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者与狼
2014-05-14郭震海
郭震海
故事依旧发生在簸箕庄。
漆黑的夜,在该庄的后山,阴森的丛林,一匹行走的狼。
它是一匹地地道道的北方狼,在没有狮子和老虎的北方丛林,狼就是王。
狼喜欢站在某一块高大的石头上,发出高亢的呐喊去证明自己的存在。
狼习惯用王者的姿态去审视远方。这匹狼走得不紧不慢,不慌不忙。
小达理这时正蹲在黑暗中,他听到荒草的轻微响动后想到了狼。
小达理蹲在地上屏住呼吸,他知道狼朝着他的方向走来,他担心它会伤害他。
其实,狼很早就注意到黑暗中的小达理。灵敏的嗅觉告诉它前方是一个小伙子。它注意着他的一举一动,它不敢贸然行动,它担心他会伤害它。
达理想起爷爷在世的时候常讲,狼是不伤人的。在国外,北印第安人的神话中,狼是主宰动物界的“长者”。它可以召集自己的伙伴儿和同类,命令它们去帮助神话里的英雄。
达理明显感觉狼离自己越来越近。
咚咚,咚咚──
达理听到自己狂烈的心跳声,在寂静的夜,声音大得仿佛震天动地,更要命的是,此时他还光着屁股。
按理说,从小在山里长大的孩子是不会迷路的,可他今天迷路了。傍晚,他去给老张叔家送牛,返回时,想翻山抄近路,那样和走大道比起来至少要少走五里路。结果天越来越黑,黑暗中他走得浑身是汗,几个小时过去了也未能走出丛林。漆黑的夜里,在密不透风的林木中,他辨别不清方向,甚至看不到天空。
他累了,坐下来休息,肚子一阵蠕动。他起身选择一棵树下,蹲下方便。也就在这时他听到了狼的声音,他光着屁股,蹲在原地不敢动。
狼望着达理。在狼的世界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黑夜,它喜欢在漆黑的夜里撒欢,喜欢在漆黑夜里自由行走。黑夜让人感到恐惧,黑夜是狼的天堂。
在离达理有一米远的地方,狼的脚步放慢了,停下了。它看到了达理光着的屁股和额头上的汗,它嗅到了达理的呼吸,那是过分紧张下的呼吸,吹过来的是湿漉漉的气流。
达理如一个盲者,他无法辨别狼与他的距离,通过声音判断他知道狼离他已经很近,或许就在身后,他紧张得厉害。他生活的簸箕庄就在山的脚下,自从山上的植被受到保护后,就有了狼,甚至有狼在白天大摇大摆进过村庄,偷一只鸡或小狗。可那是在村子里,在白天。现在在丛林中,这里是狼的地盘,狼的村庄,他属于误闯者,冒犯者,是孤立的,是危险的。
狼盯着达理,它慢慢趴下了,小心翼翼,没有一丝声响。它用两只前蹄垫着头,目不转睛望着达理,就像一个淘气的孩子用手托着腮望池塘里行走的鱼。
其实,这匹狼认识达理,它多次去过簸箕庄,它看到达理去池塘里提水,看到达理和他的父亲一起去田里劳作。在狼的眼里,达理是熟人,它没有伤达理的意思,它不明白这个小伙子为什么会在这里,为什么蹲在那里一动不动,它担心他是来伤害自己的人,这是自己的领地,它必须提高警惕。
漆黑的夜,茂盛的丛林中,面对一匹狼,没有声响比有声响更让人紧张。达理感觉自己快坚持不住了,他双腿发麻失去知觉,随时都有坐在地上的危险。他一只手提着裤子,用一只手托着地,他无法看到狼此时在干什么,他无法预料狼何时对他发动攻击,他感觉喉咙干得厉害,他想咳嗽,但不能。他使劲儿咽着口水去湿润那仿佛就要冒烟的喉咙。
狼望着达理,它有足够的耐心,它无法明白这个小伙子要干什么,它看到他的手放在地上,它担心他的手里有东西,可以杀伤它的东西,它的毛发竖起,眼睛放大。曾经无数次面对奔跑的山羊,甚至野猪,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张,它在想或许他不会伤害它,可又感觉不可能。狼很矛盾,如果现在扑过去,自己肯定会胜利,它不想那样干,如果小伙子没有伤害它的意思,它不愿意去伤害他,因为他不同于一只山羊。狼使劲盯着小伙子的眼睛,它想从他的眼神里发现些什么。
“一个人走夜路遇到狼,一定要镇定,要真诚,要让狼知道你是不会伤害它的,千万不可蛮干,否则吃亏的是人。”
达理想着父亲说过的话,他不知道此时该如何去表达真诚。他恐惧,累,腿酸痛,他流下了泪。
狼看到了他眼里滚落下的泪水,它抬起了头。它迅速回望了一下身后,有足够的退路,它想试探一下小伙子,它轻轻用一只前爪子在地上划动落叶。
沙沙,沙沙……
达理听到身边传来声音,误认为狼开始对他攻击,眼一黑失去了知觉。
“扑通──”
狼被达理的倒下吓得呼地一下站起,毛发完全竖起,血液周身膨胀,它做出了随时扑过去的准备。然而,倒下后的达理没有了动静。
狼再次安静了下来,望着一动不动的达理,好久,好久。狼慢慢感觉眼前的小伙子不可能伤害它,它试探着起身,前行,他一动不动。
狼走到了小伙子身边,试探着伸出前抓碰了碰他,他依然一动不动。
会不会死了?难道是自己的举动吓死了他吗?狼似乎很忧伤。
狼凑近小伙子的鼻子,嗅到了他有微弱的呼吸,它伸出舌头舔他的脸,它希望他醒来,想起自己无数次进村庄,偷鸡吃狗,村庄里的人从没有伤害过它,今天小伙子来到了丛林,这是自己的地盘,它感觉自己慢待了他,它舔着他的脸,越想越忧伤。
后来,狼紧贴着达理卧下了,因为山里的雾气开始湿漉漉地弥漫开来,它想为小伙子遮挡湿气。一直到鸟儿欢叫的凌晨。
选自《百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