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唐代酒文化看陶瓷酒器

2014-05-12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4年11期
关键词:酒器饮酒陶瓷

赵 雪

北京环境与艺术学校 北京 100191

一、唐代酒文化中的器具

唐代(618—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在近三百年的岁月中,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国力强盛以及对文化政策的宽松,使得唐代文化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对外交流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都体现了强大王朝的包容与接纳,这促成了唐代文化绚烂多彩的风姿。

酒文化,作为饮食文化中“饮”的一类,在我国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早在春秋时代,管子就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古代衣食住行的风俗习惯与礼仪中有茶道也有酒道。饮酒作为一种社交礼仪,在唐代已蔚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任何事物形成与发展都必须依赖于具体的时间和条件,唐代的酒文化贯穿于近三百年的历史环境与社会生活中,展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孟郊诗云:“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既然有酒,就要有杯。酒器作为酒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千百年来流传下来,以自己特有的语言记载了唐代酒文化的历史。唐人尚酒,自然就对酒器有所要求。唐人对酒器十分考究,饮什么样的酒,用什么样的杯。酒器质地也很精良,制作工艺美观,所用材料也多种多样,酒器的形态也十分奇瑰独特。唐代比较著名的几种酒器有夜光杯、鹦鹉杯、荷叶杯,这些酒器也多次出现在唐代诗歌中。唐代诗人大多畅饮,有近万首飘逸着醇厚酒香的诗篇。

诗人王翰在《凉州曲》中形容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夜光杯是一种玉石酒器,历来被人们视为上等珍品,是我国最为名贵的一种饮酒器皿。“玉碗乘来琥珀光”,①《客中行》 [唐]李白“半展龙须席,轻斟玛瑙杯”②《小园独酌》 [唐]李商隐等大量的诗词都在借描绘这种玉石酒器。

李白《襄阳歌》中写到“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 一日须倾三百杯”,这种名为鹦鹉杯的酒器是用海南产的鹦鹉贝壳做的,受到了文人雅士、皇宫贵族的喜爱。

荷叶杯,顾名思义是荷叶制的酒杯,用荷叶杯饮酒的方式称为“碧筒饮”。白居易唐代的文人饮酒赏雅,碧筒饮就是雅中之雅了。白居易《酒熟忆皇甫士》诗云:“疏索柳花怨,寂寞荷叶杯”。

虽然酒器的材质多样,豪门贵族多用名贵的材料制作酒器,但随着陶瓷烧造技术的不断成熟,而且较之玉石金属,陶瓷材料的价格低廉,使用通常没有限制,陶瓷酒器便逐渐成为饮酒器具中的主体,并且基于其材料耐腐蚀与容量大的特点,陶瓷器皿自然就成为了主要的储酒用具。

唐代是陶瓷大发展的时期,陶瓷生产空前繁荣,瓷窑的数量众多。陶瓷的使用更为普及,种类和造型新颖多样,制作精良,远远的超越了前代。陶瓷作为日常生活的器皿能够满足各个方面的需要,与时代和社会风尚密切相关。唐代尚酒,饮酒之风盛行,这就促进了酒器的发展。因为制瓷工艺的改进,瓷制的实用器皿的品质大大提高,使瓷制器皿的产量增加并部分的代替了金银用具。金银器的典型造型也被移植到了陶瓷造型中,青瓷釉色的烧造本身就是追求类玉似冰的效果。

唐代陶瓷酒器的发展与唐代文化密切相关。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每一个国家,都有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文化。由于唐代的强盛,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领先置,唐代文化的大气而赋有浪漫主义情怀,促使了唐人特别是文人雅士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从唐代陶瓷酒器的演变中不难看出,这近三百年间唐代的生活方式和唐人的思想观念都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着。

二、唐代各窑口的陶瓷酒器

图1 唐代 带盖白瓷樽

图2 唐代 青瓷注壶(注子)

