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TF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茯苓中的水分*
2014-05-17丁银花毕宇安曹燕飞秦建平杨瑶珺
丁银花,毕宇安,曹燕飞,秦建平,杨瑶珺,萧 伟**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0020;
2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药制药过程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连云港 222001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其性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功效[1]。药材在贮藏过程中,其水分含量是药材质量变化的介质,也是药材质量变化的内在主导因素,而菌类药材的含水量对于贮藏尤为重要,故“安全水分”有利于药材质量的保存[2]。药材中含有过量的水分,极易霉烂变质,使有效成分分解,从而造成成药质量不稳定,给安全用药带来隐患,且相对地减少了实际用量,从而不能达到治疗目的[3]。传统的水分测定方法一般操作过程繁琐、费时,不利于药材质量的及时监控。
近年来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技术发展迅速,已在农业、烟草、石油化工、食品和药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具有分析速度快、操作简单方便、无污染、无破坏性、一般不需特别前处理等优点[4]。已有研究者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连翘、白芍、苦参等中药材、中成药及化学药的含水量进行了快速测定,为中药材入库标准的水分测定提供了可行性[5-6]。本研究测定了茯苓的NIR光谱和茯苓含水量,结合化学计量学中的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茯苓的NIR光谱水分校正模型,用于快速测定茯苓中的水分,对于生产中批量茯苓水分的控制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同时也为菌类中药材含水量的快速准确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1 仪器和样品
Luminar 5030便携式AOTF近红外光谱仪,配有专用的SNAP扫描软件和The Unscrambler定量分析软件(美国Brimrose公司);立鹤牌电热恒温干燥箱(山东潍坊精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直立粉碎机(北京环亚天元机械技术有限公司);万分之一电子天平(Mettler Toledo AL204)。
茯苓69批,来源于安徽、广西、湖北、云南等省区,由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经本课题组杨瑶珺鉴定均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
2 方法与结果
2.1 样品水分的测定
将收集的69份茯苓粉碎,过45目筛,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ⅨH水分测定法中的烘干法进行测定,测得的数值作为茯苓含水量的真实值。水分含量12.80%~21.93%。
2.2 样品近红外图谱采集
将已粉碎过45目筛的茯苓粉末装入样品池中,以空气为背景,采用漫反射方式、比率模式下采集近红外光谱,波长1100~2300 nm,选择透光率为纵坐标,每个样品重复采集3张光谱,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样品的光谱图。原始吸收光谱图见图1。
图1 样品的原始吸收光谱图(n=60)
上述所采集的光谱中不仅包含了样品中的有效信息,还包括由于外界环境的波动、随机噪音、样品的背景干扰所产生的信息,因此在建模前需要对光谱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噪音,净化谱图信息,扩大有效信息,提高模型的精度和预测效果[7]。本实验比较了原始吸收光谱及一阶微分导数、二阶微分导数,分别与S-G平滑法(savitzky-golay法)结合等光谱预处理方法,以RSEP和R2的大小为依据来优选合适的预处理方法,结果发现建模时选用一阶微分导数+9点S-G组合对原始吸收光谱进行预处理可以达到最优的结果。故本文采用一阶微分导数+9点S-G平滑法对扫描得到的原始吸收光谱进行光谱预处理,以消除噪音和基线的影响。见图2。
