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4-05-19侯世芳

中国医用工程与装备 2014年1期
关键词:采购设备医院

侯世芳

【摘 要】随着医疗设备在医疗发展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医疗设备的现代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结合医院的实际,就医疗设备购买和使用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医院 设备 采购 管理 对策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in the medical treatment in the proportion of more and more big, modern manage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of hospital management. Combined with the hospital practice, medical equipment purchase and management.

【Key words】Hospital; Equipment; Procurement;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

引 言

医疗设备管理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合理取得医疗设备和管理医疗设备能使医院在未来保持良好的经营状态和营运能力,盘活医疗设备,提高医疗设备使用效率,充分实现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内容。现代综合性医院的业务运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先进的医疗设备,这就使得医疗设备不仅是医院硬件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为此各医院在医疗设备的投资上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购置、用好和管好这些设备,以最大限度来发挥其作用,降低医疗运行成本,改变过去医疗设备在购买和使用中存在的决策不科学,重购买轻管理的现象。为了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疗设备在购置和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科学地引导和决策医院医疗设备的购置。现结合个人的工作实际,对医疗设备购买和使用管理作浅显的探讨。

1.医院设备购置工作的具体做法及存在问题

在医疗设备的管理中,采购工作是极其重要的环节。以本院为例,我们要求各科室按年度向主管科室提出设备购置计划,并书面写出申请或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后经各职能科室审核后决定是否立项,然后对医疗设备实行公开招标制。招标会要求邀请三家以上的厂家、供应商参加,医院通知审计、纪委、财务及使用科室等。

人员出席。通过招标采购,实行公开招标,打破了传统的采购方式,使医院可根据市场行情,真正做到“货比三家”、“价比三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医院获得了价格上的最大优惠,既节约了资金,杜塞了漏洞,树立了社会正气,也维护了医院的形象和声誉。但是,尽管本院对医疗设备购置可行性论证措施已实施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设备的购置没有从实质上与科室的经济责任挂钩,使得购置医疗设备的冲动远远超出经营效益的理念,造成了少部分设备只有投入而产出低下或零产出,从而增加了医院资金的投入风险。

设备的购买应遵循的原则,笔者认为应统筹安排,精打细算,有效利用资金,避免积压浪费,不仅考虑目前的需求,同时要考虑发展的趋势。根据这个原则,为了加强仪器设备的宏观管理,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以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减少工作中的失误,本院制定了有关采购方面的规章制度,同时还成立了仪器设备管理委员会。仪器设备管理委员会由主管院长领导,设备科和业务科室负责人、专家(包括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必要时聘请院外专家)以及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组成,并制定有关工作制度。对医院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重大决策、技术问题进行评价、咨询和质询;同时建立了设备申购管理制度,严格规范设备采购工作。要求各科室在增添、更新大型设备时必须进行市场调研,根据学科发展规划,制定本科室或学科建设中所需要的仪器设备的年度申购计划,并参照更新/新购仪器设备申请论证表的要求,提出可行性报告或专题论证报告,包括市场潜在的设备使用量、预计使用年限,设备投资回收期限等,财务科将设备折旧纳入科室成本核算。目的之一就是防止盲目跟风更新设备,克服科室争设备现象。

当然,由于缺乏经验,缺乏相应的法规和标准,现有的设备招标采购管理还存在许多不尽完善、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没有规范的招标管理体制,容易影响评标的公正性;(2)没有规范的招标专家选择方案,部分参与评标的人员根本就不了解投标厂家的设备性能和售后服务,影响招标评标的科学性与公正性;(3)没有统一的评标打分标准,容易掺杂较多的个人倾向,随意性较大,容易受人为影响[1]。

2.目前医院设备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2.1 日常管理环节薄弱,缺乏控制体系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医院由于对设备的管理意识淡薄,管理工作不规范,制度不健全,有章不循,即使有制度也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同时管理人员业务技能参差不齐,管理侧重点与财务管理要求有所不同而导致下列问题常常发生:(1)全院各科室缺乏对设备从申请、采购、入库、出库、验收、入账、淘汰报废等制度的了解及办理相关手续和程序必要性和重要性的重视;(2)财务科和设备科入账存在时间差造成设备科已入账而财务未入账,从而导致账帐不符;(3)产权意识淡薄,资产处置不规范,随意性大。使用科室对要淘汰、待报废的设备,往库房一堆,不及时办理报批核销手续,造成设备账面价值虚增;(4)存在账外资产现象,资产流失得不到严格控制,赠送给科室的设备、出国人员带回设备或科室用结余资金购置的设备不能及时入账;(5)对合并、撤销科室的仪器设备未能及时清理,造成设备归属不清,账物间分离不清楚,加之科室领导对设备交接不够重视,从而造成科室账实不符;(6)科室主任或护士长,对设备的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则出现的问题就更多。有的科室因管理不善造成设备被盗、丢失、公物私用等,未及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造成有账无物。

2.2 设备长期闲置,利用率低

有的设备自领回就一直未用成为摆设,无人员操作,或因科室申购决策失误等购置的设备;出故障不及时送修的设备;缺乏经济效益的设备;需淘汰、报废、超期服役设备,不及时办理有关手续等等。医院疏忽了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使其闲置浪费,利用率低下,给医院造成巨额损失。

