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acebook再祭大手笔收购可穿戴设备成市场新宠

2014-05-15综合报道

IT时代周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扎克伯格虚拟现实

(综合报道)

责编:徐钢E-mail:xugang@ittime.com.cn美编:玲玲校对:媚子

▶近期的两笔巨额收购,再度显现出Facebook迅速扩张的野心,这家以网络社交起家的公司正日益变得多元化,并试图追赶谷歌的步伐,成为互联网世界的另一个入口

在今年2月以190亿美元收购移动消息应用WhatsApp所引发的业界争论还未平息,3月25日,Facebook再次祭出大手笔,斥资20亿美元将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公司Oculus收入旗下。据外媒报道,该协议包含了4亿美元现金和价值16亿美元的Facebook普通股。此外,如果Oculus团队能够完成既定目标,还将获得Facebook额外提供的3亿美元“Earn-out”奖励。

在这笔交易确定之后,Facebook公司CEO马克·扎克伯格在其Facebook个人页面发表声明称:“我们的使命是让世界更开放与连接……Oculus公司的使命是让您体验不可能。他们的技术开辟了各种体验的全新可能性。”

作为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领域最领先的公司之一,成立仅两年的Oculus因为开发出全新的虚拟现实头盔Oculus Rift而迅速成为业界新宠。据称,这种虚拟现实头盔能够带来宏大的虚拟视觉效果,让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大改变了传统的游戏方式,因而深受游戏玩家们的追捧。还难能可贵的是,尽管这种虚拟产品还未正式推出,却已获得7.5万套约2600万美元的预定。

让一些业内人士感到惊叹的是,Oculus的产品仅仅是为了游戏而设计,而拉契创办这家公司的初衷也是为游戏玩家服务,其专注的领域与Facebook的核心社交业务几乎没什么交集。虽然Facebook为收购WhatsApp付出的190亿美元令人咋舌,但毕竟后者是一款社交产品,并能帮助Facebook弥补在移动端的短板。

不过,扎克伯格认为Oculus的虚拟现实技术并不只局限于游戏,而将给整个互联网世界带来全新的体验。国内创客团队Robopeak创始人陈士凯在测评过Oculus Rift之后也表示,这款产品“将大有用武之地……是个非常不错的应用”。而扎克伯格也相信,鉴于这些广泛的潜在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有机会成为下一代社交和通信平台。

其实,可穿戴智能设备在去年就已成为IT巨头们关注的重点。不久前,谷歌推出可穿戴设备的操作系统平台Android Wear,并获得了三星、LG、华硕、高通等众多硬件与芯片厂商的支持,而谷歌眼镜也于4月15日在美国公开限时销售——为了让这款产品更加时尚,谷歌和知名太阳镜品牌雷朋的母公司Luxottica Group达成了合作。索尼同样在开发自己的虚拟现实设备Project Morpheus,并在旧金山GDC大会上正式公布了这一产品,传统芯片巨头英特尔也于近日收购了可穿戴健康跟踪设备制造商Basis Science。市场调查公司IDC则认为,虽然仍处于早期适应阶段,但可穿戴设备将很可能迅速成为主流。

多元化的Facebook

尽管已经建立了一个拥有10亿用户的庞大社交帝国,Facebook没有停止扩张的步伐,这也让人们愈发认识到,Facebook早已褪去初创公司的幼稚,成为有心与谷歌一较高下的对手。已过而立之年的马克·扎克伯格,则正在对公司的未来进行更长远的规划。

短短一个月内先后斥巨资收购WhatsApp和Oculus,Facebook赚尽了眼球。如果说收购WhatsApp还存在进一步拓展移动社交领域,消除潜在威胁的客观考虑,那么,对Oculus的收购则纯粹是一个大胆尝试。在2012年4月,Facebook还曾以10亿美元收购了成立仅两年的照片分享服务公司Instagram。