图2 一阶微分导数+9点S-G平滑法光谱图
2.3 定量模型的建立
按含水量高低均匀选取样本组成校正集,用于建立校正模型,剩余样本为验证集,用于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在样本集划分时保证校正集样本含水量范围大于验证集。校正集和验证集的样品含水量分布范围见表1。
表1 校正集与验证集样品数量及其含水量分布范围(n=60)
采用偏最小二乘法 (PLS)、交叉-验证法,用Unscrambler定量分析软件建立茯苓药材的水分校正模型。光谱和化学值的异常值分别采用光谱影响值Leverage和化学值误差Residual这两个统计量来检验剔除。结果显示,本实验中无异常点出现,能得到较为理想的校正模型。
其中样品F1~F15和F25~F69进行初步模型的建立与优化,样品F16~F24进行模型的外部预测。其模型外部交互验证相关系数能达到0.9951,内部交互验证相关系数为0.9956,水分模型结果如图3。
图3 水分(%)含量的PLS回归模型图
2.4 定量模型的预测
用上述茯苓水分定量校正模型对9个外部样品进行预测,计算得出验证集相对偏差RSEP为2.7%,外部预测误差均方根RMSEP为0.49,预测值与化验值的平均相对偏差为1.3%。模型的外部验证结果见表2。
表2 NIR水分模型预测结果
2.5 方法学验证
选择编号为F16的茯苓粉末样本,测定6次光谱,用上述所建立的模型预测其含水量,测得精密度RSD值为0.87%;同一批样品,分别取样6次,依次测定其近红外光谱,预测样品的含水量,测得重复性RSD值为2.0%。
3 讨 论
3.1 样品粉碎度的考察。考察了4种筛孔下(过10目、20目、45目和60目筛)样品采集的光谱,从原始光谱及一阶导数光谱分析各筛孔下采集光谱重复性均较好,差异性不大,计算它们一阶导数图谱的 MBSD 值(移动块标准偏差)[8],分别为 3.58×10-6、3.41×10-6、2.74×10-6、2.83×10-6,过 45 目筛样品光谱MBSD最小,且光谱重复性较好,因此确定茯苓粉末过45目筛。
3.2 样品装样量的考察。将过45目筛的茯苓粉末分别装于样品杯中,厚度分别为 0.5、1、1.5、2 cm,进行光谱的采集,0.5、1.0 cm厚度时,光谱的重复性较差,其它厚度下的光谱重复性较好。同时,计算各厚度下一阶导数光谱的MBSD值,分别为3.68×10-6、2.74×10-6、2.70×10-6、2.72×10-6,可以看出,装样厚度大于1 cm时MBSD值稳定,均较小,光谱差异性不大,且重复性较好,所以确定装样厚度要大于1 cm。
3.3 扫描平均次数的考察。将过45目茯苓粉末,分别装于样品杯中,装样量均为1 cm,考察了平均300次和600次的光谱,光谱差异不大,分别计算它们一阶导数图谱的MBSD值,为9.00×10-6和2.74×10-6,平均600次的差异更小些,所以扫描平均次数确定为600次。
3.4 本实验所建立的模型预测能力较高,预测结果比较准确,精密度和重复性均良好,显示出较高的实用价值。如果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大建模样品和模型验证样品的数量,增大建模用样品的代表性,进一步优化模型,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使AOTF近红外光谱仪完全可以满足茯苓水分含量的快速准确测定,这为茯苓等菌类中药材水分快速测定提供一新方法。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2] 傅泉炎.中药含水量与中药仓储质量的关系[J].中国药业,2002,11(5):70.
[3] 吴启南,钱大伟,段金廒.中药材贮藏过程中的质量变化机制探讨[J].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4):1904-6.
[4] 杨海雷,刘雪松,瞿海斌,等.一种基于近红外的红参药材质量快速评价方法[J]. 中草药,2005,36(6):912.
[5] 白 雁,王 星,陈志红.近红外光谱法检测连翘药材中水分含量[J]. 郑州大学学报,2008,43(6):1164-6.
[6] 魏慧珍,方少敏,饶 毅,等.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白芍药材烘干过程中水分 [J].中草药,2011,42(10):1994-7.
[7] 褚小立,袁洪福,陆婉珍.近红外分析中光谱预处理及波长选择方法进展与应用 [J].化学进展,2004,16(4):528-42.
[8] 金 叶,杨 凯,陈木洲,等.微型近红外仪用于众生丸粉末混合过程的在线监测研究 [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1):29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