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主题:绿色发展与人文关怀
2014-05-21内蒙古政协副主席民盟内蒙古区委主委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院长董恒宇
◇ 文/内蒙古政协副主席、民盟内蒙古区委主委、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院长 董恒宇
中华民族的这个“华”字的繁体(崋)和篆体文都告诉我们中华大地的古老生态就是绿草茵茵、树木丛生、鲜花盛开。《诗经•小雅》“棠棣之崋,萼不韡韡”描写海棠开花的时候是那种光彩艳丽、花穗丰满的样子。中国是诗歌的故乡,中国诗词讲“情景交融”,景就是生态绿色美好景观,情就是博大慈悲的人文情怀。可见生态与人文、绿色与诗意本来就是契合在一体、密不可分的。
考古学界老前辈的苏秉琦先生告诉我们源于华山的仰韶文化与源于赤峰的红山文化把玫瑰花图案与龙形图案两种不同文化标志结合在一起,迸发出中华文明最初的火花——这是中华文明源头上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凝结。
一
本世纪人类的文明有两个重大现象,一个是美国的高科技,一个是中国的城镇化。中国的几亿农民在几十年之内要转变生存方式,成为城市的居民,这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都是一件大事,同时也是我国的重大机遇。我们的城镇化搞得如何,决定着我们的成败。
在中国文字中,城市的“城”是土字旁,右边是成功的“成”。现在中国的千年古城很难看到了,因为中国的城墙大多数是土夯的,时间一长就风蚀风化了。我们在欧洲常常看到一千多年前的古罗马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城,因为他们都是石头城容易保存。中国不缺石头,为什么不用石头垒城呢?研究后才明白,中国古代文化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认为“万物有灵”山体是神圣不可撼动的,故而用土夯城,不得已打地基用一些石头,也是很节制的。
生态文明主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国的城市化很重要的理念就是要节约。自古以来,中华农耕文明就讲“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教育小孩子,首先从饭碗里不允许剩饭开始。《周易》64个章节,其中一章就是节(節),从竹子一節一節取象比类讲“知止”,就是告诫人们凡事要节制,引申为节约、节省。《荀子·天论》讲“强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貧”。“節”的美德在中国源远流长。
二
我们现在的城镇建设还比较粗放,那么多的工厂在为了建设城市而生产水泥、钢铁、塑料,为建高档别墅炸山采石,杀鸡取卵等等,结果搞得大气严重污染,雾霾不断。而经济发达国家百分之六七十用新型建材,推进绿色建筑、低碳建城。所以这次中央开城镇工作会议讲“新型城镇化”,其中要义之一就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非常重要。
我们建设城市成本很高,很多地区搞大树进城,百分之九十以上城市的草坪种的是美国草,要不断抽水浇灌,城市水位逐年下降,打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有些地方建城土地浪费惊人,结果城市建设好了,没有人居住。
据了解,前些年华北有一个城市花了上百亿元用美国草种建草坪,开始绿草茵茵,三年后绿草退化,又要重种,但原来买草种的资金还在账上挂着,极其难堪。这与我国草产业落后有关。种草种树都讲因地制宜,草木在什么地方生长,是经过上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草原上的草,山坡上的本土乔木灌木都不用人工灌溉和用药,每年都正常开花结果,我们为什么不用本土草木呢?所谓因地制宜,就是要“长啥种啥”。现在我国的高尔夫球场的草坪大多是美国草,异地草木难以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生病严重,不断打农药,结果草坪污染连蚂蚱都没有。
三
新型城镇化另一个问题是人文关怀。首先要关心进城的农民工,他们进城十几年几十年了,建造了很多房子,但很多人没有住的地方;交了很多税,但还有些人没有城镇户口;他们的就业、社保、子女上学等都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我们要善待农民工。另外全国还有8000万留守儿童,也存在身心健康问题。
我在克什克腾旗农区调研,看到当地发展温室大棚种植有机蔬菜,政府提供原始投入和相关服务,销售走市场,搞得红红火火,很受启发。感到通过现代农牧业产业化把农民安顿在自己的土地上、住在自己的家里,儿孙绕膝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这是很高明的做法。少数民族年龄大一些的牧民、猎人很多不愿意进城住楼房,习惯于住在蒙古包、撮罗子里,也要尊重他们的意愿。至于农村的年轻人大多数不甘寂寞,去城市开辟新天地,也是大势所趋。中国管理哲学一个很重要的原理是“无为而治”、“治大国如烹小鲜”,顺应自然规律和历史规律。城镇化的目的是为改善农牧民的生存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所以,新型城镇化的实质是从人民主体出发,广集民意,科学规划、管理;故而,城镇化不能着急,不能拔苗助长,要因人制宜、因地制宜,顺其自然、瓜熟蒂落。
四
人文关怀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城镇的文化问题。文化是城镇的灵魂。灿烂悠久的城镇文化遗产是市民的精神家园和集体记忆。前些年,我在英国的莎士比亚小镇参观。看到这个绿树成荫、温馨的小镇只有几万人,没有高楼大厦,莎翁小屋只有几百平米,然而每年世界各地前来参观的游客达到几千万人次。为什么呢?因为在英国人看来,莎翁的文学艺术就是他们的精神家园。现在我国许多城市很重视文化建设和文物保护,但也有一些城市外表看上去高楼拔地起、旧貌换新颜,实际上千城一面、风格无别。这些城市规划只注重功能性,而忽视文化质量;只注重物质结构,而忽视人文精神。21世纪成功的城镇不仅是现代化的、绿色的,更是文化的、人性化的家园。
小时候,放暑假时,回山西老家河津县固镇小住。这是一个千年小镇,四面围着土夯的城墙,城墙很厚,街上铺着青石板路,路两旁长着绿茵茵的香椿树,下雨后听得见青石板下面哗哗的流水声;镇的中央有个大戏台,戏台旁边有一颗古槐,树冠巨大,枝叶茂密。过时过节村里唱大戏,大人们坐在戏台前面的空地上,我们小孩儿就爬在大槐树上。春节的社戏红火也是在这里操办。可前年再回老家,这些景象都没有了,大槐树也不见了,镇里大拆大建,连古城墙都拆了,高楼拔地而起、杂乱无章;持续千年的村落品相荡然无存,心中的悲哀无以言表。
可见,城镇如果丢弃了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精神家园,就像树刨了根儿,人丢了魂儿一样;保留一点自己“心灵里的大槐树”,保留一些本地、本民族自己的文化色彩,应该是城镇发展起码的选择。冯骥才先生说,我国古村落消亡的速度相当惊人,2010年比10年前消亡了25%,他认为这是“文化上的无知和愚钝”。
总之,时代在发展,现在不可能返回诗经里描写的那种“棠棣之崋,萼不韡韡”的原生态情景之中了。但我理解,我们可以赋予新型城镇化“情景交融”新的内涵,那就是城镇建筑、环境、文化涵养与改善民生密切结合、相得益彰。以上是我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一点理解和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