加力燃烧室的高油耗使战斗机难以长期超声速飞行。从泰国或北部湾远道而来的F-4无法维持速度,它既需要考虑自身载油量,还必须伴随在重载后无法超声速飞行的“雷公”旁边。当它发现米格-21以超声速袭来时,对手已经高速脱离了,作为护航战斗机的F-4还来不及打开加力。米格-21在越南的主场优势证明,执行浅纵深本土防空任务的战斗机无需过长滞空时间,从而能够在整个攻击过程(俯冲-脱离)中保持超声速,这样的高速攻击不但比中低速“狗斗”直接有效,至少还能高速脱离保住小命。
假设米格-21的超声速滞空能力再延长几倍,北越飞行员就可以在高空待命。这将使美机没有任何机会迫使米格-21在中低空进入高亚声速格斗。反之,如果F-4和F-105能够超声速穿透北越领空,则所有截击机若不能在对头攻击中击落美机,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更何况美国战斗机的雷达系统与“麻雀”超视距导弹使其对头优势远优于米格。
亚声速机动性显然不是各国军方在越战中收获的唯一教训。除了兼顾对地攻击的F-16及F-18外,那些专门负责空优的下一代战斗机——F-14、F-15、“幻影”2000、“旋风”ADV、苏-27、米格-23/25/29——全都没有放弃越战前追求的2马赫截击能力。
反思成果:
米格-23与F-15
第二代战斗机是幸运的,其设计思想与相关技术在越南上空大规模、高强度空战中得到了检验。苏联人很清楚,米格-21沾了主场优势的光。然而,苏联空军不是北越空军,苏联空军在战争中必须承担繁重的远程打击任务,过短的航程与简陋的机载设备让米格-21根本无法在境外争夺制空权并为轰炸机护航——这其实就是F-4在越南执行的任务。在苏联人眼里,“鬼怪”仍然是一款不错的战斗机,它的任务弹性比米格-21好得多。
因此,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也就是越南战争日趋白热化的当口,米格设计局终于明确了其下一代战斗机研制方案,原先加装升力发动机的短距起降版米格-23计划浅尝辄止,最后确定研制一种采用变后掠翼的重型制空战斗机。
这是苏联空军装备从二战经验转向越战经验的标志。大量廉价、简陋,但机动性好的轻型战斗机将让位于一种高度复杂的昂贵空战系统,其背景则是苏联空军从“攻守兼备”逐渐向“进攻”战略的调整。
1972年,米格-23M进入苏联空军服役。它完全保留了米格-21的高空高速性能,但拥有先进的机头雷达、复杂的火控系统,以及较远的作战半径。其同时也是苏联第一款具备超视距空战能力的战斗机,总体技术水平与F-4接近。但米格设计局也注意到F-4在越南所面临的窘境,即由于护航限制无法进入高空高速空战,被迫在中低空、亚声速格斗时又缺乏机动性优势。因此,采用变后掠翼的米格-23机动性比“鬼怪”要好一些。
美国空军的越战教训无疑是惨痛的。一位名叫约翰·伯伊德的空军战术教官开始鼓吹如今已成“圣经”的能量机动理论。“战斗机黑手党”们希望研制一种简单、轻巧的战斗机。它必须在近距格斗的任何环节都占据能量优势。
然而,军方对越战经验的看法却与伯伊德有一定差距。前者仍冷静的坚持高空高速性能。F-14和F-15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它们完全保留了美式重型战斗机的传统——复杂、昂贵、航程够远,拥有强大的火控系统和高空高速性能。但在这两型战斗机,尤其是F-15身上又明显可以看出“能量机动”的影响,该机采用大翼面积加高推力发动机设计,空战灵活性远超上一代战斗机。以当时观点来看,早期的F-15除了故障率高的离谱外,几乎是完美的。
贝卡谷地试验场
世界上第一款三代战斗机F-14“雄猫”在1974年装备美国海军,两年后F-15“鹰”进入美国空军服役。这一时期苏联空军的主力战斗机也换成了米格-23。继越南的米格-21与F-4之后,它们之间又将演绎怎样的空战传奇?
在今天喷气式战斗机的划代中,米格-23的地位略显尴尬。俄国人将其划入第三代战斗机,在它之前是米格-21,之后则是米格-29和苏-27。这表明米格-23在苏联被明确定义为米格-21的换代机型,而非高低搭配。美国人则习惯将米格-23与米格-21一同划入二代阵营。
美国空军曾用来自埃及和东德的米格-23做过大量测试,并供盟国空军飞行员试驾。一位在F-16上飞过1 200小时的荷兰飞行员认为,米格-23ML的垂直机动性和加速性都优于F-16A,水平机动性略有不足。米格-23MLD开始装备三代机标配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其超视距能力也比F-16A强,实际上后者在AIM-120出现之前根本就没有超视距能力。但该型机仍装备涡喷发动机,这被认为是二代机的重要标志。endprint
在美国人眼里,F-15才是定义了三代战斗机标准的革命性空战平台。其装有两台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机头安装脉冲多普勒雷达。F-15所需要的,就是在一场新“越战”中证明自己,以及美国空军对越南经验的总结成果。
1982年的贝卡谷地空战及时提供了这样的机会。F-15和F-16一战成名,米格-23则“身败名裂”,并被西方媒体打上了“过时的上代战斗机”标签。82比0的神话直到现在还广为流传,美国与以色列宣传机器让美式战机在越战结束近10年后得以一血前耻。
82比0,这就是空战中“代差”的结果?
