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遇见更好的自己
2014-05-15刘柳
2011年法网那场夏夜狂欢似乎还未远去,李娜又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2014年1月25日,李娜捧起澳网冠军奖杯,她灿烂的笑容和幽默的言谈再一次征服世界。
从巴黎到墨尔本,966天的两端,人们看到的是李娜在两个巅峰时刻的风采,但实际上,这两次成功之间绝非坦途,李娜在两年半的时间里经历了太多风风雨雨:曾因战绩不佳倍受质疑,曾因心直口快频陷舆论漩涡,曾因媒体误解险些退役。
身陷低谷与责难中,这位网坛女汉子不断在自我否定和“再相信自己一次”的信念中寻求改变。她在30岁的年纪改变了自己已经定型的技术动作;她从犹如刺猬一样时刻保护自己变得宽容和开放;她抛掉了跟随她多年的不自信,成功战胜了恼人的“失败恐惧症”……经历了五味杂陈的痛苦重生,李娜终于完成了从一流选手到顶级球员的蝶变。这就是李娜,别人总以为她已达巅峰,她却总能更上一层楼。
改变,从三十岁开始
2011年法网夺冠后,李娜还来不及静下心来思考未来,赞助商已蜂拥而至。拍广告、出席商业活动,还有接连不断的巡回赛……李娜账户上的数字在疯长,内心却前所未有地焦虑。有一段时间,她感到很迷茫——下一个目标应该是什么?
法网夺冠后的李娜在赛场上不断遭遇滑铁卢:温网第二轮出局、美网更是遭遇一轮游、接下来的澳网和法网都是第四轮出局、伦敦奥运会首轮出局……站上职业生涯巅峰后,李娜重重地跌入低谷,迷失了自我。有人甚至下了定义:李娜的辉煌只是昙花一现。
2011年中网之前,李娜解雇了教练莫滕森,由老公姜山兼任教练。虽然姜山的包容让全世界感受到了一个男人的爱,但包容并不能让李娜真正地走向巅峰。丈夫、教练、工作人员甚至是保姆,姜山并不能做得面面俱到。所以,这个改变并没让李娜走上正轨,反而让她的工作与生活纠缠不清,夫妻关系也一度紧张。
进入2012年,李娜已年满30岁。一个选择不可避免地摆在她面前:若在此时急流勇退,李娜仍将是中国网球史上的一个传奇,若要坚持,前途未卜。伦敦奥运会铩羽而归,李娜遭受了很多非议,痛定思痛,她决定再相信自己一次。这个倔强的武汉姑娘知道自己必须做一些大的改变,通过改变让自己重新站起来。她意识到,首先要做的改变,就是换教练。
李娜“炒掉”了姜山,请来了阿根廷人卡洛斯。当时卡洛斯已经在中国工作,这让李娜很心动——“走遍世界”是很多人的梦想,对李娜却是“负担”:去到任何一个国家,几乎就是机场、酒店、球场、餐厅四个地方。在国外漂荡了多年,李娜非常希望能多一点时间在国内。当然更重要的,是卡洛斯带了海宁13年,他把当初默默无闻的海宁带到了世界第一的位置,帮助海宁夺得七个大满贯冠军。李娜决心让卡洛斯帮助自己在30岁的年纪改变已经定型的技术动作,寻求新的突破。直觉告诉李娜,这样一个教练,或许可以让她“重生”。
和卡洛斯最初的合作,李娜并不太适应,高强度的训练量,让2012年的冬天很难熬。
刚看到卡洛斯给她制订的冬训计划时,李娜第一感觉是卡洛斯简直是疯了,因为她看到的完全不是练一个30岁女人的计划,而是属于一个16到20岁的青少年的训练计划。跟卡洛斯练了三天后,李娜甚至已经有了退役的想法。她觉得太累太累了,那种辛苦几乎超越了她的承受能力。于是她问卡洛斯:“我想问你个问题,你是不知道我多大年龄是吗?”卡洛斯说:“我知道啊!我觉得你还可以前进!”李娜抓狂了,她给姜山打电话,说:“不行,你必须来。现在我知道海宁为什么要退役了。”
李娜当然没有退役。但那段时间,每天训练后浑身的酸疼和疲惫,让她觉得每一次走进训练场,都需要积攒很大的勇气。虽然只有两个半星期,但李娜体会到了“度日如年”的感觉。那段时间看过李娜训练的人,一致的反应是惊愕。只有卡洛斯看着挥汗如雨的李娜会不由自主地微笑着点头,他相信这个在训练中如同一个“勤奋而努力的工人”一样的球员会有新的大作为。
挺过了最初难熬的阶段,李娜给自己确定了目标:2013年打进世界前三,或者再拿一个大满贯。在30岁的年纪,李娜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再打几年球,她不希望以后会后悔。所以她选择相信自己,去试试看自己最好可以达到什么样的境界。
