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读往来
2014-05-14
45/2014 总第687期
@树山影:随着中国的发展,影响力越发加强。中国开始更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互动,形成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
@倔強的Hong:“中国提议”的不断出现,说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主动性在增强。
@马小欢07:2014年,习大大出访了7次,到访18个国家,平均每45天就有一次出访,足迹遍及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
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微博
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国新闻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读者来信
本来是观众期待的贺岁档中第一部影片,但《太平轮(上)》的故事线索太松散,剧情没新意。有人说,应该先上映沉船那段高潮戏份,再把现在这部(上)当作《前传》推出来,现在这局面,《太平轮(下)》还有多少人期待呢? (章俊)
记者手记
俞敏洪如何杀海星
本刊记者/周政华
今年采访了两次俞敏洪。年初时,他一言一行中带着紧迫感,给人的感觉是,新东方如果拿不下在线教育可能就要完蛋了。到了年底,俞的思路已经大不同,他开始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新东方之外,四处搜寻那些具有颠覆新东方基因的创业公司,然后或收购或控股。
在传统行业,这种做法或许奏效,但是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可能会失灵。新东方潜在竞争对手们,就像是一只只海星,每一个被砍掉的触角都有可能生长出另一只海星,也就是说,简单地通过并购小型创新公司,并不能确保大企业自身的安全无虞。
这种无法一刀毙命的组织架构,正是美国互联网思想者凯文·凯利提出的“去中心化”组织,堪称对传统商业组织方式的一次彻底反叛:它既没有传统公司的指挥大脑,当然也消除了繁复累赘的委托代理层级,它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作用,消弭组织对个人的束缚。
互联网在全球兴起的过去二十年里,也有意无意地在打破一个科层制的社会,使得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日趋去中心化。在欧洲,巴黎和外省的关系,因为互联网的出现,如今更多的只是一种心理距离。在中国,从十多年前新闻门户网站的诞生到如今微信微博的风行,改变的是信息的流动方式和速度。
典型的去中心方式,则是滴滴、快的等一批打车APP的出现,车还是那么多车,但是通过技术手段,每一个司机都成为这个城市交通运输的智能节点,他们从此告别了漫无目地扫街拉客;同理,乘客也从被动等待转向主动搜寻,每一个供给节点和需求节点都抛弃了传统的呼叫中心,双方直接智能对接。
这种看似没有中枢的组织,恰恰能提供一种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从我们熟悉的字幕组网站到美国大名鼎鼎的《赫芬顿邮报》,都采取这种去中心化的商业架构。但是,这种组织也存在弱点,很难赚大钱。翻看千年商业史,集权商业组织往往比分权组织更容易赢利,屡被投资人不看好前景的中石油、中移动仍然是中国最赚钱的公司,而阿里巴巴、腾讯,更多的是在享受着资本市场给予的估值数字。
传统的大公司如何能够打败去中心化的小公司呢?最省事的方法就是迫使这些去中心的公司蜕变为传统公司化的公司,然后大公司们就可以驾轻就熟地消灭它们了。
详见本刊2014年12月8日出版总第68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