1982年6月12日,也就是空战刚刚结束2天后,以苏联国土防空军副司令叶夫根尼·尤拉索夫上将为首的庞大军事代表团来到贝卡谷地展开调察。随着苏联解体,我们终于可以了解当年苏方的部分调查结果。
根据解密档案,叙利亚在贝卡谷地空战中实际损失的战斗机只有47架,以色列为此付出的代价是23架飞机,其中12架是被米格-23击落的。米格-23击坠纪录中的绝大部分由R-23中距空空导弹完成,其中包括6架F-16A,甚至还有一架E-2预警机。另外米格-21也击落了5架以机,其中包括一架F-15。叙方在空战中损失了18架米格-23和29架米格-21。
大马士革在战后也公布了自己的战报。其宣称在6月的黎巴嫩上空损失了72架飞机,其中空战损失60架。战后清扫战场时共发现14架以军战机残骸。另外,一名亲临空战现场的英国记者曾目睹至少4架以机被米格击落。
在以、叙、俄三国战报中,以色列和叙利亚的统计都较为笼统,如以方没有公布具体的每一架击坠纪录,而叙方公布的72架损失出现在整个6月,其中还包含了直升机。只有俄方调查报告有具体击坠记录。当然,具体并不一定真实。
在俄方报告中,双方总的空战交换比为2比1,以色列空军仍占绝对优势。考虑到机型代差,飞行员训练水平差距,以及以军在电子战和情报侦察方面的绝对优势,这样的交换比完全在情理之中。具体到机型,米格-23的空战交换比为2比3,只能说略处下风,而且叙军参战的米格-23均为出口“猴版”,与苏军自用版性能差距较大。相比而言,米格-21的交换比只有可怜的1比6。看来俄方认为米格-23是比米格-21领先一代的战机是有一定道理的。另外,米格-23用视距外导弹击落了6架F-16A,充分发挥了与早期F-16A空战时的不对称优势。
4S需要“新越战”
贝卡谷地空战让美苏都有了一次检验越战经验的机会。事实证明,F-15所确立的第三代战斗机标准符合实战要求。然而,它并非是对高空高速空战理念的颠覆,只是进一步填补了上代战斗机的机动性短板罢了。F-16A明显更贴近伯伊德的理想,其实际空战表现却完全无法与F-15相提并论。贝卡谷地战后,美国开始为后续生产的F-16机型升级雷达和空空导弹,在使其具备超视距空战能力的同时,也基本将F-16剔除出了制空权争夺阵容,而更多让其承担当年F-105所执行的对地打击任务。
在看到战场调查报告后,米格设计局应该对米格-23基本满意。不过F-15所表现出的强大空战统治力还是会让俄国人着急。此时米格-29已处于最后试飞阶段,真正能与F-15抗衡的苏-27则要到1985年才服役。
直到今天,第三代战斗机仍是各国空军的主流机型。F-15和苏-27已足够完美,第四代战斗机又将如何超越?贝卡谷地空战以及之后的历次局部空中冲突似乎只是一再证明了三代机的强大,却没有暴露出问题。相比而言,美苏双方都能从越战经验中找出本国二代机的缺陷,再有针对性的在三代机研制中予以弥补。
上世纪80年代,美国空军逐渐在ATF计划中明确了下一代战斗机性能要求。所谓“4S”中的超机动性和超视距打击其实没什么新意,无非是利用高推重比发动机、推力矢量技术和有源相控阵雷达进一步放大现有三代机的性能罢了。“隐身”算是个新话题,它可以在突防或者类似米格-21式的掠袭中急剧缩短被发现距离,从而拥有不对称打击优势。
速度的重要性在4S中再次得到体现。不过四代机与二代机追求最大速度不同,前者要求更持续的超声速飞行,即在不开加力时以1.5马赫以上速度巡航。这让我们又看到了越战经验的价值,上文中曾经分析过米格-21和F-4如能持续超声速飞行的空战模式,如果说第三代战机因技术瓶颈还无法做到的话,四代机终于如愿以偿。
有观点认为,视距内格斗在四代机之间几乎“灭绝”了,未来空战将更像是一场刺客间的决斗——“尚未谋面、一击必杀”。果真如此么?
不妨做一个简单的推演:在双方高速接近过程中,先发现对手的一方会首先发射导弹,并打开加力高速脱离。然而,由于双方均可以超声速巡航,被锁定的战机仍拥有足够能量规避,即便先开火也并不能保证击落对手,空战有可能进入视距格斗。假设双方的隐身性能都足够好,雷达发现距离急剧缩短,空战还是会被拖入视距内。
因此,超机动性仍然是必要的,它不仅有利于格斗,还可帮助战斗机规避敌方视距外发射的导弹。此外,速度的确很重要,可以超声速巡航意味着被导弹突袭击中的概率极低,而一旦进入视距内格斗,超声速巡航将保证战斗机从进入格斗到脱离的全过程都有足够的机动能量。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美国空军提出4S概念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4S之间环环相扣,如果空战中的一方换成没有隐身能力的准四代机,如苏-35,其就会被具有隐身性能的敌机远距离发现,从而在双方接近过程中遭遇多轮导弹打击。同理,4S中缺了任何一环都会陷入被动,都会形成“代差”。
当然,如果某型战机在4S中的某一项特别突出,另一项相对较差,也有可能改变空战模式,但这需要战场验证。在下一场“越战”遥遥无期的情况下,均衡的4S无疑是最保险的。这也是YF-23和米格1.42出局,T-50及歼20仍选择跟随4S的最重要原因。
责任编辑:王宏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