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酒后代驾要系紧“安全带”

2014-05-20吴敏

中国经贸聚焦 2014年3期
关键词:代驾安全带收费

吴敏

目前,“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观念深入人心。春节期间,酒后代驾服务市场又红火起来。

2004年酒驾禁令出台,催生酒后代驾业;2011年“醉驾入刑”正式实施,酒后代驾获得蓬勃发展,越来越多代驾公司相继出现,有的代驾公司是全国连锁经营,有的代驾公司推出相应的手机软件。但在这个缺少标准和规定的新兴行业,乱象丛生。消费者普遍对安全性、责任认定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疑虑。

收费标准混乱

春节期间,朋友聚会喝酒要晚归,刘先生尝试通过手机代驾客户端体验了一次深夜代驾服务。在下单后,不到十分钟,代驾师傅就赶到了所在地。照车牌、通过智能手机计价导航、开车前还要戴上白手套,代驾师傅告诉记者,这是公司要求的固定程序。收费标准则是白天10公里100元起、晚上120元起,每超过5公里加收40元,等候另算。

记者发现代驾费用通常并不“亲民”,各家企业的收费标准也是五花八门。有的规定外环线内外两个价;有的规定不同时段不同价格;有的按照时间收费,有的按照公里数收费;有的还要加收代驾司机回程出租车费和等候费等。以10公里以内为例,在8时到22时时段内,有的代驾公司只收费59元,有的代驾公司则要价100元;22时至24时时段,有的代驾公司只加价至75元,有的费用则已经上百;凌晨0时后,平均收费就在百元以上。超过10公里的加价在10元至50元之间。私人代驾收费更是混乱,收费每次50元至250元不等,顾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讨价还价。

代驾司机小李告诉记者,有些酒楼、夜总会的保安员或工作人员甚至在私底下垄断了所管理区域的代驾市场,只允许其指定的代驾司机提供服务,这也导致了那些在其保护范围内的代驾司机可以漫天开价,“我曾经和一位客人约好指定时间到一家KTV接单,但走到门口,就被保安赶走,最后只能取消该订单。这里面的水太深了”。

据《中国经贸聚焦》记者了解,目前并没有代驾行业相应的价格标准,其价格不在政府定价范围,均由企业自行决定。近年来,个体户和不正规企业大量涌现,代驾行业的价格战愈演愈烈,起步价最低仅为二三十元。

“相比大公司动辄100元的起步价,之所以如此低价也能生存,一方面是因为个体户和皮包公司成本低,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后者存在随意涨价的行为。”上海安瑞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一位经理介绍,考虑到接送代驾司机的车辆汽油费上涨、人员工资上涨等因素,如果要保持服务水准,服务价格必须上涨。

然而,一些定位于中低端市场的企业却发现,消费者对价格十分敏感,如果不打价格战,就无法与零成本的个体户竞争,这在客观上影响了企业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雇佣关系松散

记者了解到,在代驾业务中,酒后代驾比例约占总量的七八成,但酒后代驾业务有明显的时段性,以某一汽车服务公司为例,主要集中在工作日晚间8时至10时。

因此,除了个别开展多元化经营的企业,专营代驾的企业几乎都不愿意以较高的成本养一批每天只工作两三个小时的固定员工。即使是一些规模较大的专业代驾公司和每天业务量达到几百单的手机代驾平台,也只是海量招募兼职司机,接到生意后通过系统派单,兼职人员上线接活,先到先得。

据了解,兼职代驾司机主要是出租车司机、企事业单位的专职司机,少数提供代驾服务的高星级酒店和高档会所则安排保安或服务员兼职,此外,也有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利用晚上的空余时间打零工。因此,雇佣关系松散的兼职司机乃至个体户成为行业主力,使得企业管理和人员素质、服务水平始终难以提高。

相对驾驶员水准,客户更关注响应速度,因此,大量企业推出只需提前1小时甚至15分钟预约便可到位的快速服务来抢占市场。为此,为扩大加盟驾驶员的数量,對司机的招募流程便大大缩水,有的甚至无需面谈,只需求职者上网输入个人信息即可,既不验证驾驶水平和服务水准,也不开展培训。

散养成为主流模式,使得代驾行业的整体水平难以提高。记者在一些车友论坛上看到,不少网友抱怨,代驾司机存在索要小费、随意涨价、服务不到位、发生事故后扯皮等问题。而在一些城市,还发生过代驾司机醉酒驾驶、撞坏客人车辆后下车逃逸、盗窃车内财物等情况,不免让人对代驾捏把汗。

