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群众意识 站稳群众立场 把握群众需求
2014-05-12梁成斌
◎文/梁成斌
强化群众意识 站稳群众立场 把握群众需求
◎文/梁成斌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关键是要紧紧抓住“群众”二字,强化群众意识,站稳群众立场,把握群众需求,使各项工作深深根植于群众这片沃土。
强化群众意识要有交心意识。要与人民群众交心,把老百姓当作自己的衣食父母,满怀感恩之心和感激之情,掏心窝子讲真话、讲实话。对上不能作假,对下不要作秀。让身子沉下去,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骨肉相连、血脉相通。要把本职工作当作安身立命之本,坚持到位不缺位,守位不越位,有为不胡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紧扣改革和发展的脉搏,不为噪音杂音所扰,不为金钱美色所惑,忠于职守,勇往直前。党员干部都要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到为民服务上来,凝聚起风清气正、勤俭干事、团结奋进的正能量。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党员干部要走好群众路线,必须强化交心、使命、服务意识。始终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就是要深入群众、贴近实际、融入生活,就是要访民情、察民意、集民智、解民忧,就是要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真正做到为民苦干、实干、善干。要知道自己就是群众中的一员,不能“高出一截”,要与群众“平视”沟通,真正与群众融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唯有如此,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永葆我们党的无限生机与活力。
站稳群众立场要把群众摆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英雄,不仅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党的力量在群众、根基在群众、血脉在群众,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就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要俯下身子问民情、迈开步子访民意,多听听群众怎么说、多问问群众怎么看、多请教群众怎么干,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急群众之所急,帮助群众解决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始终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工作方法中,在弄清群众路线丰富内涵的前提下,要学好用活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世界观、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阐述的是群众的观点,说的是世界观的问题,一切依靠群众是“枫桥经验”的根本和灵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讲的是方法论的问题。群众路线既是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又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生命线和传家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关键在于在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中,坚持抓源头、抓苗头、抓基层、抓基础,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把握群众需求要让群众得实惠、更满意。树立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满意导向,坚持“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落实为民办事长效机制,绝不干劳民伤财、违反群众意愿的事,真正让群众得实惠、更满意。当前,我国已经告别了全面短缺时代,人民群众的需求正在向着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对法律、秩序、公正、道义等的追求开始日益上升,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公民意识越来越强烈,民主参与、诉求表达、利益维护、尊重、发展、价值实现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突出。人们不再仅仅关注个人生活领域,而是超越私人需求关注社会需求,超越家庭需求关注公共需求,特别是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日渐突出的势头,公共安全、公共资源等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人们需求水平的不平衡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人群之间、个体之间需求发展水平的差异开始拉大。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需求还将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原有的需求尚未得到很好满足,新的需求又不断产生。为此,领导干部不仅要走进群众之中,更要走进群众心里。走得越深,懂得越深,相处得越融洽。只要我们成为群众知音,对群众的酸甜苦辣了如指掌,就能对群众的喜怒哀乐摸得透、摸得准,服务群众方向就不容易跑偏出辙;只要我们带着真情实感,深入基层,倾听百姓呼声,关心百姓冷暖,解决百姓困难,就能以亲民、爱民的真心浇灌出血浓于水的干群亲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的教育实践活动讲话中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观能动作用。科学的决策来自于群众的实践,只有善于倾听群众心声,了解老百姓想什么、盼什么,集思广益,才能使我们的决策尽可能切合实际,符合规律,反映民意,真正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计于民是坚持群众路线的前提,吸收群众提出的合理建议,制定科学的决策,把群众的所思所想落到实处,才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问计于民,尊重群众的意愿和首创精神,坚持经验、智慧、力量从群众中来,又用到服务群众中去,这是坚持群众路线的最直接体现。
(作者系商丘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