冬训的第一个成果很快在新赛季第一个大满贯赛事上呈现了。2013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自信从容的李娜再次闯入了决赛。决赛的过程让人揪心,结果让人惋惜,李娜两次重重的摔倒,两次重新站起,虽然没有再夺大满贯冠军,但她赢得了人们深深的敬意。她知道自己已不再年轻,但她还是在赛后自信地说:“期待下一年”。
打开心结,与自己和解
而在找回这种自信之前,不仅在球场上屡屡受挫,球场外,李娜同样是风波不断。正像她自己所说的:“人们看到的永远是我们最光鲜的一面,是我们在熬过了漫长的冬季之后,被光环笼罩的那个时刻。”
在与卡洛斯合作后的一段时间里,每一次输球后,李娜都很害怕面对他。在李娜心目中,卡洛斯是一个非常好的兄长,但她常常觉得有一种时刻,自己非常害怕跟他面对面。因为他犀利的眼睛总会挖掘出她内心不愿示人的东西。比如她的不自信。
卡洛斯很直接地告诉李娜,她想再达到任何成就之前,必须重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必须面对她一直回避的“弱项”。
关于李娜的心理问题,之前媒体就有过不少议论,很多时候李娜会选择反驳。但这一次,倔强的李娜终于向卡洛斯敞开心扉——从李娜12岁到她21岁第一次退役,她师从余丽桥教练。余教练以严格著称,李娜坦言,九年里她没有听到来自教练的一句表扬,对于一个渴望被认可被鼓励的孩子来讲,这样长时间的心理负担的累积,让她认为自己本来就不是很优秀。李娜承认,就算到现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这种潜意识还是会跑出来。
将自己压在心底多年的话倾诉出来,李娜觉得好受多了。在卡洛斯的建议下,李娜专程回到家乡武汉,去找余丽桥教练谈话,她决定用这种方式打开自己多年的心结。回去的路上,她想,自己要做的是一件多么匪夷所思的事啊——三十岁的李娜去找余教练,告诉她当年她给十几岁的李娜带来了怎样的心理阴影!她也在想,教练会不会发脾气把她骂一顿……可是当她与昔日的教练坐在一起聊了20分钟后,她发现神奇的事情出现了——她们之间是可以心平气和交流的,她的内心在渐渐接受这个她多年来不愿面对的人。
影响李娜性格的,还有父亲的过早离世。当时李娜只有14岁,教练因为害怕影响李娜的比赛状态,迟迟没有告诉她父亲过世的消息。没有见到父亲最后一面,成了埋在李娜心里最深的伤痕。而父亲的离开,也让当时尚未成年的李娜突然觉得自己的整个世界瞬间变了样子,她需要承担起这个家庭的责任,去保护母亲。正因为如此,李娜从来不愿意在人们面前去表现出自己软弱的一面,人们看到的李娜,总是强势的,带着锋芒的。跟别人交流时,她第一反应会给自己撑起一把“保护伞”。而她的自我保护给她带来了不少麻烦。
2012年在巴黎银行公开赛上,李娜被问到“为什么比别的中国运动员更能畅所欲言”,她的回答是:“对我来说,我只是一个网球选手,我打球不是为了国家,而只是为了尽力去做好自己的这份工作。”此言一出,立刻引起轩然大波,这番话语很快被解读成“她不爱国”。2013年的罗兰加洛斯,李娜在法网第二轮输给了美国人马泰克,止步32强。这是她参加法网以来最差战绩。赛后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这次遭遇这么早的失利,你想对全国的观众球迷说一点什么?郁闷的李娜爆发了:“我需要对他们说什么吗?我觉得很奇怪,只是输了一场比赛而已,我需要怎么样?三叩九拜跟他们道歉?”这次对话很快被媒体定义为对球迷和记者的不尊重,同时也把李娜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些风波当中,李娜坚硬、倔强、不善隐藏自己棱角的个性和特点显露无遗。熟悉李娜的人这样解读她:在李娜原来的概念里,她只要打好球,做好她的工作就可以了,她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有能力去揽很多社会责任的人。她的叛逆与她的善良和单纯一样,也是她让人喜欢的一部分。而且,如果李娜是面面俱到的人,她也许不会有这样的成就。
经历了非议之后的李娜也在成长和改变,她渐渐意识到很多东西是网球赋予她的责任,她要接受而不是回避。如今,虽然她个性依旧,却直率中多了一点幽默,真实中添了一份感恩,虽然她还是那个直率的不爱背台词的李娜,但她会由衷地说出“我爱我的祖国”。
