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速读三结合: 打造行驶文海的翩然之舟

2014-05-12阎庆

中国教师 2014年5期
关键词:课文教师学生

阎庆

速读能力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即快速阅读与快速理解能力,两者相对独立,又有密切关系,能使语文教学快速地融入快节奏、高效率、信息密集化的社会潮流中。目前,信息的激增使社会对阅读的要求不断提高,快速阅读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当今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当前学生的阅读情况并不如人意。

有些学生在看书时用手指逐字指着读,或者捧着书看了很久也没翻一页,或者将书摊在桌上,眼睛却瞟着时钟,抑或是看似很认真地看,交流时却一问三不知。这都是不良阅读习惯导致的后果。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阅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如果学生对“怎么读”这个问题把握得不够准确,势必造成“高投入、低效益”情况的出现。

有些学生坐在电脑前不停地把网页翻来翻去,却没获得什么有用的信息。有的学生却紧盯屏幕,在眼花缭乱的网页上一字一句地辨别和阅读,其速度着实让人着急。这些都是由于学生在这个新的网络与多媒体时代中还没有养成新型的阅读习惯,效率低下造成的。

虽然“书香校园”活动目前很流行,但各个学校真正做到得并不多,开展“读书节”、开设“阅读课”的效果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时间一定的条件下,阅读速度是达到“多读”目标的关键因素。而且,有研究表明,人们在阅读方面的潜能很大,一般情况下人也就发挥了10%,因此,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学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启航:速读能力的有效培养

1.行为矫正→养成习惯

1)直面不良,纠正阅读习惯

变“指读”为“看读”。学生刚开始读书时,都会逐字出声地朗读,这已养成习惯。速读就是要学会默读,省去发音、听觉器官的一段迂回,直接由文字来理解字义。这里的“眼脑直映”是关键,速度一般会比朗读快二至三倍。

变“逐词”为“逐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时突破“点”读,扩大视幅。许多学生习惯逐词地阅读,而不是按照句子来阅读。学生在进行速读训练时,要由词到句,到行,做到逐行看读,整页看读,并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变“回视”为“回忆”。不少学生因为没看懂或没记住,养成回视的毛病。克服回视的一个有效方法是速读一段后,学生要及时进行尝试式回忆,迅速地回忆刚才看的内容主要涉及什么。此外,教师也要帮助学生控制回视的次数。如果学生感到这样做有困难,可以用硬纸板遮住看过的部分,杜绝回视的机会,慢慢地练习,就会改掉回视的毛病。

2)明晰目的,集中阅读注意力

在进行阅读前,教师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阅读的具体要求,如主要内容、章法结构、人物形象与语言运用,当学生有了阅读的方向,他们就能够避免盲目性与随意性,阅读速度定会有所提高。

注意力高度集中是速读的关键。教师应加强学生有意注意的训练,长期有序地进行。教师可以进行课前一分钟的速读训练,在每节课开始时,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默读,掐准时间,教师报出课文页码,大家一同开始,时间一到便停止默读,统计自己在一分钟内默读的字数,记录并和上次进行对比。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阅读,学生有了时间的约束,注意力就会慢慢地集中,阅读习惯和思维品质也会得到相应的改善。

2.明确方法→掌握技巧

1)扫描式

扫描式速读可以减少眼停的次数,加快记忆和理解,提高认读速度。如教师在讲授《小英雄雨来》时,可以先让学生快速地扫读课文,并将“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文中勾画出来,统计一下这句话在文中出现的次数,分析每次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此外,教师也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第二次快速扫读,勾画拟声词。这篇课文使用拟声词达十余处,教师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反复朗读,从而理解这些拟声词的作用。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特有的“好奇心”与“好胜心”,让他们集中注意力进行阅读,读完后要马上举手,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文信息的摄取量与全班学生的阅读速度。

2)提要式

提要式速读重在搜寻重点信息。有些学生只是盲目阅读,一些教师干脆让学生带着自己给出的问题去阅读,虽然有一定的目的性,但会限制学生思维与个性的发展。所以,教师要训练学生摸清阅读的方向。

如教师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可以先限定学生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自主地捕捉信息,对学生交流汇报的信息进行引导与筛选,简明扼要地挑选出最有价值的信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明确阅读的方向。

3.多法训练→形成能力

水有源,木有本,习惯的好坏大多源于起始。学生的阅读是从低年级开始的,教师要有目的、有层次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入眼、入心、入神,让“读、思、写、记”齐头并进。

