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梦想从海南重新出发
——国家南繁基地见闻随感
2014-05-18◇刘琴敏子
◇刘 琴 敏 子
让梦想从海南重新出发
——国家南繁基地见闻随感
◇刘 琴 敏 子
>>>南繁梦
50年勤勉躬耕,腥咸的海风越过颤颤巍巍的茅屋,轻抚育种田里脱颖而出的一穗玉米;50年豪情万丈,南繁承载着亿万中国人衣食丰足的千年梦想,南繁人用自己的心血与汗水滋养颗颗希望的种子。然而,辉煌的南繁发展到今天也面临着新的时代环境,如何将南繁打造成我国种业研发高地和农业国际交流合作的大平台,已迫在眉睫。梦想从未止步,南繁人在梦想之上,再筑梦想,期待收获更大的辉煌。
南繁,被灌注了太多的代名词:新品种选育的“加速器”、保障农业生产用种的“调节库”、新品种选育的“天然基因库”、种子质量天然的“鉴定室”、农业科技创新的“点将台”,而南繁人也被太多精神所武装:只争朝夕,甘于吃苦,不惧失败,勇于创新,让生命在追赶太阳中延伸。是的,南繁人追寻阳光,以无悔的人生点亮丰收的梦想。
半个世纪以来,几代育种家在中国的最南端传递着南繁精神,用不断刷新的增产纪录保障着国人的衣食丰足。然而,辉煌的南繁事业在面临新的时代环境时,遇到了困顿与消退,该绘制什么样的新版图,该如何寻求突破与自救,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南繁人从来都在思考,从来没停止创新。梦想一直都在,不能让超越步履缓慢,向着太阳的方向,从海南重新出发。
独一无二育种室
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让辛勤耕耘的南繁人牢固守望,创建了中国农业的“绿色硅谷”,孕育出催人奋进的“南繁精神”。在这片热土上,既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半矮秆水稻之父”张启发、中国“转基因抗虫棉”创始人郭三堆、玉米育种专家李登海、西甜瓜育种专家吴明珠等农业顶尖人才的艰苦卓绝,也有许许多多默默奉献的青年才俊的辛劳挥洒。
我国的南繁基地主要集中在海南省的三亚、陵水、乐东等市县。当北国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时,海南却仍然温暖如春,一片郁郁葱葱。在不计其数的农业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海南的南繁优势日趋凸显。从山西省农科院培育出第一个杂交高粱组合、河南省新乡市农科所培育出第一个杂交玉米组合,到袁隆平在南繁基地成功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关键性研究,都与南繁血脉相承。
“原来在辽宁、黑龙江及吉林等省需要6年才能育成的自交系,现在加上南繁,3年就能完成,所以说我们国家进行南繁育种工作,海南是得天独厚的,很多国家没有这个条件,可以说 ‘世界没有,中国第一’!咱们南繁的成果,只要是搞农业的,没有人不承认,所以我们讲海南岛是宝岛,一是我们旅游文化的宝岛,二是我们国家进行南繁的育种摇篮。”中国农业科学院吴景锋研究员对南繁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这位已经在南繁基地辛勤耕耘了多年的育种家,退休后还在这片土地上繁育着无尽的希望。
鞠躬尽瘁追梦想
也许他们真的不为众人所知,但他们却是实实在在地为我国的育种事业奉献着满腔的热情,不计较、不退缩。在山西省的南繁基地中,他们给了记者太多的感动。
王志宏,山西省南繁基地海南工作站办公室副主任,另一个身份是山西潞玉种业玉米科学研究院海南工作站站长。这个从1999年就开始在南繁基地上发光发热的中年汉子,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用踏踏实实的坚韧完成着品种繁育的使命。由于特殊的身份与职责,王志宏总要比别的科研人员在基地呆的时间长,一般科研人员是10月底来、3月底回,王志宏要做好打前战和扫尾的工作,基本上每年都差不多是9月来、5月回。他将回家戏称为“探亲”,是的,每年在家的时间最多也就4个月。在基地,他可是个大忙人,不仅要忙乎地里的活,还需要将很多的精力用于处理本省南繁单位与所在地政府之间、与当地农民之间、与外省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上。在炎热的三亚,他像一股清风,轻抚着别人的心房。每年春节的时候,他都会安排工作站的人员回家过年,自己则留在南繁,孤独地站在山头上,向北方张望,是的,那是家的方向。自从开始了南繁,回家过年就成为了奢侈的念想。饺子包好了,买几个“二踢脚”一放,年就这样过了。可这饺子吃不出个味,还是下地吧,在那里心情会舒坦一些。每一株玉米苗都是他的亲人,一天天看着它们发育成长,很快乐,很满足。
李培亮,山西诚信种业玉米研究院副院长,这位已经在南繁的土地上辛劳耕耘了26个年头的玉米育种人,对于南繁工作的艰辛低调地用“本职工作”来总结。刚刚加入南繁队伍时,条件还很艰苦,做完了田间工作,到饭点还得砍柴做饭,空余时间垒炉灶、捡柴火,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与同伴们谈理想、唠家常、自娱自乐。从种到收,一呆数个月。由于三亚地处热带,在太阳下站上一会儿,瞬间就可把人烤出一身汗,太热了。1992年,一位科研人员在忙乎完那一季的玉米繁育后,准备游泳降降温,然后收拾行李回家。可当时条件不好,他只好与伙伴们找了个开放式无人监管的水库游泳,结果再也没回来,为此,李培亮心里难受了很久。还有一位同事,在授粉的时候,由于精神非常集中,没发现眼前的危险,结果被竹叶青蛇咬了,若不是黎族阿哥的出手相救,用自制草药缚住了伤口,恐怕会凶多吉少。类似的艰险桩桩件件,让李培亮的内心饱受着考验。但为了科研,不能退缩,这是“本职工作”的要求。是的,什么也不能动摇一个南繁人的坚定与信仰,李培亮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南繁精神的每一个细节。