种种迹象都表明,Facebook正日益变得多元化,但社交网络仍然是它的核心,除此之外,它也在努力将自己的影响力延伸到更多的领域。在这方面,谷歌是个很好的例子,这家以搜索引擎起家的互联网巨头,如今不但依旧保持着搜索领域的绝对优势,还同时成为了移动操作系统市场的老大,在可穿戴智能设备、移动应用上也处于领先地位。截至去年10月,谷歌的社交应用Google+的全球用户数达5.4亿,超过了Twitter,甚至威胁到Facebook的核心业务。而谷歌所以强大,就在于它能用一个账号打通各种服务,并通过不断增加新的服务来培养用户黏性。

随着青少年用户开始转向类似阅后即焚Snapchat和轻博客Tumblr等热门应用,Facebook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在鲜有创新的情形下,永远在社交领域保持强势增长,只有像谷歌那样变得多元化,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保住自己的地位。

而当可穿戴设备逐渐成为时代新宠,在进行多元化探索的Facebook不愿错过这个机遇。虽然,目前Oculus未给Facebook带来任何收益,甚至双方的合作前景都难以预计,但在扎克伯格看来,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潜力还是值得投资的,而这位年轻的CEO也于近期提出了一个新的目标,要将Facebook打造为连接全世界互联网的入口,在这样一个长远的计划下,任何有助于实现理想的新技术都可能被其收入囊中。

可穿戴设备潮

收购Oculus使Facebook首次涉足硬件领域,但这家社交网络巨头并没有任何硬件基因,有分析人士认为,Facebook之所以如此,除了其追求多元化的内在需求外,可穿戴设备热潮的到来也是一个不容忽略的外部因素。

根据IDC近期发布的调查报告,到今年底,全世界范围内将运送超过1900万个可穿戴设备,这个数字是去年的3倍;而从现在开始,全球可穿戴设备的装运量将出现78.4%的复合年增长率,到2018年,这一数字将达1.119亿。这也意味着,可穿戴设备将成为PC和移动智能设备之后又一个流行的科技产品。

诱人的前景令科技公司对可穿戴产品趋之若鹜。三星首先在去年发布了首款智能手表Galaxy Gear,希望以此吸引消费者,以抵消未来智能手机增长放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然而,三星Gear的外观不够讨巧,且只能作为智能手机的配件使用,因而未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索尼和高通的智能手表同样由于功能简单而缺乏兴奋点。相比之下,人们对谷歌眼镜和苹果智能手表iWatch的期待更高,但前者即将开售产品的价格高达1500美元,让人望而却步。而后一款产品至今犹抱琵琶半遮面,上市之期未见定论。

但不论如何,度过了2013年的起步阶段,可穿戴设备在产品的终端形态、穿戴方式以及应用效能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2014年将很有可能迎来爆发。在今年的CES上,三星、索尼、LG、英特尔等众多厂商都将可穿戴产品视为全年布局的重中之重。而谷歌针对可穿戴设备的Android Wear系统的推出,进一步吸引Android阵营的合作伙伴投身于这一领域。

美国《财富》杂志分析认为,相比于现在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可穿戴设备覆盖的范围更广,厂商可以更细化地对自己的产品定位:可以生产眼镜、手表、项链等不同形态的设备,也可以选择医疗、运动、通讯等不同的服务侧重点,不会像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那样面临严重的同质化问题。同时,企业还可以将自身的优势资源以合适的方式移植到可穿戴设备上,对互联网公司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

有观点指出,Facebook在收购Oculus时便有这方面的考虑:如果虚拟现实技术发展成熟,朋友之间哪怕相隔千里,只要戴上头盔就能在虚拟世界中面对面地交流,这无疑会把社交功能推向新高度。而微软也刚刚低调地以1.5亿美元购买Osterhout设计集团虚拟技术相关知识产权,表明了软件巨头也不想在可穿戴热潮中落伍。

不过,IDC还表示,可穿戴设备想要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必须拿出足以打动人心的体验,同时还需提供足够的第三方应用程序选择。

猜你喜欢

扎克伯格虚拟现实
我的爸爸叫焦尼
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学校园中的应用
No.5扎克伯格又抛股票
冬天的画稿
“我”来了
扎克伯格赴欧洲议会道歉
小刺猬的水果梦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