1)计时速读训练法

学生的阅读速度慢,大多是由于时间观念不强、没有紧迫感。计时速读法强调时间观念,让学生能够迅速地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具体步骤如下:

(1)准备好计时器,选好阅读材料与测试题。待教师发出阅读号令后,学生开始阅读。

(2)学生读完材料后,立即举手示意,并记录下自己所用的时间。

(3)学生读完后凭理解和记忆,解答配套测试题。

(4)教师公布答案,互相评分;若有不同见解,可展开讨论。

这项训练能够改掉学生摇头、指读、回视、心里读等影响阅读速度的不良习惯,使他们既能读得快,又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2)固定程序训练法

有关定势理论指出,形成阅读的固定程序,因其目的性明确、有针对性,可使阅读速度加快。因此,教师可以“编制”一个简便有效的程序,通过不断地强化让其在学生头脑中固定下来,但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一位教师在教授《临死前的严监生》时运用了固定程序法实施阅读训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题目、作者、出处、六要素、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及写作方法。这不仅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而且和单元目标紧密结合,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不能片面地追求阅读的速度,应该学会根据阅读的目的和要求选取不同的阅读方式。

二、探秘:速读与精读的完美结合

1.字词句速读:生字新词教学

在讲授新课时,教师一般都会进行生字与新词的学习,这时可以将快速阅读中的闪现训练进行迁移运用,既能够让学生巩固字词,又可以辅助他们快速阅读和记忆能力的训练。

在学生学习了生字新词之后,教师可以出示一组组词语(每张3~6个,逻辑归类或无规则排列),停留1秒后闪过,请学生马上读出,接着汇报自己记住了几个词语,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回忆与默记,进行口述或默写。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用这些生字词组成一些句子。

提高闪现的速度,可以增强学生眼脑的反应能力,拓展有效视野,增强记忆力。为防止回生,教师应采用多种强化形式进行巩固,开展句子速读训练,巩固并运用词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为接下来的课文阅读打好基础。

2.感知性速读:整体把握课文

保证感知文本信息的时间是阅读的前提,不然文本信息就无法有效地输入到学生的头脑中,感知文本也就成了无本之木与无源之流。

笔者曾听过一节示范课,这是一篇很长的课文,这位教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画出关键字词、标注不理解的地方、概括主要内容,并归纳人物的总体印象。但是他给学生的时间只有2分钟,那这位教师是根据怎样的标准来确定这个时间的?

教给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方法是阅读的关键,这能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并走向自觉状态。添加小标题能够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如教师在教学《小英雄雨来》时,可以请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说出课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接着让学生再次快速阅读课文,并给每一部分添加小标题。这个小标题可以抓住课文叙述脉络来概括,或者从其他角度,不必强求一致。

此外,教师还可以抓关键句,以此设计问题,深入挖掘文本丰富的内涵,切实提高学生感知文本的能力和水平。而且,教师还应该针对弱项进行专门训练,不但要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而且要让其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领悟课文的中心意思。对学生来说,这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教师在教学《狱中联欢》时,在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之后,可以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填写狱中联欢的过程,如【唱歌】→【 】→【 】→【 】,这一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检验速读效果,条理也会更加清晰。教师也要特别注意巡视检查,及时调控学生的读书进程,及时进行反馈与指导,这样才会有切实的收获。

3.寻找式阅读:深度理解课文

因为要寻找,势必要有明确的动机与集中的目标,所以学生的阅读速度自然比较快。寻找式阅读首先要有问题意识,是带着问题阅读,寻找相关内容。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学生也可以自己设计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时“生疑”,在速读和精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把学生从信息的快速提取、识记阶段引入到深度理解的阶段。

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变速读的方式,在阅读和问题相关的内容时可以适当放慢速度,圈圈画画,做做批注,其他的内容快速掠过。读完后,学生要试着进行回忆,梳理一下问题的答案。寻找式速读倡导学生要在读书的基础上思考,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给他们发现的机会,让他们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如何读书。

精读和速读结合,打破阅读教学的“瓶颈”,增加阅读教学的活力,为学生的素质培养奠基。

三、寻宝:自主阅览的延伸实践

1.有效整合:阅读序列性

1)单元教材←→配套读物

在开始进行一个单元课文的教学前,教师应精心阅读整组课文和相关的配套读物,找准切合点,按照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学习需求,进行有效整合、同类梳理与类似拓展,使单元教材与配套读物形成完整序列和有机整体。

一位有心的教师选取其他省市编写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优秀作品与本班学生习作中的精品,加工汇编成《课外阅读文选》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每学期一本,每本30篇左右,一周一文,与教材教学同步进行。

