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国规矩多
2014-05-14袁腾飞
袁腾飞
刻薄寡恩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黑暗的王朝,276年里有121年皇帝不上朝,即使上朝也不干好事。明太祖朱元璋就是一个典型的暴君。他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寒酸的皇帝。家贫无计,父母双亡,他在皇觉寺出家为僧。老和尚让他外出化缘,因为添了一张嘴,寺里生活也困难。
朱元璋后来参加了红巾军,慢慢地混得有模有样了。这家伙一当政,就施行暴政。他在宋朝和元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首先在中央废除了丞相制度,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这个跟蒙古人不会玩儿有关。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到了宋朝更进一步,在三省的基础上确立二府三司。宰相、枢密、三司,进一步把三省的职权分化了,相权相对于皇权就非常弱。到了元朝,中书省集权,尚书省、门下省全都弄没了,所以权臣辈出。
朱元璋吸取了这个教训,不能给予宰相太大的权力。洪武十三年(1380年),他借口宰相胡惟庸谋反,杀了胡惟庸及其党羽两万多人,这叫“胡狱”。明朝的开国文臣被屠戮殆尽。明太祖能打下江山,文靠李善长,武靠徐达。李善长当时70多岁了,风烛残年,被封为韩国公,居开国功臣之首。他是太子朱标的老师,却要被押到法场开刀。马皇后不干啊,马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她不干就绝食、就哭。朱元璋说:“别的事我都可以听你的,但这件事你别管,我要为朱家万世开太平。”马皇后说:“一般的百姓家庭,孩子的家长都知道尊重老师,教师节还给老师买花、送贺卡呢,咱们皇家竟然要把孩子的老师杀死?”朱元璋不听,最后李善长一家70多口全被杀掉了。
经过几次史无前例的政治运动,开国的文武功臣被屠戮殆尽,9个国公、20多个侯全被杀掉,3.5万多条人命啊!朱元璋认为建立明朝,徐达的功劳最大。开国之后他自己下旨夸赞徐达:“始余起兵于濠上,先崇捧日之心。”这说明徐达从那会儿就跟着他干,徐达要是自己当皇帝也完全可以,但徐达一直捧着他。建国之后,徐达是擎天柱,但也难逃被杀的下场。
当初徐达的夫人进宫跟马皇后聊天说:“你们家的房子真大、真好。”皇宫当然真大、真好了。朱元璋一听,马上命人把徐夫人用乱棍打死。“你什么意思?你说我们家的房子真大、真好,很明显你有觊觎帝位、不臣之心。”把徐夫人打死之后,朱元璋告诉徐达:“你的这个媳妇太坏了,是个祸害,我把她打死了,你谢恩吧!”徐达还得谢恩。最后连徐达也给弄死了。
皇帝、宰相我全干
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等于皇上兼任宰相,应该是宰相干的活,皇上给干了,这下皇上忙不过来了。据说朱元璋最忙的时候,平均一天要看300多份奏章,脑袋都大了。“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朱元璋能写出这种打油诗,水平已经不错了。忙不过来时怎么办呢?设立内阁大学士。由翰林学士入值内阁,帮助他看折子。这些翰林学士品级很低,六七品、七八品的样子,不会对皇权构成威胁。
这样,内阁实际上就变成了宰相,但是它与原来的宰相相比,权力小多了。以前宰相是有自己的办公府邸的,中国古代文官中地位最高的加衔开府,仪同三司,让你开府、建府,就说明你的地位高。你有府你就可以辟僚属,像汉朝宰相的十三曹,有一个庞大的办公机构。明朝内阁大学士是在皇宫里边办公,没有僚属,顶多有几个秘书,几乎什么事都得亲力亲为。内阁大学士的本差可能是吏部尚书、礼部侍郎之类,内阁学士是兼职,明朝是没有宰相的。朱元璋还立下圣旨,就是皇明祖训:“后世子孙不得预立丞相,臣工敢言立相者斩。”中国的宰相由独相、群相到废相,彻底没有了。
既分权,又反贪
中央军事机构由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朱元璋初置统军大元帅府,后改为枢密院,又改为大都督府,节制中外诸军事。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大都督府权力太大为由,在废丞相制的同时,为防止军权过分集中,也废掉了大都督府,改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分别管理京师及各地卫所。五军都督府各设左、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总之,一堆都督,而且都督们没有调兵权。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互相制约,到打仗的时候,都督府统兵,兵部调兵,皇帝临时派你为提督军务总兵官到某地去打仗,所以提督、总兵到后来也就变成了一个实职,一开始都是差遣,后来就成了常设机构。这样一来,兵权也被分散了。
明朝律法森严,朱元璋在位时规定,官员贪污超过60贯,相当于60两白银,就被“剥皮实草”——把人皮扒下来,往里面填上稻草,做成标本展览。在各处展览完之后,把贪官的皮做成法鼓,就是县衙门口百姓击鼓鸣冤的鼓,甚至做成县官椅子上的坐垫。你坐在那里你就得想想,你的前任是怎么死的,你得小心点。汉字数字的大写,都是朱元璋在位时发明的。“一”两银子,你添一竖就变成“十”两了,“壹两”这你还怎么改啊?“剥皮实草”能解决贪污问题吗?解决不了。你扒一个,十个站了出来,因为被扒皮的毕竟是极少数。杀几个贪官,表扬几个清官,自古以来就这样,不改变君主专制制度,就不能杜绝贪污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