图3 唐代 青瓷龙柄凤头壶

图4 唐代 白釉双龙耳瓶

图5 唐代 白釉首头小杯

唐代陶瓷酒器作为一种生活用品在南北各个窑口均有生产。就唐代陶瓷的整体发展情况而言,生产布局呈现“南青北白”的状况。但唐代的瓷器生产除了青瓷与白瓷之外,还有“釉下彩”瓷和“花瓷”等新品种。无论是哪个品类的陶瓷都有杯碗壶盘的生产,其中就包含了陶瓷酒器。

唐代青瓷是当时瓷器中的一个主要品种,以越窑青瓷最为著名。越窑在今浙江地区,唐称越州。在唐诗中,有许多关于越窑的描写,如顾况的“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瓯”;孟郊的“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瓯,是古代盆盂类的容器,后来用做饮酒或饮茶的小容器,诗中提到的“越瓯”这种小容器到底是茶器还是酒器,在外观上很难分辨,陶工往往通过在底部标注茶酒来加以区分。越窑青瓷,以釉的青色为美,追求似玉的效果,它以釉色柔美、釉制均匀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唐代的封建统治者也曾将越窑设为官督造,专为宫廷提供御用品。《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内库釉青瓷酒杯,纹如乱丝,其薄如纸,以酒注之,温温然有气相次如沸汤,名自暖杯。”这也是瓷酒器为皇宫贵族使用的见证。

白瓷是唐代陶瓷中的又一重要品种,以邢窑最具代表性,与越窑齐名。文献中记载邢窑的烧造地点是在今河北内邱。邢窑约在初唐开始产生,在中唐时期普及全国。《国史补》中记载,“内丘白瓷瓯”,“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可见生产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邢窑白瓷类银似雪,釉白而微闪淡黄或淡青,胎制稍厚而细腻,瓷制坚硬。开元年间邢窑也为官府生产贡瓷。虽然文献中没有特别提到邢窑酒器,但邢窑生产的邢瓯和白瓷壶却是酒器中的常用器型,其类雪的质地也能衬托出各种酒之色泽。

唐代创造或发展的一些彩釉瓷,称之为彩瓷。它包括釉下彩绘及绞釉绞胎等多种瓷器。属于陶瓷装饰的一种。这种装饰也多见于陶瓷酒具中。长沙窑就是以彩绘著称的窑口,这是一片典型的民间窑厂,多半产品属于半瓷半陶的炻器。它的彩绘构图简洁,形象生动,而且还有单纯的文字装饰,非常别致。长沙窑典型的造型就是带有装饰的壶,这是唐中叶以后典型的酒器,造型简练,装饰潇洒。因其出于民窑,显示出其在平民阶层的广泛使用。

三、唐代社会习俗与陶瓷酒具

唐代陶瓷酒器的发展与变化与当时的社会习俗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文献中记载,唐中叶以前,通常请客饮酒多用樽杓置酒,即在大酒樽中盛满酒,众人在饮酒时各以杓挹酒。所以,可见在中唐以前的陶瓷酒器是以樽为主的,樽为盆状,有的为三足,此时杯壶并不盛行。 酒樽,作为一种盛酒器具,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盛行于汉代盛行,其用途也更为广泛,可用来温酒,此时酒樽多为青铜材质。1962年在山西右玉大川村出土的一件汉代铜樽上的铭文“铜温酒樽”可以为证。汉代以后,樽、杓作为配套的酒器,一直通行于世,即便后来有了酒注子,樽杓也没有马上退出饮酒器具的行列。《资暇集》记载:“元和初,酌酒犹用樽杓。”唐诗中吟及酒樽者颇多,如李白《行路难》云:“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杜甫《对雪》曰:“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白居易《李留守相公见过池上泛舟……以献之》云:“引棹寻池岸,移樽就菊丛。”唐代各个窑口都有酒樽烧制,从前期的厚重高大到后期的轻薄灵巧,造型的演进反应出审美时尚的变迁和烧造工艺的进步。由于的生活方式是席地而坐,所以四系罐是当时储酒器中的主要器形。可是,无论在传世酒器中或是新出土的唐代文物中,都很少见到三足的樽形酒器,白瓷带盖三足樽更是罕见。(图1)

