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烟草育苗大棚休闲期网纹甜瓜栽培模式的研究

2014-05-09刘国敏1,张世浩1,罗静2,陈永明3,柯油松谢俊喜陈建军王维

长江蔬菜·学术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营养生长萝卜

刘国敏1,张世浩1,罗静2,陈永明3,柯油松 谢俊喜 陈建军 王维

摘 要:为掌握耐热萝卜亲本种子春化时间和开花情况,为杂交制种父母本播期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以黄州、短叶13号、南畔洲及杂交一代商品种长白热萝卜亲本为试验材料,通过将上述萌动萝卜种子置于低温环境中生长,模拟自然界春化过程,低温处理时间分别为10、20、25 d。结果发现,短叶13号对低温极为敏感,在同类型处理时间中均是最早开花,其次是长白热类型(♂)。另外,以长白热母本萝卜为例,25 d低温处理时间的始花萝卜株高要明显低于其他处理组,表明萝卜生殖生长期的提前势必缩短营养生长过程。

关键词:春化;低温处理;生殖生长;营养生长;萝卜

春化是萝卜等十字花科作物完成开花必须经历的生理刺激过程,低温是萝卜在自然条件下实现开花结荚的必要条件[1]。萝卜为1~2年生草本植物[1,2],为研究萝卜开花习性及相关调控规律,通过人工低温处理模拟自然低温条件满足萝卜开花需要,进而为研究萝卜开花习性及相关调控机理提供条件。本研究通过低温处理萌动的萝卜种子,探讨低温处理不同时间对萝卜始花时间及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情况。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萝卜常规种及杂交种均来自武汉蔬菜研究所十字花科研究室培育的品种,共5个材料,分别为黄州萝卜、短叶13号、南畔洲萝卜及杂交一代商品种长白热萝卜亲本(父本D201101,母本SG-A01)。

1.2 试验方法

本试验5个材料为比较对象,每个材料取样 2 g,重复3次。首先用纱布分包15个小包,用标签标注编号,于2012年7月11日10:16分别用自来水浸泡,当日16:20取出沥水,每个品种的重复分为1、2、3分别聚放一起装入小盘,用湿纱布覆盖,放入2~4℃光照培养箱中。每个材料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10,20,25 d。处理期间,如种子发芽过长,则需要人工将萝卜苗移栽至蛭石中,移栽后继续放入培养箱中,低温处理完毕后,直接播于露地。重点调查每个处理的定植时间、抽薹时间、开花时间、结荚时间等。

1.3 数据统计及制图

数据获取后利用SPSS 14进行分析,然后利用Graphpad 5.0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长白热母本(♀)对春化处理时间的要求

本试验结果表明,长白热母本(♀)在2~4℃低温条件下处理10,20,25 d后,萝卜种子在定植后抽薹开花时间差异明显。对3个不同时间低温处理后的长白热母本(♀)开花过程进行追踪观察并统计,结果显示,25 d春化处理组在定植后25 d开始抽薹,早于其他处理组,另外由于其春化处理时期变长,本处理组在定植后35 d便全部抽薹;相比之下20 d处理组在定植后40 d抽薹率才达90%,定植后47 d开花率达90%; 10 d春化处理组抽薹及开花均较晚,且经10 d春化处理的南畔洲和黄州两类萝卜品种均未能抽薹、开花(表1)。

2.2 不同品种之间春化处理后抽薹开花时间差异

从表1可以看出,通过20 d春化处理后,长白热萝卜母本较父本晚抽薹15 d,父本与短叶13号萝卜品种处理后的抽薹时间相当,因此生产上通过小株制种时,父、母本的播期要相隔15 d左右。

长白热萝卜母本春化处理20 d后,与相同时间处理的南畔洲萝卜相比,要早抽薹10 d,比黄州萝卜早抽薹8 d,因此在不同地区进行小株制种时,可参考不同萝卜品种之间的春化时间差异,制定长白热萝卜母本合理的播种时间,一般可比当地繁殖的品种南畔洲萝卜适当推迟10 d播种,可避免春季低温对长白热萝卜母本的影响。

