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失“魂”之师

2014-05-14苏琦

中国新闻周刊 2014年32期
关键词:戈尔巴乔夫苏军定价

苏琦

庞大的苏联军队的瓦解似乎一直比苏联帝国本身的崩溃还要令人感到吃惊,因为不少人,尤其是苏共和苏军里的保守派,曾指望苏联军队扮演“拯救者”的角色,来挽救“党和国家的覆亡”。

大厦的动摇永远是从最不起眼的基础发生的。对于苏军而言,有关其建军的意识形态的瓦解,令其在面对越来越猛烈的变革之风时,成了断线的风筝。

以阶级斗争、尤其是国际范围阶级斗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是苏军的建军之基。这也是苏联军事政策的官方基础,苏军的规模和计划也是以此来确定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岁月里,尤其是勃列日涅夫上台以后,苏联的军事计划一直基于如下设想:世界大战有可能爆发;而一旦爆发,苏联及其盟国——尤其是华沙条约组织盟国——将面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巨大的敌对联盟。此计划的另一个出发点是,坚决在冲突一开始就打进攻战。

根据意识形态规划出来的這些任务都很艰巨,比“力量均势”的传统战略的要求艰巨得多,也比基于对苏联国土的实际军事威胁的现实主义估计所提出的任务要艰巨好多倍。它要求建立一支极其庞大的现代化军队,而越来越庞大的军队又反过来压得党和国家几乎喘不过气来。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对停滞的经济和压力越来越大的军备竞赛,一方面在外交和军事政策上推行“新思维”,另一方面在国内政策上推进“公开性”和“改革”。戈尔巴乔夫为了给推进改革寻找理论依据,对苏共的意识形态进行了修正,这动摇了苏联对俄罗斯以外的其他共和国及其人民进行统治的合法性。在1985至1992年的短短几年中,苏联军事政策出现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同以往的理论观点是根本相悖的,这种政策与意识形态的冲突在苏军高层领导人中引起的心理失衡是难以估量的。

因为一旦抛弃了国际阶级斗争,使人烦恼的问题便随之而来。苏军为什么要控制阿富汗?苏军为什么要控制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戈尔巴乔夫曾坚定地表示,他不会为了维护苏联帝国的完整而运用诉诸武力的传统手段。在阿富汗和东欧,他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在当地共产党的政权遭到普遍反对时,他不主张派苏联军队进行干预。

然而,在苏联内部他无法兑现自己的诺言——“公开性”导致政治离心势力,需要不时地求助武力去进行控制。这种政策中的矛盾很难长期维持下去。对这些问题没有合理的解释,人们很快就开始责问苏联对波罗的海共和国、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中亚地区甚至乌克兰进行统治的合法性。

戈尔巴乔夫陷入了进退失据的窘境。他在镇压民族分裂势力军事行动失败或者过于残忍引起强烈反应后,将责任推给地方党的官员和军队指挥官的作法被视为一种“背叛”。这些情况对军队的冲击是相当明显的,特别是他严重挫伤了苏军最精锐部队——空降兵部队军官的士气,而此前在对付民族分裂势力的斗争中,“空降部队+军事运输航空兵=苏联政权”一直是标准操作模式。

军队与民族问题从根本上讲是息息相关的,这不仅因为军队是由多民族成员组成的,而且更重要的是民族问题影响苏联帝国的稳定。军队若失去镇压民族分裂主义势力的意愿和能力,苏联帝国能否存在就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多米诺骨牌就此倒下。随着苏联的解体,苏联军队也崩溃了,只有以俄罗斯族人为核心的部队在一个元气大伤和衰败不堪的国家中,作为俄联邦的军队保留下来了。

《苏联军队的瓦解》

作者:美]威廉·奥多姆

出版:社科文献出版社

定价:89元

《昨日之前的世界:我们能从传统社会学到什么?》

作者:[美]贾雷德·戴蒙德

出版:中信出版社

定价:69元

在新几内亚部落生活了近50年的戴蒙德通过对部落社会生存环境、生活习俗、行事方式的观察、记录来剖析人类社会的演进。

《甲午:120年前的西方媒体观察》

编者:万国报馆

出版:三联书店

定价:68元

本书收集了1850-1895年,英国、法国、美国、俄罗斯、日本等报刊对甲午战争的报道和述评,丰富了我们对于历史的思考角度。

《日本军情》

作者:石宏

出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定价:78元

作者以详实、全面的资料介绍日本陆、海、空自卫队的战略思想演变、编制体制、武器装备技术性能、军事基地等情况。

《到香港读大学:香港八大院校介绍》

作者:历山 奕奕

出版:世界知识出版社

定价:36元

到香港读大学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此书对香港八大院校做了一个全方位的介绍。

《穿灰色法兰绒套装的男人》

作者:[美]斯隆·威尔逊

出版:上海译文

定价:42元

旁人看来,拉斯夫妇的生活美满,可麻烦事变换着面貌不时探头,搅扰得小家庭不得安宁,男主人公由此反省生命的真正意义。

猜你喜欢

戈尔巴乔夫苏军定价
扫地
欢迎选购
欢迎选购
最新出版图书
胜利日阅兵(历史老照片)
戈尔巴乔夫自称新书是“大杂烩”
戈尔巴乔夫退休后的“生计问题”
漫画轻兵器之十三
为赖莎而唱
乌兹别克拆苏军纪念碑引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