2.3 各职能部门缺乏必要的协调和沟通

各职能部门缺乏必要的协调和沟通主要表现在:(1)有的设备缺乏专人负责管理;(2)科室领导更换后缺乏交接手续,造成管理脱节;(3)有的科室为了降低成本,减少因资产增加而相应增加的折旧费的摊销,盲目地将设备进行淘汰和报废;(4)设备部门只管购,使用科室只管用,财务部门只管账,账务与实物相分离,加之各科室又缺乏全面的协调和综合管理,造成各部门都管而又都没管,也管不了的尴尬局面。

2.4 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监督管理机制

首先在设备的购买、验收入库、领用、报废管理上制度不健全,存在许多漏洞和问题,加之缺乏监管机制,造成资产管理工作混乱,对设备使用也缺乏动态管理[2]。

3.管理对策

3.1 加大宣传和业务培训,转变观念,强化经营意识

(1)使人人树立增强资产管理的观念,对各个科室的资产管理员应定期不定期进行培训。(2)在满足各科室开展正常业务的前提下,有计划地购置和更新设备以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同时要确保重点学科投入,对科技含量高,能推动科研工作发展的医疗设备应优先购置。(3)对基础医疗设备如监护设备、呼吸机、各类输液泵等设备,提倡科室之间的调配使用,力求做到资源共享,利益共存。(4)对某些效益不容乐观的、昂贵的大型医疗设备的投入可尝试合作经营方式,即双方签订相关协议,由供应商提供设备,医院使用,双方共同管理,实现双赢的局面。

3.2 设备购置决策科学化,做好设备购置前的论证工作

(1)在设备购置前,要对申购的设备进行全面的论证,以避免因盲目决策而浪费资金。(2)实行全成本核算,进行医疗使用效益分析。通过全成本核算,增强医疗设备管理意识,降低医疗的使用成本,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益。(3)建立医疗设备使用效率问责制度。对于拟购进的医疗设备要进行充分的论证,确认其必要性、可靠性和合理性,要考虑到其经费、人员、技术条件、环境条件等是否具备,在广泛收集信息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技术选优、经济选优、维护选优的原则实行招标购买。对于只热衷医疗设备购置,不主动开展工作或设备使用率严重低下,无法收回投入,失信于可行性论证报告的承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向科室负责人实行问责制[3]。

3.3 加强制度管理,规范工作程序

一项工作能否做好,制度是关键。没有科学的管理制度,就不可能管好医疗设备。多年来,本院在改革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设备管理制度方面的建设,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仪器设备招标和集体采购管理办法”、“关于技术物资采购管理的暂行规定”、“计量工作管理办法”、“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库房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另外,对原来管理程序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了改进和完善,草拟了“仪器设备采购程序”、“办理固定资产入库程序”、“仪器设备报废程序”“仪器设备调拨手续”等,统一规范了审批单、维修记录、报废单、调拨单等,使管理工作日趋科学、合理、有序,从而为仪器设备效益的发挥创造了条件。

3.4 推行分级管理制度

即医院设备管理工作由主管院长、设备科和使用科室三级负责。设备科作为设备的直接管理部门,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管理全院仪器设备的购置、使用、维修和报废,并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和维修技术人员,由维修技术人员负责设备的验收、日常维护和报废设备的技术鉴定等;财务科派会计负责设备二级账务管理,建立设备总账和明细账,负责与财务科和使用科室对账;而使用科室作为设备二级管理单位,在科主任的分管下,设专人即资产管理员参与对本科室仪器设备,从申购、审批、购置、验收、建账、建卡、使用维修、调拨、报废等全过程的管理,建立该科室的仪器设备二级管理分户明细账,定期与设备科设备台账进行核对,做到账账相辅、账实相符。

3.5 进行清产核资,理顺设备账务管理

这项工作应由医院主管院长牵头,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设备管理台账组织人员对全院各科室的实物彻底进行清查核对,对历史遗留问题应一次性作文字性质的了结,并办理好相关的下账手续,同时协助各科室建立好科室资产账、卡,使其与设备管理台账相符。从而保证了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科室之间账账相符,另外,对报废下账的设备应实行报废登记,由设备科统一回收仓库记账管理。

3.6 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考核设备的使用情况

我们不仅要管好医疗设备,更重要的是要用好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使用效益,实现其增值。在实践工作中,设备科应定期组织人员对设备使用、保养、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检查考核,同时应学会综合利用固定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利润率、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率三大指标,综合设备完好率、利用率等,从大到医院,小到科室范围内进行科学考核,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奖惩制度,对成绩突出的科室和个人进行奖励,对未完成指标的科室进行处罚,造成资产流失的,必须追究个人责任,奖惩分明,将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结 语

几年来,本院在加强仪器设备科学管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效地改革与探索,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来说还有一定差距。随着医院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化,在加强仪器设备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等管理方面还会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吴正熠 王 哲 崔玉海 试论医疗设备购置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1,8(1):63-64.

[2] 崔介何 企业物流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尚长浩 龚德敬 医疗设备购置决策的基本要素分析 医疗卫生装备 2003(6):45-46.

猜你喜欢

采购设备医院
调试新设备
加强采购监督审计探析
现阶段土地一级开发模式的探索
煤炭企业电子商务采购模式研究
萌萌兔医院
认一认
视听设备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