2.3 萝卜春化处理时间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以长白热母本萝卜为例,我们探讨了低温不同处理时间对其植株营养生长的影响。通过对春化处理后长白热母本萝卜始花植株高度进行测量,结果发现25 d春化处理组植株高度显著低于其他两组,10 d和20 d春化处理组株高无显著差异(图1),表明本组萝卜植株在低温处理后,快速进入生殖生长,造成营养生长时间过短,导致植株相对其他处理组矮小。进行低温处理,让萝卜提前过冬以达到开花的目的,但过长时间的低温处理,过多压缩植株营养生长期,势必影响植株后期生长,因此,我们认为20 d低温处理较为理想。

3 小结

将萌动的萝卜种子放置于人工设置的低温环境中以模拟自然界越冬的效果,探讨在人工控制温度的条件下能否达到自然春化的目的,且从低温处理时间长短来研究人工春化后萝卜开花时间、植株生长情况及不同品种之间开花情况等,从而掌握抗热萝卜亲本种子春化时间和开花情况,为杂交制种父母本播期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不同品种萝卜开花时期均随之提前,表明低温确实为萝卜开花的前提条件且呈线性关系。另外开花过程提前完成大大缩减了植株营养生长过程,势必影响萝卜植株生活力。

不同萝卜品种间对低温敏感度差异明显,从试验结果不难看出,短叶13号对低温极为敏感,在同类型处理时间中均是最早开花,其次是长白热萝卜。因此,我们认为短叶13号及长白热等耐热萝卜较其他不耐热类型萝卜品种对低温更为敏感,耐热型萝卜品种在耐抽薹能力上比不耐热类型差。

参考文献

[1] 周长久.现代蔬菜育种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6:120-122.

[2] 汪隆植,何启伟.中国萝卜[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22-34.endprint

摘 要:为掌握耐热萝卜亲本种子春化时间和开花情况,为杂交制种父母本播期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以黄州、短叶13号、南畔洲及杂交一代商品种长白热萝卜亲本为试验材料,通过将上述萌动萝卜种子置于低温环境中生长,模拟自然界春化过程,低温处理时间分别为10、20、25 d。结果发现,短叶13号对低温极为敏感,在同类型处理时间中均是最早开花,其次是长白热类型(♂)。另外,以长白热母本萝卜为例,25 d低温处理时间的始花萝卜株高要明显低于其他处理组,表明萝卜生殖生长期的提前势必缩短营养生长过程。

关键词:春化;低温处理;生殖生长;营养生长;萝卜

春化是萝卜等十字花科作物完成开花必须经历的生理刺激过程,低温是萝卜在自然条件下实现开花结荚的必要条件[1]。萝卜为1~2年生草本植物[1,2],为研究萝卜开花习性及相关调控规律,通过人工低温处理模拟自然低温条件满足萝卜开花需要,进而为研究萝卜开花习性及相关调控机理提供条件。本研究通过低温处理萌动的萝卜种子,探讨低温处理不同时间对萝卜始花时间及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情况。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萝卜常规种及杂交种均来自武汉蔬菜研究所十字花科研究室培育的品种,共5个材料,分别为黄州萝卜、短叶13号、南畔洲萝卜及杂交一代商品种长白热萝卜亲本(父本D201101,母本SG-A01)。

1.2 试验方法

本试验5个材料为比较对象,每个材料取样 2 g,重复3次。首先用纱布分包15个小包,用标签标注编号,于2012年7月11日10:16分别用自来水浸泡,当日16:20取出沥水,每个品种的重复分为1、2、3分别聚放一起装入小盘,用湿纱布覆盖,放入2~4℃光照培养箱中。每个材料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10,20,25 d。处理期间,如种子发芽过长,则需要人工将萝卜苗移栽至蛭石中,移栽后继续放入培养箱中,低温处理完毕后,直接播于露地。重点调查每个处理的定植时间、抽薹时间、开花时间、结荚时间等。

1.3 数据统计及制图

数据获取后利用SPSS 14进行分析,然后利用Graphpad 5.0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长白热母本(♀)对春化处理时间的要求

