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曾:中法文化交流的先驱
2014-05-15常华
常华
说起中法大学,就必须提及到李石曾先生。李石曾,名煜瀛,1902年赴法留学,堪称中国留法第一人。他虽出身名门,但立志做事不做官,1905年他在巴黎发起“进德会”,提倡不为官、不置私产,开一时风气之先,且终生恪守不移。1906年,李石曾、张静江、吴稚晖等人又在巴黎组织成立了世纪社,其宗旨是出版、研究、教育、社会,发展中国教育事业,为“输世界文明于国内”。1920年,李石曾与蔡元培首先在北京西山创办中法大学,第二年海外的中法大学在法国里昂成立,成为中法大学海外部的总机关,3年后,又建成中法大学附属温泉中学和小学,组成了一套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体系。
积极倡导勤工俭学
上世纪初,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成批赴法勤工俭学,并于1919年形成全国热潮。留法勤工俭学活动的发起者们希望把西方文明,特别是欧洲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输入中国。他们想让中国青年通过勤工俭学,掌握知识和技术,实现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理想。其倡导者和力行者,便是中法大学及其附属中学(如今北京市第四十七中学)的创办人李石曾。
1902年,李石曾以随员身份,随同清驻法钦差大臣孙宝琦赴法。到法国后,他起初想学军事,实现强国理想,但因身体条件差,便改入蒙达尼农业实用学校学习,特别注重研究大豆。1909年,李石曾在巴黎西郊创办“巴黎中国豆腐工厂”,并在工厂内开设夜校。工人白天做工,夜间学习中文、法文和科学知识。他还亲自为学校编写教材,并到课堂为工人讲课。
为鼓励更多青年学生以低廉的费用和苦学的精神赴法深造,以达普及教育、改良社会、振兴实业目的,李百曾与吴稚晖、蔡元培、汪精卫等人于1912年在北京发起组织了“留法俭学会”,口号是“尚俭乐学”。
1915年6月,李石曾与蔡元培等人在巴黎发起成立“勤工俭学会”,开设留法高等工艺预备班,简称“留法班”,帮助青年树立“勤于做工、俭以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的志向。这便是“勤工俭学”的由来。
正是这种中法文化的民间交流,造就了很多中国当代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周恩来、邓小平、刘少奇、李维汉、李富春、许德珩、李立三、陈毅、聂荣臻、王若飞、蔡畅、向警予、马志远、袁子贞……这些中共历史上德高望重的领导人,都曾参加过留法勤工俭学活动。
中法大学命运曲折
1920年,位于西山碧云寺的法文预备学校扩充为文理两科,成立中法大学。后几经扩充,发展成闻名一时的综合性大学。中法大学的机构有相当一部分设在北京西山的温泉村一带。
中法大学成立后依据中国学制,学习期为四年,学生在北京学习两年后,如成绩合格,则可以被选送到法国,继续学习后两年的课程,而不用再参加留学考试。同时也采取法国所长,参照法国大学区的概念设置,例如法国大学包含大、中、小各校,具有相互衔接的效果。北京中法大学的大、中、小学各校并立,远及数十里。
解放后,由于中法大学的海外关系,国家将中法大学拆分成三个部分,一部分理工科并入北京理工大学,另一部分理工科并入天津南开大学。而文科部分,则全部并入北京大学。当时的北大校长汤用彤独具慧眼,认识到中法大学的重要性,一再向教育部写信,要求尽快接收,以免造成书籍档案的损失。当时的教育部也积极回应,最终中法大学文学院的14名教师以及155名学生全部转入了北京大学。
历史证明,这批从中法大学并入北大的教师和学生,成为了新中国法语和法国文化传授的中坚力量。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法大学虽然只办了短短二十余年,可这支学派却为中法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播下了种子,遇到文化的春天,就会蓬勃发展。
人才辈出的47中学
1923年李石曾先生选中京西鹫峰之麓的北安河皇姑园,经多方筹资,购置民房70间,将中法大学附属温泉中学迁至此处,正式定名中法大学附中。并将皇姑园改名环谷园,寓意废皇权之威,还自然之美。倡导学生遵循自然,崇尚科学。解放后,中法大学附中改为重工业部子弟学校,1953年划归北京市教育局,正式定名为北京市第47中学。
90余年过去,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如著名作家杨沫,中科院院士闫逊初、王圩等都是毕业于47中。说起学校毕业生取得的这些成就,校友们都认为是在北京47中打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因为这所学校有优美的学习环境,艰苦朴素的作风,吃苦耐劳、拼搏奋斗的精神,同时云集一批优秀教师。教学认真负责,每年中考、高考成绩突出。师生关系亲密:老师爱护每一位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学科小组、文艺社团、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对培养学生兴趣和技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为参加这些活动,不少同学甚至放弃暑假休息,既增长才干,又增加了爱校的感情。
走进现在的北京47中学,塑胶跑道、电子屏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而从校园内的李石曾雕像、颇有古韵的六角凉亭以及刻有“中法大学附属温泉中学”字样的旧时牌匾中依稀可以看到昔日的景致。
去年,在47中学建校90周年时,校方修建了长约200米的史墙。他们把先驱们的建校宗旨“民主、科学的精神,教学与育人并重,艰苦创业,勤工俭学”,继续发扬光大,与时俱进地浓缩成“勤诚平恒”四个字,即勤以治学、诚以待人、平以静心、恒以励志。
(作者系北京市史地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