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女孩卢子越
2014-05-10王敏
王敏
当我收到卢子越的《老家黄檀硐》一书的时候,是惊讶,是欣喜,是骄傲,更多的是钦佩。一个13岁的小女孩,竟然有这么大的能耐出了一本书。初读这本书,被子越对家乡热爱的激情深深感染。带上《老家黄檀硐》,带上全班同学,去走访这个古村落。卢子越当起了导游,路上她向我们说了自己习作的初衷。她说,自从她的老家黄檀硐2007年被评选为中国景观古村落,就吸引了许多前来游玩的游客们,但是对于这座村庄,大家都只有比较片面简单的了解,并不能很好地深入游玩。于是从那时起,她爸爸就一直想要写一本关于黄檀硐的书,但没有付诸行动。直到六年级暑假,她想完成爸爸的梦想,自告奋勇地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这不仅可以为大家提供一本旅游指南,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写作才能。
一路上,子越指指画画村前村后的一石一瓦、一树一草,同学们一边听着子越的讲解,一边翻阅《老家黄檀硐》,叽叽喳喳地欢呼着,雀跃着,在田野上奔跑着,还时不时发出赞叹。我想这既有对黄檀硐这座古村落静谧安详地卧在山坳里几百年的赞叹,更有对子越能妙笔生花的钦羡。看到孩子们对乡村的喜爱,看着孩子们自由地放飞心灵,听着孩子们洒在空中的笑声,我不由得问身边的子越:“子越,你看到我们同学今天以你和你的书本为导游,你心里很高兴吧?你是否觉得出这本书很有意义呢?”子越眼里闪着亮光,自豪地说:“出这本书,我最初的梦想只是想让游客能深入了解黄檀硐,但爸爸的一些朋友说从我的这本书中读出了一种城里孩子对老家的思念,以及被人淡忘的农耕生活、民俗风情,更唤醒了城里小朋友们遗失的乡土文化记忆。现在我自己读来也有这么一种感觉。其实这本书的出版,也是对我写作成果的展示。我还有个小小的梦想,能让许多小学生和老师,将我的这本书当成写作范文,进行学习。”
《老家黄檀硐》是一本介绍家乡的人文、风情、景观的书,我想子越在写这本书的时候肯定遇到了很多难忘的事情吧。带着这个问题,我又问了子越。“说起这本书的写作过程,让我忘不了的事情真的很多很多,比如去观察大暴雨之后的龙游溪、凌晨到村里看晨雾、大冷天的时候来到山上看冰雕和雪。但让我最难忘的还是在岗平探险的时候,我为了看到过去生产队农耕的场所——岗平,因为很久都没有人到那里,加上山路的能见度几乎为零,我不仅要注意脚下陡峭的石块,还要和爸爸一起拨开柴草寻路,而且一不小心就会跌入身旁的柴坑,脚边又是那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怪吓人的……”子越望着岗平方向心有余悸地说。我不禁为她竖起了大拇指,这个孩子怀揣着父亲的一个梦想,带着一份执着和勇敢,花了一年的时间,利用课余时间终于于2013年10月份完成了父亲的梦想。
周围的同学问子越:“你平时的练笔有什么方法?”子越说自己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坚持每天写日记,到了初中之后,因为学习任务加重了,就改成两天写一篇日记。起先可能会觉得没有什么好写,但坚持的时间久了,每天都会有写不完的内容,写日记让她学会了观察生活,善于提炼写作的角度。她觉得写日记不仅是对自己生活点滴的积累,更是对自己写作的一种提高和锻炼,而且在写日记的过程中也会变得更加愉悦。
是啊,写作,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没有大量的练笔实践,即使有再多的积累、再多的思考、再多的技巧,也还是无法写出真正优秀的作文来。正如学游泳一样,即使你对水性再了解、游泳知识积累得再多、技法背得再熟,如果只是站在岸上一直不下水实践,那么永远学不会游泳。
同学们问我:“老师,子越这本书的体裁大都是散文,那我们平时考场作文也可以这样写吗?”我把问题抛给了子越。子越侃侃而谈,她说:“能否写好一篇考场作文,关键在于你平日积累和挖掘的写作素材。其实平时接触的每个人,无论是父母家人、老师同学,还是陌生的路人,他们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喜怒哀乐;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叶绿叶黄……都是写作的素材。遇到考场写作的时候,我们还要善于构思,学会将常见的素材熟练地穿插、衔接起来。要善于借鉴学过的课文、读过的优秀文章的写作方法。这样写出来的作文,虽然不能保证得高分,但一定不会使自己失望。”
子越获得温州市的小文学家提名,也是乐清市的小文学家,她一直梦想成为温州市,乃至浙江、全国的文学家。这个心清如水的女孩,她的单纯、阳光,让她的文章充满着秀气和灵性,她对文字和生活的敏感,又让她能用独特的视角去看世界。她是个爱看课外书的孩子,知识丰富,提笔成文,“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我想,她身上的语文素养,好像既不是哪个人专门教出来的,也不是自己刻意学出来的,而是在一种人文味和书卷气中“熏”出来的,是在语言文字的“陈年老窖”中浸泡出来的。如果子越能把笔触伸得再远一些,诸如写写小说、诗歌、杂感之类的文章,我想她的文学之路会越走越远,也真心地祝福她在追梦的路上收获快乐、幸福、成功!
(本文作者为卢子越的语文老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