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大城市病提高城镇化质量
2014-05-19杨颋杜树炳
●杨颋 杜树炳
党的十八大把提高城镇化质量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之一。提高城镇化质量,不仅要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而且要改善城镇人居环境。以建成区常住人口为标准,人口20 万——50万的中等城市、人口10 万——20 万的小城市,以及人口0.3 万——10 万以下的建制镇,对提高城镇化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重视发展中小城市和建制镇
当前,如何提高城镇化质量?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避免大城市病。城市发展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城市规模过小,将加大公共服务成本和减少就业机会。而城市规模过大,尽管经济效益显著,但将导致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生活成本高昂和社会管理困难等一系列大城市病。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产业集群的崛起,中小城市与大城市投资环境的差异大幅缩小。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和建制镇,是避免大城市病的客观要求。
建设田园城市。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日益成为决定投资环境的首要因素。面对不断攀高的城镇生活成本,食品价格成为关系城镇人居环境的重要因素。发展建成区面积相对较小的中小城市和建制镇,有利于在城镇周边保留足够的绿地(包括农用地和生态用地)面积,使绿地与建成区面积比例达到5:1 的田园城市标准,同时缩短从田间到餐桌的空间距离,大幅降低食品的物流成本。
统筹城乡发展。建制镇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增强其经济社会功能,有利于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能够有效带动农业和农村发展,显著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克服要素瓶颈。中小城市和建制镇在布局上的适度分散,可以利用闲散的非耕地资源拓展建成区,克服土地瓶颈制约;可以避免长距离调水,克服水资源瓶颈;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净化能力,克服环境容量约束。
吸引农民迁徙。星罗棋布的中小城市和建制镇,不但可以辐射范围更大的农村,而且生活成本相对较低,能够满足农民低成本就近向城镇迁徙的需求,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
现代化进程中的广安。图/张启富
与大城市发展相比,中小城市和建制镇发展滞后
“十一五”以来,我省的城镇化进程明显提速,但与大城市的发展相比,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的发展明显滞后,究其原因,主要是:
发展模式偏差。我省的城市发展大都还是沿袭传统模式,即片面发展大城市。一些地方不管起点如何,动辄要在几年内建成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城市发展模式的偏差,导致各类优势资源片面向大城市集中,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的发展普遍滞后。由于大城市的生活成本明显高于中小城市和建制镇,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农民变市民”。
产业支撑不足。我省中小城市的非农就业比重,普遍比大城市低20 个至30 个百分点。这不仅是因为中小城市聚集的人口偏少,更重要的是产业集群发展滞后。社会协作度,是反映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011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的社会协作度为77%,比全国平均水平84%低7 个百分点。产业集群发展滞后,使中小城市和建制镇无法通过扩大社会协作来夯实产业基础。
服务水平较低。中小城市和建制镇与大城市相比,除了就业机会不足外,最大差距是缺乏高质量的医疗和教育服务。这样,不仅难以吸引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也不能留住本地的各类人才。
五大措施提高城镇化质量
根据我省实际,为提高城镇化质量,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发展大城市群。大城市群是以特大城市为核心,与若干空间距离较近的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共同组成的城市群落。通过功能互补和扩大经济协作,可以在获取规模经济利益的同时,改善社会管理和人居环境。以发展大城市群替代片面发展大城市的传统城镇化模式,可趋利避害,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优化城市布局。我省的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和攀西四大城市群内,通过加快同城化进程,再各形成一个特大城市即可,其余城市不应盲目扩张。与此同时,要把一批经济基础较好、人口规模较大、环境承载力较强的县城镇,培育成我省新的中小城市。要支持有条件的建制镇加快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镇、工业镇和商贸镇。
完善交通设施。现代交通设施是中小城市发展的基础,县城镇以上的中小城市,都要构建连接大城市的快速通道。我国已进入高铁经济时代,为避免在高铁时代被边缘化,要高度重视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建设。力争西成客专和成渝客专早日建成通车,抓紧建设成昆复线和遂内宜城际铁路,带动沿线中小城市发展。
壮大产业集群。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的产业发展,离不开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辐射带动。要借助改善交通条件形成的一小时经济圈,努力促进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产业向中小城市和建制镇梯度转移。通过人口和资源的合理流动,扩大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和产业集群崛起,增强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的产业支撑。
均衡公共服务。以改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为重点,努力缩小与大城市的差距。包括:鼓励大城市的学校和医院跨地区发展,在中小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均衡资源配置;创造通勤出行条件,鼓励优秀人才采取工作生活“双城记”,到中小城市服务;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远程教学和远程诊疗,缓解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