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不可挡的冰桶游戏

2014-05-14陈海贤

中国新闻周刊 2014年32期
关键词:齐达内冰桶慈善

陈海贤

现在,就算你住在外星球,恐怕也已经听说过“ALS冰桶挑战赛”了。梅西、科比、C罗、詹皇、比尔·盖茨、扎克伯格、库克、贾斯丁、泰勒……几乎所有我们能想起名字的体育、政商、演艺界名流,都忽然放下自己严肃正经的身段,疯了似地变着花样往自己身上浇冰水,并把自己淋成“落汤鸡”的窘迫样录成视频放到网上供人娱乐。

这项活动以极快的速度从欧美扩展到中国,并从名人圈扩展到普通人。截至8月23日,微博平台已经有超过5600万的评论或转发。昨天还在点着视频看别人淋冰水傻乐的普通你我,今天忽然变成了需要仔细斟酌迎战还是捐款的被点名者。而那些还没被点名的人,看着身边的人都渐渐湿了身,也不禁开始焦虑地怀疑自己是否名气不大、交往不广或是交情不深了。

它跟以往的社会运动都有些不同。首先它是慈善。这场运动无疑唤起了更多的人对鲜为人知的ALS疾病的关注。虽然很多媒体担心人们只顾关心冰桶挑战,忘了关心“渐冻人”,但看起来他们多虑了。无论是腾讯、新浪还是支付宝,都开通了针对此项活动的慈善捐款平台。无论是国外的ALS慈善组织,还是国内相似的“瓷娃娃”组织,接受的捐款都以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数量增加。其次它是“秀场”。在这个秀场中,有秀肌肉的、也有秀情怀的,有正经如郭台铭,湿身前先要开新闻发布会发表演讲的,也有逗萌如奥尼尔,拿个小杯子往自己大脑袋上浇几滴水,就哆嗦着假装自己被冻得不轻的。当然还有我们慈善行为表演艺术家陈光标老师。他愣是把自己浸到冰桶里泡了半小时,冻得脸色发青不说,还特地表演了保留节目胸口碎大冰。第三它是社交。冰桶挑战中,选择挑战者很像酒桌上你一饮而尽后跟人说“我干了,哥们你看着办”,点名的和被点的人用这样的方式强化联系。冰桶挑战甚至还修复了人际关系。内马尔在完成自己的挑战后,点名本届世界杯上把他撞成重伤的“罪魁祸首”祖尼加应战,而2006年世界杯决赛故意出言挑衅被齐达内一头撞翻的马特拉齐,也特地穿上齐达内的球衣,点名齐达内应战。这可真是“冰释前嫌”了。最后,当然它还是娱乐。这场运动成了夏日最好的降温作料,它让很多人愿意守着屏幕看名人或朋友狼狈湿身而哈哈大笑。

那冰桶挑战到底是什么?如果让我来说,冰桶挑战的本质是一个游戏。它必然会成为游戏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已故哲学家伯纳德·苏茨给游戏下了一个定义:“玩游戏,就是自愿尝试克服种种不必要的障碍。”冰桶挑战显然符合这个定义。它拥有游戏的所有元素:明确的目标、清晰的规则、自愿参与、互动和反馈。它就是网络时代,人们发起的一个范围巨大的、依靠网络传播的真人挑战类游戏。包括比尔·盖茨在内的所有冰桶游戏参与者,都是这个游戏的高端玩家。

我们这个时代有很多关于游戏的争论。反对游戏的人认为,游戏是游戏,工作是工作。人们不能玩物丧志,把游戏当作逃离现实的借口。甚至有人危言耸听地说,我们正在发生着从真实世界向虚拟世界的人口迁移。而支持游戏的人认为,我们可以利用游戏的设计规则来改造真实的世界,让参与其中的人更幸福。在《游戏改变世界》一书中,游戏专家简·麦戈尼格尔甚至宣称,人们将以游戏的方式来设计工作和社会活动,参与社会现实。如果人们真的能够以“玩”的心态和方式把事情做了,社会会变得多美好。

如今,它真的發生了。冰桶挑战就是这样一个全新的游戏品种。它模糊了游戏和现实的界限,让人们用游戏的方式来实现现实的目标。它用简单的挑战任务勾起人们的征服欲,让人跃跃欲试;它构造了名人和普通人都能参与的乌托邦,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最重要的是,它让参与的人乐在其中,而不觉得负担。而网络的发展,又为游戏的传播和人们的参与提供了基础设施。

这就是游戏的力量,举重若轻,但事半功倍。我想,即使是ALS病人,也会感觉到这个游戏的善意。

2011年,湖南卫视曾做过一个《帮助微力量》的慈善节目。节目每期找几个身世凄惨的孩子,以纪录片的方式讲述他们的“悲惨故事”,然后现场募捐。但很快这个节目做不下去了。原因是,虽然这些故事能够激发观众的同情,但是人们对消极情绪会有一种本能的回避。冰桶挑战游戏制造了一个慈善的新范本。承认人们天生就喜欢积极快乐的东西,这没什么不好。

这个夏天,这个冒着丝丝寒意的“冷”游戏,正在热烈传播,改变我们的世界。为了参与这个伟大的游戏,我早已买好王思聪同款水桶,洗干净等你艾特了。来吧,只是,别让我等到冬天。

猜你喜欢

齐达内冰桶慈善
教练齐达内
西媒:“菜鸟”齐达内撑不起皇马
“冰”公关“热”传播
Top 10 Chinese Buzzwords of 2014
慈善晚会4
慈善晚会3
慈善晚会2
慈善晚会1
齐达内将圆教练梦
齐达内获封“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