也许以前的李娜并不太符合大众对于一个公众人物的“要求”——她多少有些抗拒媒体,不太喜欢跟陌生人沟通,但人们看到的是,她因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责任而去改变自己。她与某些外部的关系从对立变成了融洽,她并不排斥外界的刺激,同时也不丢弃自己的个性。这是从法网冠军到澳网冠军这两年半的时间里,李娜塑造的一种境界。正如一位专家所言:和解才是李娜最大的胜利。与体制、与媒体、与观众和解,李娜最终完成了与自己的和解。
战胜自己,战胜“失败恐惧症”
与自己的和解,让李娜迈出一大步。而让她完成蜕变的,是她终于战胜了自己对失败的恐惧。
2013年在法网创下了自己有史以来法网最差战绩之后,李娜的心理有一次不小的波动。那一次,不仅外界对她的期望值比较高,她自己对于这片她创下了无限荣耀的红土场也充满了期待。然而,比赛中,她觉得对手就像一堵墙一样,无论怎么打,对手都会打回来。她找不到任何解决办法,也不相信自己可以去逆转,战胜对方。确切地说,那时她战胜不了自己。
法网落败之后,她对卡洛斯说,接下来的温网她不想打了。她想起之前的魔鬼冬训,想起澳网的拼尽全力,她在想自己付出那么多辛苦,可是结果却是这样,为什么还要坚持。当卡洛斯再次问她:“你现在真实的想法是什么,你要不要打温网?”李娜回答:“我不要。我没有信心打。我不要打。”李娜又一次想到了退役——运动员状态有起伏,但她不好的状态已经持续三个月了,感觉面前是一片混沌,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走出来。
在李娜夺得法网冠军两年后,她坚定的信念在又一次法网之旅后动摇了。情绪低落的她徘徊在自我放弃的边缘。告别时,卡洛斯说:希望你自己想清楚,你之后的路应该怎么走。
从法网结束到温网开赛,大约20天的时间,这是留给李娜找回自我仅有的时间。最终,温网开赛前,李娜发邮件给卡洛斯:“我愿意再相信自己一次,也希望你不要放弃我。”卡洛斯则回复她:“你有病吧!我什么时候说要放弃你了?!”
走上温网赛场的时候,在李娜心里,是把它当成自己的最后一次比赛的。她发自内心地想看看自己在面临职业生涯最后的比赛时,是什么样的感受。
温网第三轮,李娜对阵扎克帕诺娃。那是一场极其艰难的比赛。决胜盘打到最胶着的时候,李娜的眼前闪现出一个画面——她看到了自己的背影,看到自己背着一个大包去机场,然后坐飞机离开——那一瞬间,她觉得心里咯噔一下,特别特别的难受。她对自己说:不行,不能这样!
然后,她就拼命地去争每一个球。最终她赢了。虽然那一场比赛她发挥得并不好,但因为是很努力地去拼搏每一分而赢得的比赛,反而让她觉得珍贵。
赢下这场逆风的比赛后,李娜觉得自己跟原来不一样了。她找回了对胜利的渴望。回到休息室,她坐在那儿,对自己说:哦,原来我也可以做到。那一刻,她想起法网落败后卡洛斯告诉她的话:你一系列的输球,都是在场上发挥不好的同时,没有相信自己到最后。这一刻,她懂得了这句话。
温网四分之一决赛,李娜在决胜盘顽强地挽救了七个赛点后,没能扭转困局,以1比2不敌温网上届冠军A拉德万斯卡,无缘四强。虽然没能在温网走得更远,但在那场近三个小时的鏖战中,李娜几次身处绝境,又几次力挽狂澜。她看到卡洛斯在看台上向她竖起大拇指。这是教练很少会给出的手势,尤其是在输掉的比赛中。虽然比赛输了,但李娜第一次觉得自己尽力了,她为自己感到骄傲。
球迷曾打趣说,看李娜的比赛需要配一名武汉话翻译,因为李娜常常会用武汉话对着看台上的丈夫喊叫些什么。而相比过去,如今的李娜出奇的冷静,过去在打逆风球时常见的咆哮也变得难得一见。除了越来越多的出现在顶级赛事的决赛,世界排名不断攀升,李娜还在赛场上呈现了一个重要的改变——拥有了那种属于老将的沉着和稳定。她不再恐惧失败,而是选择始终相信自己。
2014年年初,李娜4年内第3次站上澳网女单决赛赛场,没有再让冠军从手中溜走,她创下了澳网女单最年长冠军的纪录,用事实证明,年纪并没有成为她的负担。
从法网的冠军领奖台走到澳网的冠军领奖台,李娜的身体更强壮了,心理也更加强大,她还拥有了更多经验,这些加起来,足以让很多年轻球员望尘莫久。与其说李娜战胜了一个个对手,不如说她战胜了自己——她让自己变成了更好的李娜。
1月27日,是李娜和姜山结婚八周年的纪念日。澳网冠军是她送给姜山最好的礼物。她说,她现在很享受每一天,她希望退役以后当家庭妇女,因为这几年姜山为了她什么都不要了,一直陪伴着她。她想退役以后可以回报他,他去哪她就跟着他去哪。那是很美好的画面。相信不管什么时候李娜退役去当她的家庭妇女,她在网球赛场上都已没有遗憾。
编辑/刘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