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紀超銘 一路不懈 領秀「飾」界

2014-05-15陳琳琅

台商 2014年2期
关键词:客戶品質產業

陳琳琅

1994年,37歲的惠州博羅新玉飾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紀超銘,來到惠州市博羅縣羅陽鎮小金村,開辦了小金村的第一個半寶石加工企業——麗雅寶石廠,從事以白石和瑪瑙為主要原料的半寶石加工。

那時的小金村,「是一個原始的村落,路邊基本都是田地。」因為有兩個朋友也在廣東做寶石加工,所以他來到惠州,而選擇小金村的理由,紀超銘也說不清。但他沒有想到,自己的無心之選,竟然衍生出了一個參與企業數千的產業。從紀超銘開辦第一家寶石加工廠開始,20年來,小金村已經成了馳名的寶石加工集中地,全村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從事寶石加工,數量多達5000多家,包括三五個人的小作坊。

時間的腳步總在不經意間走進了歷史,紀超銘在當初那個「原始村落」已經待了近20年。20年的時間對於歷史來講,只是彈指一揮間;對於紀超銘,卻是一路淚水與歡笑,一路艱辛與輝煌。

紮根小金村 帶來大變革

回想當年,紀超銘感慨不已。當時自己沒車,外面也沒有計程車和公車,出行非常不便,於是有什麼車就找什麼車,私人小車最常找。有一次晚上出門去市區,找不到小車,只好找了一輛東風車。那時,道路兩邊都是水田。現在看到的小城鎮景象,當時連個影都沒有。1996年左右,麗雅寶石廠出現一個新情況,一些工人下班後,與本地人合作加工寶石;有的甚至離開公司,租用村民的房子,與當地村民一起合夥開起小的寶石加工作坊。

「大概10多人,但這一批人基本沒有成功。因為那時他們還沒完全掌握技術工藝,特別是加工出來後,不知道到哪裡去找市場。」直到1997年,廣州荔灣廣場建成,到1999年成為專門的珠寶交易市場。從此,小金村的寶石產品有了銷售窗口。「荔灣廣場對小金村的寶石加工行業發展起了決定性作用。」紀超銘說。

近20年來,前後還有200多人從紀超銘的工廠走出去,開設自己的小作坊。這些作坊規模都非常小,大一點的也只請10幾個工人。而這些工廠主,也在潛移默化影響著他們身邊的親戚朋友,也都紛紛開起小作坊。

如今在小金村,已經形成了一個完善的產業鏈,要個螺絲、要塊石料,都可輕鬆買到。寶石加工行業給小金村帶來的變化無疑是顯著的,許多村民們一邊收著廠租一邊做起了小生意,而小金村也越來越有了小城鎮的景象。

然而,寶石加工產業帶旺了小金村,帶富了村民,同時也帶來了污染。政府已經對寶石加工業舉起了整治大旗。作為惠州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也作為小金村寶石加工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紀超銘表示,「如果能把加工作坊集中起來,加以規範,建立一個平台,加入文化創意,建設批零市場,建立公共行銷網路,提高產品檔次和市場影響,這個產業是值得期待的。」

一路不懈 海闊天空

麗雅寶石廠一直秉持著「以客為先,誠懇服務,品質保證,準時交貨」的原則,海外市場做得風生水起,業務達到國際化水準。有了成績,紀超銘又有了新的想法:幾乎百分之百的外銷市場下,是否可以嘗試一下做內銷。在90年代以外銷市場為主的中國大陸,紀超銘又一次當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然而由於政策、經營經驗不足以及文化差異等各方面的因素影響,紀超銘的內銷嘗試失敗了。這個慘痛的失敗讓他的企業「要白白幹一年才把虧損補回來」。

當被問及台商現在都在轉型做內銷,是否還會再次嘗試時,紀超銘平靜淡然地笑了笑,說:「現在做內銷需要重新建立一整套的經營管理系統,要做品牌,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我老了,這個遺憾就交給接班人去彌補了。」2007年,紀超銘成立了新玉飾品有限公司(下稱「新玉」),專門做925純銀飾品的製造加工,2008年金融危機,紀超銘毅然放棄高端寶石,全面縮小規模,轉型做中低端的銀飾,憑著多年積累的客戶資源,以「價低量大質優」的產品轉型,踩著懸崖峭壁,度過了金融危機。

