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成永續發展目標 碳標籤 推動企業綠色供應鏈
2014-05-15
從京都議定書、哥本哈根、德班,直至前不久的華沙會議,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不斷出現新趨勢。而2013年,中國大陸也經歷了史無前例的環境挑戰——高溫、水旱災、霧霾……籠罩著各省市。為此,五市兩省(上海、北京、天津、重慶、深圳及廣東、湖北)相繼啟動了碳權交易,強制披露碳數據,以配額倒逼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進行節能減排。
推行碳標籤的目的,在於鼓勵企業盡早制定「綠色工廠」規劃,生產出綠色產品提供給綠色消費者;同時規劃綠色生產機制,以符合未來全球綠色供應鏈的新趨勢。這也將是企業在轉型升級的發展中,一條新的永續發展之路。
綠色供應鏈將成全球產業鏈趨勢
隨著國際貿易競爭的日趨激烈,碳關稅形成的新壁壘,已成國際貿易的一項新的競爭門檻;而碳標籤的取得,有利於企業了解自身產品是否符合各國的綠色消費與採購新要求,也可及早應對國際貿易的新競爭壓力,以免造成損失。
目前氣候變化與環境因素越來越受重視,對各城市的要求也越來越明確。其實早在2007年國務院就已公佈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2009年也針對《中國2020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提出更為明確的節能承諾——到2020年達到每單位GDP能耗相對2005年降低40%~45%。更在「十二五」規劃啟動後,將節能環保列為七大新興產業發展,指出了中國大陸未來的經濟發展方向。
2014年元月8日,因應2013年霧霾天氣的污染問題,環保部與全大陸31個省市(區、市)簽署了《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在PM2.5設定目標的地區中,北京、天津、河北確定了下降25%的目標,山西、山東、上海、江蘇、浙江下降20%,廣東、重慶下降15%,內蒙古下降10%。對PM10設定的地區,根據當地環境質量,又將目標劃分為5檔:海南、西藏、雲南等PM10年均濃度遠低於國標的地區,持續改善即可;其他地區根據PM10年均濃度接近或超標程度,分別下降5%(廣西、福建)、10%(遼寧、四川)、12%(甘肅、湖北)、15%(青海、新疆)。顯然,與溫室氣體息息相關的PM2.5,已明顯受到政府的重視。
如何取得碳標籤認証
回歸企業面,碳足跡盤查,是針對企業的產品或服務全生命週期的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即從原料、運輸、生產、銷售、消費者使用到回收的過程,清楚了解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企業可從中知道,整個供應鏈的每個環節能耗實際情況,從而可以精準進行節能減排,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而在完成碳數據盤查後,進一步推進申請取得碳標籤,除了有利企業標示綠色生產的形象外,產品也將吸引更多綠色消費者的青睞。
要取得碳標籤,需先由公司管理層決議確定後,成立一個碳足跡管理小組。與過去做其他認証方式不同,不用勞師動眾,只要派專人做對接,確立產品在時間與空間的系統邊界,明確評價方式,以便於數據的收集,提供給專業的服務團隊。對GHG(溫室氣體)的排放進行計算與清單,以符合協力廠商認証機構的審查與認証,順利取得標籤,通常在一年內完成。
企業取得碳標籤的過程,就是為企業的生產供應鏈做了一次環保體檢,對能源(油、電、氣)、水、原物料、廢棄物等進行全面盤查,為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中取得優勢,更是企業達成永續發展目標,直接而有效的方法。
企業盡早進入綠色供應鏈
或許有很多企業已非常熟悉產品的製造流程,產品做出來幾道工序,用了多少原物料,甚至會產生多少的廢棄物都很清楚,但可能從來沒有那麼仔細去算過每一道工序,到底用了多少的能源。因此,在進行節能減排時,都還在模糊的狀態下,沒有辦法很精準地去將能耗降低,也因此,無法有效降低成本。而碳足跡的盤查,就是將熱源盤點出來,除了用標籤表示出產品耗了多少的能,排多少的碳,更重要的是,為企業達成節能減排的承諾與目標。
未來碳標籤必將形成商場內的新消費潮流,如沃爾瑪早在2008年就進行了全球供應鏈管理,並與供應商協議,必須通過其所在地法規及社會環保標準的認証,減少水和能源的消耗,減少包裝,承諾開發更多可持續產品,逐漸達成綠色供應體系。2012年沃爾瑪的供應商能效提升20%,2013年所銷售產品減少5%的包裝;同時,其自身也不斷進行節能減排,建設節能環保示範店,2013年溫室氣體排放降低20%。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消費者逐漸開始主導綠色消費,消費意識的正在抬頭。而對健康的更高要求,必然促使企業產銷對環境有益的產品。綜上,碳標籤作為唯一有量化數據的標籤,利用在商品上標注碳數據的方式,必然引導購買者或消費者選擇更加低碳排放的商品,這也將倒逼企業及早進入綠色供應鏈,以提供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產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