张贵芳,山西潞玉种业玉米科学研究院常规育种室科研人员,36岁的他来海南已经15个年头。1999年从北京农学院毕业后,就开始从事玉米育种工作。早已被南繁精神所折服的张贵芳,认为作为玉米育种科研人员,一定要加入南繁队伍,所以主动请缨南下。育种本来就是个非常辛苦、非常枯燥的工作,而他将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这个事业、这片土地。在他看来,再苦再累都不是事儿,人活着,是奔着一个个愿望去的,多出好品种是他的追求,义无反顾。当有他参与的潞玉36课题组完美收官,并顺利通过国审的时候,他激动得失眠了,工夫终于没负有心人啊。其实在这之前,他就已经参与选育和直接选育有国审品种3个,省审1个,可谓年轻有为。唯一的遗憾是愧对家人,不能在家陪父母过团圆年,不能陪妻子一起购买年货,不能辅导孩子完成寒假作业,太多的缺位只为能有更多的良种补位。新婚还不到一个月,他就登上了南下的列车;孩子还不足月,他又背起了行囊。不是他心狠,也不是他无情,背过身后,谁知道他的不舍与心酸?燥阳退去,谁了解他的思念与牵挂?好男儿志在四方,从事种业工作的妻子理解他,把家里的事打理得井井有条。张贵芳明白,只有把工作完成得更加出色,才是对家人最好的回报,他一直在努力!
迫在眉睫制版图
南繁基地是全国种业和现代农业不可替代的重要基地,对加速农产品品种选育进程、确保种子数量充足起到关键作用。2013年,李克强总理对加强南繁基地建设作出重要批示,“力争将南繁打造成我国种业研发高地和农业国际交流合作的大平台”。那么,实现目标还有哪些问题亟需解决?专家有话说。
记者电话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科所佟屏亚研究员,他认为,从时间和空间说,南繁作物在海南;从内容和使命讲,繁育种子属全国,要充分认识南繁对国家农业发展的全局性、关键性和不可替代性。建议列入国家农业发展总体规划,由国家进行顶层设计,整合资源,系统构建,充分利用南繁的功能价值与自然优势,将南繁地区建成国际水平的种业高新技术区,立足海南,服务全国,走向世界。
吴景锋认为,解决好基地的用地问题是当务之急,需要各级政府规划协调好,很多土地的回收工作非常难做,最好是出台扶持政策。他还特别强调,一定要加强玉米自交系的选育,因为自交系不突破,杂交种不可能突破。他勉励育种人员要脚踏实地,起点不同,力量也不一样,任何成果都是需要过程的,需要付出脑体并用的劳动,不能操之过急。
山西省农科院乐东县山脚村南繁基地负责人郑向阳认为当务之急是落实好经费问题,他的建议是成立“海南育种基金”。“现在经费的主渠道来源是课题经费,希望能变通经费渠道,让科研人员将心思全用在育种创新上。其实每个来南繁的人都是想做点事才会来的,都是奔着材料创新,多出、快出品种,出好品种来的,不应该让他们因为经费伤脑筋。”谈到南繁工作面临的问题,郑向阳表示还是缺乏必要的重视,对这块工作的宣传没有跟上,虽然说现在很多省市的基地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整体来看还是比较散的。以山西为例,在以前,山西省农科院各所都是各自为战,直到1999年山西省农科院南繁基地生活及办公楼建成,加之后来育种用地的规划整合,才将各所有效集中在一起。但是由于育种田不够大,还是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希望当地政府或者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以保证南繁用地。
山西大丰种业董事长郭国亮来南繁已经30年了,这位为我国玉米事业作出过杰出贡献的育种家,对南繁有着深厚的情感。他认为,南繁不仅为粮食增产立下汗马功劳,而且在保证粮食安全上的功绩也不容小觑。在乐东山脚南繁基地、荔枝沟师部农场南繁基地和九所冲坡南繁基地等,每一块土地都留下过他的足迹。他说,勤奋是每一个南繁人必须拥有的品质,而科技创新是当务之急。作为老科技人员,一定要带好头,发挥好自身优势,年轻的科研人员步子一定要稳,要有大思路,为种业发展立新功。
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王富荣研究员是位植保专家,他现在做的工作是玉米抗病育种。他笑着说,以前只是个“植物医生”,给玉米看病治虫,解决玉米生产上的病虫害问题,同时还搞玉米抗病性鉴定。现在科研重点是开展玉米抗病育种工作,将玉米抗病鉴定与遗传育种联系得更加紧密了,因为有些时候人们存在认识不足、方法不当、育种与植保脱节等问题,他认为抗病育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他建议,尽快将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建设起来,实行用途管制,强化各部门对保护区用地的支持、保护与管理,使南繁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