退一步不是懦弱,而是明智;退一步不是屈服,而是力量的積蓄;退一步不是放棄,而是等待恰當的時機。

如今的新玉飾品有限公司,已經進入穩定輝煌的發展階段,旗下目前擁有兩間工廠以及數間分公司位於東南亞以及美國,除了裝飾銀飾的寶石是外購,其他的所有生產環節,全部在工廠內一條龍完成,年出口銷售額達到2000萬美金。在專業的產品設計、研發、生產、製造團隊努力下,新玉每年推出2000種新款,現有的銀飾款式有10000種,一年產量500萬件,產品外銷美國及歐洲、日本等地。新玉以其卓越的品質為鋪墊,敲開了世界多個國家的市場之門,並穩穩占據著銀飾出口市場的行業領先地位。如此優秀的企業,有何獨特的發展之道呢?

品質創新 信譽制勝

「品質是產品生存的根本,產品的品質好壞是客戶對我們企業的第一印象;而客戶只有在產生一個好的第一印象之後,才會對這個企業的產品產生持久的信任和購買欲。」在分析企業成功的因素時,紀超銘首先肯定了「品質」的地位。的確,新玉憑藉成熟的製造工藝和先進的製造設備保證著產品品質的第一關;注重現場管理,時刻保證產品品質的第二關。另外,多位專業的QC人員對產品的品質做著第三關的保證,以不遺餘力的嚴格管理贏得客戶的滿意。「做生意不能牟取暴利,要憑良心做人做事,所以我們產品的價格定位不高,而品質卻是按照出口歐美的標準。」紀超銘說。

同時,在紀超銘看來,「設計」是一個飾品企業的靈魂。從新玉每年出新2000個款式就可以看出,新玉的設計師們時刻在掌握著流行的脈搏。新玉擁有自己的研發設計團隊,設計出的產品包含著獨特的文化內涵和公司的人文主義精神,使其產品擺脫了市場上嚴重的同質化競爭,多年穩定遠銷國外各大百貨公司和批發商,追根究底,是新玉贏得了終端消費者的喜愛和追捧。

在銷售通路方面,新玉在世界各地,主要是美國和歐洲都擁有穩定的百貨公司銷售終端和代理批發商。同時,新玉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通過每年三次的香港國際珠寶展銷會,用最新流行趨勢的獨特眼光去創新產品投放市場,讓產品不斷推陳出新來迎合市場需求,從而吸引各個新代理商的眼球。

擁有品質和創新就能絕對擁有市場?「當然不是,企業的信譽是發展的前提條件。」紀超銘表示,沒有信譽的企業不能稱之為合格的企業,在多年的發展積累中,穩定的客戶資源,靠的就是企業在客戶心目中的良好信譽。

在員工管理方面,紀超銘認為,企業要成功就是要靠「人」,讓銀子「閃光」,首先要讓員工「發光」,讓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充分發揮公司每一位員工的智慧,把個人競爭力變為企業競爭力,通過制度化、程序化、規範化的管理,充分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

隨著金融危機、產業升級等外部形勢對傳統行業的洗牌加劇,靠自身的不懈努力渡過艱辛與困境的新玉飾品,已然成為新一波飾品產業增長浪潮中的領秀,繼續在打造品質、創新和信譽的征途上探索前行。endprint

猜你喜欢

客戶品質產業
“常州三杰”的品质风范与时代启示
周其仁 製造業應更關注潛在客戶和潛在需求
時寒冰 第五次產業大轉移將為中國未來30年帶來巨變
关于如何更好的普及少年儿童刊物问题的研究
春天是我的品质
樊綱 要用創新的精神來看待健康產業
文創與產業孰輕孰重?
澳門文化產業資助:“輸血”VS“造血”
國泰世華:「第一」資源「第一」夥伴
世倉貨架 密集存儲 小空間做出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