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事件不是偶然
2014-05-09李洋
李洋
这个夜晚,我透过办公室的落地窗向外望去,国贸三期隐在一片雾霾里,没有轮廓,只有灯光—它距离我只有1.6公里。今天,北京的PM2.5达到296,是重度污染。
我们谈论兰州,市民们在自来水苯浓度超标18个小时后才得到通知;缺乏危害警告、应急措施和合理解释,一时间超市变成了抢水的战场;在不了解可能致癌的情况下,兰州一些学校将水煮开、去味、提供给学生饮用—这些年,你好像见惯了类似的新闻,但我得说,它离你并不远。
根据新华社的报道,兰州自来水之所以苯超标20倍,与中石油天然气分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一条管道发生泄漏有关,原油污染了这座城市唯一的水源自流沟。
假如你接着看下去,会发现很多情节似曾相识。
当地政府在此事的处理上并不光彩。
假如说,面对危急事件缺乏应急措施、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市民,这还只是缺乏公共管理能力的问题,那么明知致命危险长期存在,政府却不作为,不进行任何改造,甚至涉嫌瞒报,这就是严重的失职—与你在山东、吉林、河北等多起类似事件中看到的一样。
早在3月8日,兰州部分市民就声称自来水有臭味,但政府的回应是符合标准。一个月后随之发生的苯超标事件,让人们对当地水质长期以来的安全性产生怀疑。
发生泄漏的兰州石化管道并不是最近破裂的,而是许多年前的两起爆炸,导致原油渗入地下,一次是1987年爆炸导致的,另一次则发生在2002年。兰州市的饮水自流沟延伸在多家化工企业地面之下,并且管道早已严重老化。目前,中国有1亿多人像兰州和黄岛市民一样,居住在化工厂周围。在过去的许多年里,这样不合理的城市布局没有看到任何改善。
面对诸多污染的企业,许多人提出应该制定法规和标准。但实际上它们早就存在,比如按照国家标准,输水管道严禁穿越毒物污染区—当地政府至少有十年时间做出行动,去解除这颗定时炸弹。这些责任并不是简单推卸给外资水务公司威立雅就能解决的。
兰州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中国在2011至2015年间投资近万亿治理水污染。但是,水源却越治理越差,甚至有熟悉相关情况的人士称,中国已找不到一条没有受过污染的大江大河。水源的污染,一方面是生活污水所致,另一方面则因为大量企业排污不合格。
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水、土壤都存在大量污染,这不仅是经济唯GDP论的恶果,也在于环保部门存在腐败。环境执法队伍自身存在问题,比如挪用环保资金,利用手中的公权力寻租,中饱私囊,甚至成为“敲打”企业的工具。
结果就是,一些环保项目立项多年迟迟不能落地,法律法规则成了一纸空文。有人提出,要治理雾霾首先要治理“环保腐败”。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与民众之间互失信任。
PX项目在多地先后遭到抗议和抵制,不久之前的广东茂名,因群众抗议而爆发冲突,导致15人受伤,其中包括4名警员,另有18人受刑拘。
为什么一起抗议事件最后演变为“烧砸抢”?为什么民众不愿意接受所谓PX项目“毒性可以忽略不计”的说法?
这里的原因当然很复杂,但是,当你看到兰州政府在这件事上的处理,抵制化工企业进入几乎成了人们一种本能的条件反射—他们不相信政府能够在日后的城市运营及公共管理中处理得当—一个可以参照的数据是,兰州石化在过去10年中发生了6起责任事故。
兰州政府现在宣布自来水可以喝了,但人们用来检测这一点的只有一张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