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九)
——踝关节损伤的防治

2014-05-10李伟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体育医院100061

中国学校体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跟腱踝关节韧带

李伟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体育医院,100061)

校园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九)
——踝关节损伤的防治

李伟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体育医院,100061)

一、踝关节撞击综合征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分为软组织撞击和骨性撞击。骨性撞击综合征主要包括足球踝、距后三角骨损伤以及滑膜软骨瘤病等。在运动中常见的是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现主要介绍本方面的内容。

踝关节扭伤后,踝关节周围的韧带组织也随之损伤,反复的扭伤或者运动可以导致损伤的韧带组织嵌入前外侧沟内,撕裂的韧带在愈合过程中会出现增生、肥厚以及瘢痕形成,损伤的韧带组织在外侧沟内受到撞击可引起周围滑膜组织的炎性增生,造成局部肿胀和疼痛(见图1、2)。

图1 滑膜撞击

图2 胫腓前韧带撞击

(一)主要临床表现

本病主要是在运动后加重,休息后部分症状缓解。可由特定的动作引起,可伴有“打软”感。关节间隙压痛和损伤部位相对应,并且会出现挤压痛。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以及MRI。

(二)治疗方法

本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保守治疗:包括休息、口服非甾体药物、物理治疗、局部封闭以及踝关节康复训练等。手术治疗:现在一般都采用关节镜下清理,切除增生的滑膜以及引起撞击的软组织;单纯的踝关节软组织撞击手术效果较好;增生骨赘引起的撞击也可以在关节镜下行骨赘切除术;对于合并踝关节慢性不稳的患者,需要同时行韧带重建术。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这仅仅是其中的一方面,还要注重康复训练,主要是踝关节肌肉力量和本体感觉以及活动度的训练,这对今后的运动是至关重要的。

二、踝关节韧带损伤

踝关节韧带的急性损伤是非常多见的,在关节韧带损伤中也是最常见的,多以外侧副韧带损伤最常见。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包括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和距腓后韧带(见图3)。旋后损伤是最常见的损伤原因,常见于起跳下落踩到异物时踝关节扭伤。各种踝关节常见扭伤见图4。

图3 踝关节外侧韧带

图4 各种踝关节扭伤

(一)主要临床表现

踝关节扭伤后外侧软组织肿胀、疼痛,严重时有瘀斑,伴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严重者患肢不能负重行走。压痛点主要位于踝关节的外侧。外侧副韧带损伤时常常同时合并足踝的其他组织损伤,包括踝关节内侧三角韧带损伤、踝关节软骨损伤等,因此需要重视。

(二)治疗方法

踝关节扭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保守治疗:适用于踝关节无不稳或者轻度不稳定的患者;急性期应进行冰敷、加压包扎、休息以及抬高患肢;疼痛减轻后可进行踝关节主动活动,逐渐负重行走,并进行肌力训练;伤后3个月内进行体育活动时需使用护踝或者绷带来保护踝关节。手术治疗:适用于踝关节明显不稳的患者。术后石膏固定3周,早期开始进行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以及本体感觉等康复训练。本病需根据踝关节稳定性确定治疗方案。

(三)注意事项

踝关节扭伤是运动中的常见损伤,在平时体育运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开始之前要热身,将身体预热,尤其是在冬季,这是预防损伤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2.下肢力量的训练,对维持下肢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可以预防损伤;

3.护具的使用对防止运动损伤也是很重要的(见图5)。

图5 踝关节护具的使用

三、跟腱的损伤

跟腱是人体最强大的肌腱之一,能承受很大的张力,除个别疾病之外,日常生活中很少发生断裂。近年来由于体育运动以及群众性文艺活动的广泛开展,本病的发生率急剧升高,以体操及武术运动员更为多见(见图6)。

(一)主要临床表现

间接外力导致跟腱断裂的主要表现是患者突然感觉跟腱部疼痛,有被踢或者棒击感,随后踝关节动作失灵,不能站立或者行走,小腿肌肉部分疼痛或者麻木。体检时发现踝关节不能自动背伸,跟腱外形消失下陷,触则凹陷。捏小腿三头肌试验是非常重要的检查方法(见图7)。

