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涯规划探究——以泰山学院为例

2014-05-12崔国强

泰山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规划大学目标

崔国强

(泰山学院 学生工作处,山东 泰安 271021)

大学生涯规划是在校大学生做出的一个阶段性的学习任务安排,是在分析自己大学学习和生活的主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在有关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确定自己大学阶段每个学年、每个学期所要实现的学习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制定一系列具体实施措施。大学生从入学开始生涯规划到毕业停止规划,一般是四年为一周期。

一、大学生涯规划的发展历程比较分析

大学生涯规划不简单等同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以未来所要从事职业为目标,制定一系列为实现职业理想而奋斗的计划,而大学生涯规划是在校学生对自己大学四年学习生活的一种规划设计和学业自我学习指导,是一种在校大学生的分类教育管理引导模式。目前,大学生涯规划教育管理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二是社区(园区)模式,三是大学生涯规划模式。

(一)传统教育管理模式重视制度管人管事

传统教育管理模式是在精英教育时期普遍采用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这种模式重视制度管人、制度管事,重视知识、能力的传授和灌输。随着大众教育的到来,传统的学生工作教育管理模式由单纯的以教育、管理转化为以教育、管理和服务并重,教育学生、管理学生和服务学生是并列共存发挥作用的,即由“教育—管理”转变为“教育——管理——服务”模式。这种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仍然是传统模式的过渡期,仍然强调制度管人、制度管事,重视管理教育的实施,服务作为一种职能存在,内容单一[1]。

(二)社区(园区)模式重视发挥全员育人作用

随着大众教育的发展,传统教育管理模式愈显落后,工作效率低。为此,有的高校将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有效合并、分离,成立了学生事务服务中心,采取一站式的方式服务学生;有的高校结合学分制的实施、班级管理的淡化、工作逐步转向宿舍生活区的实际情况,实行了社区(园区)管理模式。比如:哈尔滨商业大学把学生宿舍作为学生工作的实施点和落脚点,把学生党建、团建和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区域——学生公寓,使学生宿舍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2]重庆医科大学推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园区化模式,该模式以学生生活园区为单位,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园区管理之中,采取扁平化、网络化的工作方式,实现多职能、多部门组成的园区综合管理。[3]

(三)大学生涯规划模式重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和自我教育功能

大学生涯规划模式起于新生入学教育的大学生涯设计教育活动,大学生涯设计制定的目标一般说来是大学阶段一、二年级学生,主要是明确学习方向,为将来实现就业打下坚实的学业基础;三、四年级学生主要是确立职业理想和提高所学专业领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2000年,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率先在新生中开展了大学生涯设计教育活动,作为新生入学系列教育活动之一,其目的是增强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泰山学院在学习借鉴大学生涯设计教育活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较为完善的制度和机制,在全校新生中实施了大学生涯规划。大学生涯规划模式一方面体现了对学生主体性﹑选择性的尊重,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自我追求的潜力,使他们更加自律、自立和自强。这种自我规划、自我设计自始至终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始终贯穿学校的统一指导和教师的针对性辅导。

(四)三种教育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传统教育管理模式是职能教育管理模式,制度管人、制度管事,以管理代替教育,以管理代替服务,没有充分发挥学校主管部门的教育、服务职能,不能满足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期望。

社区(园区)管理模式重视环境育人的功能,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融合了教育、管理和服务三项职能,提高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种模式虽然充分发挥了服务学生的职能,形成了全员育人的局面,但学生仍然是被动地接受服务。

大学生涯规划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服务学生”的理念,整个生涯规划过程以学生的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规划为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和自我教育功能,教育、管理和服务三项职能作为辅助手段,形成各自的机制为大学生涯规划提供保障。大学生涯规划模式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追求大学精神为切入点,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生存;做到知行统一,学会自己学习,学会超越自我,学会关心他人,感恩社会;能够立足实际,勇于开拓,学会创新;促使学生正确定位,明确目标,发奋学习,努力上进,切实解决人生价值迷茫﹑学习目标缺失﹑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大学生涯规划模式是前两种模式发展的必然,是目前理想的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模式。

二、大学生涯规划实施步骤

实施大学生涯规划一般分为两个步骤,即通过大学生自我学习规划和教师针对性的辅导来实施。

(一)大学生自我学习规划的步骤

大学生自我学习规划一般要有四个阶段,即自我评价定位、确立学习目标、具体规划实施、总结完善修订,这四个阶段必须在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的具体指导下完成。

1.自我评价定位。该环节要求大学生必须充分认识自身条件及所处的学校和院系的客观环境,一般通过自己分析、同学交流、听取报告和参加辅导等方式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身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了解所在学院及所学专业学科的特点和发展前景,认真做好自己的生涯规划设计定位。

2.确立学习目标。在自我评价定位的基础上,全面分析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认真回答“三年或四年我要干什么”、“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并初步确立自己大学学习阶段的每个学年、每个学期的学习奋斗目标,目标必须具体可操作,必须有重点,必须符合现实条件,适合自身特点。