事故责任难确认

代驾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万一出交通事故怎么办?客户的人身财物安全,谁来保证?对此,代驾公司普遍表示:“违章的话,扣代驾司机的分,罚代驾司机的款;交通事故的话,一般走客户的车险,不过还是视具体情况而定。”

在代驾市场,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一直是较为敏感的话题,容易陷入代驾和车主扯皮的困境。

市民王先生告诉《中国经贸聚焦》记者,春节期间,因朋友聚会多喝了几杯,夜总会帮其联系代驾司机。当时,他在迷迷糊糊中告诉司机如何操作车辆,“行驶过程中我没有任何感觉,第二天发现车头右侧被蹭到了,通过小区录像查看并没有发现任何可疑迹象。我找了夜总会,联系了代驾司机,可代驾司机不承认,后来索性不接我电话。最后,只能自己掏钱进行修补。”王先生说。

由于在结账时一些代驾公司仅能提供标有代驾时间、地点、收费等信息的代驾服务确认单,而没有有效的发票凭证。这中间就有可能发生纠纷,出现出了事故陷入投诉无门、申诉难、举证难、索赔难的尴尬局面。

律师提醒,市民如果在接受代驾服务中出现事故,应该及时和代驾司机所属的公司联系,最好在代驾服务单上写清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事故内容,并且请代驾司机签上字,同时留下代驾司机的姓名、电话等信息。如果行不通的话,也可以寻求民事赔偿。

其实,对于代驾公司来说,为了保证客户人身财产和代驾司机人身的安全,也是绞尽了脑汁。

一家汽车服务公司的员工王健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属于比较正规的,为了减少纠纷,通常要求司机有5年以上驾龄,年龄也普遍划定在30岁至50岁之间,“年轻司机一碰好车就会很兴奋,开车‘飘;客户一般也更倾向于年龄较大更为成熟的司机,觉得开车经验会丰富一些,” 王健向记者解释。

此外,不少企业负责人也表示,会对来面试的司机进行包括自动挡和手动挡汽车的路考,有的还会进行家庭回访,以了解应聘司机的人品、家庭环境等,还有公司明确表示要求本市户口。

与此同时,代驾公司对客户本身和车辆也有“考核”:酒后无意识状态又无人陪同的客户不代驾;没有基本车险的车辆不代驾。不过,“我们只是问问,并不能检查到底车辆有什么保险。”安瑞汽车代驾服务有限公司的张经理无可奈何地补充了这一句。

监管部门不明确

代驾这一新兴服务行业行业的规范空白所带来的问题日益得到重视。

去年10月份,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起草的《代驾服务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正式对外发布,并公开征求意见。在征求意见稿中,对代驾服务提供了多项严格要求,尤其明确了代驾司机的驾驶证年限与实际驾龄需在5年以上,能熟练驾驶多种类型轿车,且应接受当地人社部门或相关机构的代驾岗位技能与资格认证培训等。

但记者发现,不少代驾公司只是挂靠在汽车租赁服务企业,有的代驾公司只是成立办事处。记者询问了多家代驾公司,对方都无法道清代驾行业的主管部门。“代驾市场之所以乱象丛生,是因为该行业目前处于‘无主管单位,无统一标准,无准入门槛的尴尬境地。” 一家小型代駕公司的主管陈先生透露。

安瑞、亿驾等待驾公司负责人均呼吁,希望尽快明确主管部门,制定行业标准和服务协议范本,例如明确收费标准、服务规范、对代驾公司引入评级机制、责任划分等。

同样让行业“翘首以盼”的还有始终不肯“露面”的代驾险。采访中,一位代驾公司负责人称,代驾险种的空白给他们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虽然发生事故的几率很低,但是一旦出现什么事情,仍然不好解决,目前几乎所有保险公司,都没有这个险种。”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王安白指出:“代驾行业要系紧‘安全带,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规范代驾行业,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例如,代驾公司要有多少注册资金,要有多少驾驶人员,驾驶人员要几年以上驾龄,《代驾服务协议》应包括哪些条款,哪个部门负责监管代驾公司等内容,都要在相关政策中予以明确规定。”

猜你喜欢

代驾安全带收费
行政法上之不利类推禁止*——以一起登记收费案为例
能救命的安全带和安全气囊
论高速公路收费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收费服务设施的完善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Let’s Go for a Ride
最甜蜜的安全带
代驾的“代价”,谁埋单
杨家军:坚信e代驾今后一路向前
安全带测试装置
e代驾 你保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