自唐中叶以后,人们已盛行用酒壶装酒,这反映了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六朝时期人们席地而坐,器皿多放在地上;唐代以后逐步增加了家具,从早期使用床到后期有了桌,器皿可以放在床上或桌上,位置高了,安上把手可直接携取。这时的壶类多加以短嘴,以后短嘴又逐渐加长,为了更适于倒出液体。唐代常见的是一种多棱形式圆柱形短流执壶。壶柄也由以前的龙柄变为曲柄,在流与柄之间的立系耳的形式也少见,盘口壶壶口也由盘口变为喇叭口,壶腹一般作椭圆形,有的呈瓜形,这就是唐代文献中所说的“注子”(图2)。它是当时的一种酒具或茶具,与“注子”一同使用的是酒杯。唐代的陶瓷酒杯形式多样,有高足杯,圈足直筒杯、带柄小杯、曲腹圈足小杯等。有些杯子的造型还直接仿制了金银器的造型。

四、唐代陶瓷酒器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唐代与国外的交往非常发达,其陶瓷器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当时通向国外有两个途径:一是陆路,以长安为起点经过新疆向西到达印度、波斯,以及地中海东岸,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二是海路,从广州出海经南洋,西到印度洋,直到非洲东岸和地中海南岸的各个国家。频繁的对外交流,使陶瓷生产既继承了本国优秀的艺术传统,又吸收了外国的工艺特色而加以消化融合,形成了唐代独有的艺术风格。大体上,安史之乱之前,大唐圣土“胡风”弥漫,器物的造型充满异域风情,装饰繁缛华丽。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龙柄凤头壶(图3),造型巧妙,器身堆贴瑰丽纹饰,壶盖塑成一个凤头与壶口吻合,由口沿平底部连以形状生动活泼的蟠龙柄,这是唐以前所未见的新样式。双龙耳瓶(图4)的器形,也同样可以看出来时吸取了外来“胡瓶”的特点,这种盛酒的器具与各种异域风情的酒杯(图5)、酒壶(图6)盛行于初唐,可见当时的饮酒之风,及对酒具的考究。这些陶瓷器具形成了唐代前期特有的艺术风格。安史之乱之后,丝绸之路中断,使得大唐与西方的交流越来越少,陶瓷酒器的艺术风格也慢慢地回归了汉化。

五、结语

大唐盛世,灿烂的文化不仅对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影响了亚洲及中国周边国家。中国的酒文化的传承在唐代更为顺畅,人们对酒具的考究,体现了当时经济的富足与国力强盛,以及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陶瓷工艺技术的进步,使陶瓷酒器在酒文化中占据了主要的位置,亦承载了唐代酒文化的历史。曲黎敏在论酒中曾提到,白酒:升而不守,入气分,水中之阳(古代以竹筒取气)。因此酒同时拥有阴阳二气,看上去是水,点着了是火,故被称为“奇物”,为远古治病大药。古人简单淳厚,用淡酒微调其阴阳,以微醺而达心肾相交之妙境,亦可驱寒、除瘴气,引经通全身之表,且化胃中生食,奇妙无穷。然而,现代有人喜滥饮而不识酒性,不知“品”乃三口,久之, 乱性损身、烂胃腐肠。当今社会那些“无酒不成席”之嗜酒之风,却与唐人却大相径庭。真正把酒作为一种文化,一种礼仪去对待时,才能品其味,观其色,赏其器,体味其陶醉其中的意境。

图6 唐代 棕色釉酒壶(水器)

猜你喜欢

酒器饮酒陶瓷
查酒驾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请勿过量饮酒
《陶渊明 饮酒》
陶瓷艺术作品
与猫狗共饮酒
北票博物馆收藏明火温酒器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唐代酒器“双鱼榼”
元代磁州窑的“梨花白”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