这本《课外阅读文选》集优秀作品于一身,作为学生课内阅读的拓展,能够检验学生自读和比较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在有方法可依、有规律可循中读书,实现课内外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当学生看到自己或同学的习作跟伟人、名人的作品编排在一起时,他们写作的热情会大大高涨。

2)以篇带篇←→以点带片

教师要立足于“大语文观”,加强人文性,根据学生实际,扩充学生感兴趣的美文阅读,从课外读物、报刊和名著赏析中进行挑选,组织大家一起欣赏,变主题学习为学生的主体学习,事半功倍。

此外,教师也要注意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引外连,进行课前、课中、课外的拓展阅读等语文课外综合性学习,实现从“个”到“类”的迁移,引导学生随机拾取日常生活中的阅读材料,及时运用,快速提高。例如,教师在讲授《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除拓展选读课文《维也纳生活圆舞曲》和“阅读链接”里的《威尼斯之夜》外,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冰心和朱自清有关威尼斯的文章,让学生从不同作家的描述中去感受作家材料选取的角度与表达的效果。

2.略读导引:浏览式跳读

1)浏览式操作法

随着年级的升高,略读课文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高年级的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几乎平分秋色,足见教材编写者对略读的重视。对于略读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浏览式跳读的方式,尤其是在整本书阅读时,运用此法大致了解主要内容,之后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

主要步骤:

(1)看标题、目录或段落的首句,选择感兴趣的内容;

(2)浏览正文,有选择性地阅读某些部分;

(3)整理收获,概括文章要点,形成总体印象。

根据阅读目的,有些文章速读一遍即可,有些文章可安排多次,每次都应有明确的目的,如第一次抓主要内容,第二次抓重点句子,第三次分辨主次内容、明确中心。这是解决语文教学“少、慢、费、差”高耗低效的一个有效途径。

2)多篇章并举法

学生自学略读课文后,教师要进行检查,推荐单元配套读物中的文章。一般来说,检查交流在10~15 分钟为宜。

学生要带着问题阅读老师推荐的在内容或要求上相匹配的1~2篇文章,之后进行交流,或者自主阅读老师或同学推荐的3~4篇文章。通过对略读课文学习的导引,教师应架起一座让学生通向独立阅读彼岸的桥梁,从扶到放,从学到会,实现课内阅读向课外独立阅读的过渡,真正起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的作用。

3.自主阅读:速读主战场

1)提供迁移机会,巩固运用学法

速读可以解决阅读量与阅读时间之间的矛盾。然而只有将课外阅读当成速读练习的主战场,才能真正提高速读水平,让学生的生命充满阅读的喜悦。

速读方法的掌握有一个逐步领悟和吸收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学生初步掌握方法的同时,要指导他们将其迁移运用到类似的学习情境中,巩固运用学法,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领悟阅读方法的真谛。例如,教师在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后,可以让学生运用学到的速读方法进一步阅读《守财奴的弥留之际》和《大地主泼留希金》,既开阔学生的眼界,又让学生看到差别,提高其鉴赏力,引领学生由浅层阅读走向深层阅读。

这种迁移性学习可以多层次与多角度地进行。如果本单元可供阅读的推荐文章比较多,教师可以开设大阅读课,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文章。教师也可以推荐阅读文章,进行交流与反馈。

2)开列阅读书目,引读经典作品

教师应抓准学生的心理发展点,引导他们阅读经典作品,开列阅读书目,或者备课组在阅览室灵活安排一些经典书籍,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的阅读方向。

在选择学生的读物时,教师要和家长保持信息畅通,多交流,取得共识,形成家校合力。随着年级的增高,阅读书目可以从教师的选择逐步过渡到学生的自主选择兼教师的推荐上来。总之,教师要注重选择能“导思、染情、益智、添趣”的读物,解放学生的内心世界,守住学生的想象空间,把人类高贵的情感吹进他们的心灵,让阅读涌动生命的灵性。

参考文献:

[1]敖艳英.浅谈小学语文的高效阅读[J].吉林教育,2010(14).

[2]陈国军.管窥高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信息[J].中国校外教育,2011(S1).

[3]李光辉.浅谈小学中高年级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1).

[4]李子华.影响学生快速阅读的心理因素及其矫正[J].小学教学研究,2005(11).

[5]朱卫群.让速读真正融入语文教学活动[J].中学语文,2012(3).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孙建辉)

猜你喜欢

课文教师学生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秋天在哪里
学生写话
美育教师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