3.具体规划实施。每个学年、每个学期的学习目标明确以后,自己要为实现这些既定学习目标做出积极的努力,如参加学习科技竞赛、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参加四六级英语考试、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争取科研立项、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等等,最重要的是把制定的规划变为实际行动,按照计划进度采取多种积极措施努力逐个逐项实现目标任务。

4.总结完善修订。在每个学年、每个学期结束后对自己规划的学习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回顾和总结,对完成的学习目标及时总结经验,对尚未完成的目标分析原因,把不符合实际的目标方案及时进行修订,或继续分步骤实施,或转换目标,或确定新的努力方向。[4]

(二)教师针对性辅导的基本步骤

教师针对性的辅导主要是指导老师针对学生个体特点做好目标规划辅导,一般通过四个环节实施:一是思想发动和学习交流,二是环境分析和自我评价,三是制定目标与相互点评,四是目标实施与反馈修订。这四个环节与大学生自我学习规划的四个阶段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把大学生涯规划推向科学化、合理化,避免走弯路,搞形式。

1.思想发动与学习交流。辅导员和班主任利用新生刚入学的学习生活适应期,及时召开全体新生大会进行动员,详细介绍大学生涯规划的目的、意义、步骤和基本要求,向全体新生发放大学生涯规划指导材料,要求学生认真研读,仔细领会,针对新生的思想实际,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公民道德教育、自我发展教育和学习风气、学习纪律教育,举办高年级、考研学生、优秀毕业生和优秀校友的学习经验交流座谈会、科技讲座和成才系列讲座等,引导新生认清时代要求和肩负的责任,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志向,尽快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过渡。

2.环境认知和自我评价。辅导员和班主任组织开展讲座或专题辅导报告,引导大学生认识所处环境的特点,了解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特点,认识自己所在大学的历史文化传统,认识所学专业领域的社会价值,感悟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如组织召开生涯规划主题班会,以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和现实、如何确立大学的学习奋斗目标等为主题展开讨论,举办大学生涯规划主题演讲,引导大学生认真分析、发现自己的优势,了解自己的不足,明确大学阶段“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应该怎样做”,从而形成较为符合实际的自我评价。

3.制定目标与相互点评。辅导员和班主任组织开展学习交流、主题演讲等活动,根据环境认知和自我评价的实际情况,指导大学生对自己在大学阶段的学习目标进行自我规划,拟定“自我发展规划报告”,报告一般包括大学感悟、自我评价、学期及年度学习目标规划、实现学习目标的行动计划和具体措施等四部分。辅导员和班主任根据规划报告情况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并在班级范围内让学生对较为完善、比较符合实际的学习规划报告进行相互交流点评,引导学生修改和完善自我发展规划报告,最后由学生填写三份《大学生涯规划登记表》,一份存入新生本人档案,一份由学生本人保存,一份由二级学院备份。

4.目标实施与反馈修订。辅导员和班主任定期、不定期跟踪调查学生规划进展情况,及时反馈指导学生统筹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结合年度或学期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结果,对每位学生规划落实情况进行对照检查,指导修订填写《大学生涯规划登记表》中后续阶段的相关内容,结合年度、学期各类优秀学生、奖助学金的评选表彰进行阶段性总结。

三、泰山学院大学生涯规划的实践效果

2006年,泰山学院开始实施大学生涯规划模式,笔者将近年来的学生综合表现从六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和汇总,具体如下表。

泰山学院学生综合表现情况统计表

年度内容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毕业生就业本科就业人数 235,本科就 业 率 95.14%本科就业人数 1765,本科就 业 率 93.53%0.31% 0.24% 0.22% 0.082% 0.05% 0.06%本科就业人数 3302,本科就 业 率 90.20%14%考试违纪率本科就业人数 3490,本科就 业 率 91.12%本科就业人数 3309,本科就 业 率 94.98%本科就业人数 2785,本科就 业 率 92.

由上表可以看出:

1.大学生科研立项逐年增加,2009年达到最高50项,在2010、2011年稳定在25项左右,学生科研意识增强,科研能力逐步提高。

2.大学生科技创新、学科竞赛获奖数量和级别逐年增加,在2010年达到最高,个人奖351项,其中国家级96项,省级255项,学科竞赛获奖面逐年增大。

3.大学生社会实践获奖集体奖项逐年增加,稳定在10多项,同学们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热情愈来愈高,参与面越来越大。

4.本科生考研率逐年增加,2009年达到最高值51.8%,后逐步稳定在40%多,同学们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劲头大,考研蔚然成风。

5.本科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毕业学生受到社会的青睐,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基本满足了人才市场的需求。

6.考试违纪率逐年呈下降趋势,最低值为0.05%,学习态度端正、诚信考试、文明应考,考风明显变好。

四、结论

大学生涯规划作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教育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学生“要我学”的惰性思想,使学生自觉成为学习的主体,实现了“我要学”的思想转变,明确了学习奋斗目标,形成了良好的学风、考风,促进了学生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和就业能力的提升,取得了明显的综合效果,这种模式值得推广。

[1]冀学锋.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模式探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5).

[2]黄伟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新模式[J].学子,2004,(12).

[3]何小波.从教育的有限性角度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邹放鸣,赵跃民.大学生涯导论[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梅焕钧)

猜你喜欢

规划大学目标
“留白”是个大学问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