图6 跟腱断裂

图7 捏小腿三头肌试验

(二)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若伤后早期进行正确处理,康复与训练安排恰当,完全可以恢复运动项目的正规训练与原有成绩。

保守治疗:长腿石膏固定踝关节于自然跖屈位8周,再垫后跟4周,此方法可以用来治疗闭合性跟腱断裂。手术治疗:最重要的一点是防止感染以及术中掌握跟腱的松紧度。无论采用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要注意康复的重要性。

四、跖腱膜炎

跖腱膜是足底的一个重要结构,是组织学上一种胶原和弹性纤维组成的结缔组织结构。跖腱膜炎是由于跖腱膜末端结构的反复损伤造成的。弓形足、过度负重、劳损、创伤、系统疾病、步态的改变等均容易造成本病。

(一)主要临床表现

跖腱膜炎常表现为内弓或者足跟疼,负重时明显,上楼或者用足趾站立时加重。晨起明显并感到僵硬,活动后稍有缓解。在腱膜的内缘或者跟骨前缘止点可有压痛感,但肿胀不明显,被动背伸足趾可加重疼痛感。经常跳跃或者爬坡的运动员常发生本病。爪型足或者僵直的后足内翻畸形也是易患本病的原因。

(二)治疗方法

对本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休息、冰敷、跟腱牵拉、跟骨垫(见图8)、封闭等治疗方法。震波治疗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有报道称其有效率可达88%。大多数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可缓解症状。

图8 踝关节外侧韧带

五、足跟脂肪垫炎

本病为后跟痛,与走路多、负重、体质下降、近期体重明显增加、鞋底薄有关。压痛点在足跟正中点靠后一些,特点是坐一会突然站起时或睡醒觉后起床时着地疼痛明显,活动一会儿会明显减轻。其发病原因是由于炎症刺激的疼痛随着足跟与地面的挤压,使血流增快,炎性物质被部分带走,疼痛缓解;休息时炎性物质又在产生并积存在此,故再次着地时还会感到疼痛。发生部位在跟下脂肪垫,性质为无菌性炎症。本病的治疗方法与跖腱膜炎治疗方法相同。

图9 踝关节贴扎法

六、踝关节损伤的康复

图10 关节活动度训练

图11 外踝力量训练度训练

图12 足底肌群训练

踝关节肿胀明显时应对踝关节加强保护,但并不需要完全停止踝关节的训练,八字绷带或粘膏支持带是不错的选择(见图9)。同时进行超短波治疗,效果较好。踝关节扭伤、韧带损伤甚至骨折时则需严格的石膏固定,解除固定后再进行功能训练。踝关节康复训练最为重要的就是关节活动度的训练(见图10)以及肌肉力量训练(见图11、12),此两项康复训练为避免今后发生损伤至关重要。该病需要在专业医生或者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014年第四季度体质与健康栏目计划

教育部于2014年5月颁布《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三个规范性文件(以下简称《三个办法》),旨在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测试和考试制度改革,系统设计和整体完善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机制,督促各地政府有关部门落实发展学校体育的职责,以学校体育基本制度建设为基础,全方位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

撰稿提纲:1.您所在的学校或地区是否组织体质健康测试的技术培训,培训内容有哪些?这些培训内容对您在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时具有怎样的指导作用,结合体质健康测试实际工作,您认为培训内容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补充和加强?

2.您所在的学校和地区是否有相关的监测评价准则或标准,有哪些好的经验,又有哪些不足?在此基础上,结合您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的理解,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3.您所在的学校和地区,测试项目的动作不规范、测试器材不统一、测试数据不准确等问题是否还存在?您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或者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可结合案例)。

猜你喜欢

跟腱踝关节韧带
3.0T磁共振在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中的诊断价值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崴脚,不可忽视的伤害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听说人工韧带不好, 真是这样吗
无菌性跟腱炎有四种康复训练方式
脚使不上劲或因跟腱断裂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n ankle instability questionnaire for use in Chinese-speaking population
踝关节损伤的正确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