本试验结果表明,长白热母本(♀)在2~4℃低温条件下处理10,20,25 d后,萝卜种子在定植后抽薹开花时间差异明显。对3个不同时间低温处理后的长白热母本(♀)开花过程进行追踪观察并统计,结果显示,25 d春化处理组在定植后25 d开始抽薹,早于其他处理组,另外由于其春化处理时期变长,本处理组在定植后35 d便全部抽薹;相比之下20 d处理组在定植后40 d抽薹率才达90%,定植后47 d开花率达90%; 10 d春化处理组抽薹及开花均较晚,且经10 d春化处理的南畔洲和黄州两类萝卜品种均未能抽薹、开花(表1)。

2.2 不同品种之间春化处理后抽薹开花时间差异

从表1可以看出,通过20 d春化处理后,长白热萝卜母本较父本晚抽薹15 d,父本与短叶13号萝卜品种处理后的抽薹时间相当,因此生产上通过小株制种时,父、母本的播期要相隔15 d左右。

长白热萝卜母本春化处理20 d后,与相同时间处理的南畔洲萝卜相比,要早抽薹10 d,比黄州萝卜早抽薹8 d,因此在不同地区进行小株制种时,可参考不同萝卜品种之间的春化时间差异,制定长白热萝卜母本合理的播种时间,一般可比当地繁殖的品种南畔洲萝卜适当推迟10 d播种,可避免春季低温对长白热萝卜母本的影响。

2.3 萝卜春化处理时间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以长白热母本萝卜为例,我们探讨了低温不同处理时间对其植株营养生长的影响。通过对春化处理后长白热母本萝卜始花植株高度进行测量,结果发现25 d春化处理组植株高度显著低于其他两组,10 d和20 d春化处理组株高无显著差异(图1),表明本组萝卜植株在低温处理后,快速进入生殖生长,造成营养生长时间过短,导致植株相对其他处理组矮小。进行低温处理,让萝卜提前过冬以达到开花的目的,但过长时间的低温处理,过多压缩植株营养生长期,势必影响植株后期生长,因此,我们认为20 d低温处理较为理想。

3 小结

将萌动的萝卜种子放置于人工设置的低温环境中以模拟自然界越冬的效果,探讨在人工控制温度的条件下能否达到自然春化的目的,且从低温处理时间长短来研究人工春化后萝卜开花时间、植株生长情况及不同品种之间开花情况等,从而掌握抗热萝卜亲本种子春化时间和开花情况,为杂交制种父母本播期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不同品种萝卜开花时期均随之提前,表明低温确实为萝卜开花的前提条件且呈线性关系。另外开花过程提前完成大大缩减了植株营养生长过程,势必影响萝卜植株生活力。

不同萝卜品种间对低温敏感度差异明显,从试验结果不难看出,短叶13号对低温极为敏感,在同类型处理时间中均是最早开花,其次是长白热萝卜。因此,我们认为短叶13号及长白热等耐热萝卜较其他不耐热类型萝卜品种对低温更为敏感,耐热型萝卜品种在耐抽薹能力上比不耐热类型差。

参考文献

[1] 周长久.现代蔬菜育种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6:120-122.

[2] 汪隆植,何启伟.中国萝卜[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22-34.endprint

摘 要:为掌握耐热萝卜亲本种子春化时间和开花情况,为杂交制种父母本播期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以黄州、短叶13号、南畔洲及杂交一代商品种长白热萝卜亲本为试验材料,通过将上述萌动萝卜种子置于低温环境中生长,模拟自然界春化过程,低温处理时间分别为10、20、25 d。结果发现,短叶13号对低温极为敏感,在同类型处理时间中均是最早开花,其次是长白热类型(♂)。另外,以长白热母本萝卜为例,25 d低温处理时间的始花萝卜株高要明显低于其他处理组,表明萝卜生殖生长期的提前势必缩短营养生长过程。

关键词:春化;低温处理;生殖生长;营养生长;萝卜

春化是萝卜等十字花科作物完成开花必须经历的生理刺激过程,低温是萝卜在自然条件下实现开花结荚的必要条件[1]。萝卜为1~2年生草本植物[1,2],为研究萝卜开花习性及相关调控规律,通过人工低温处理模拟自然低温条件满足萝卜开花需要,进而为研究萝卜开花习性及相关调控机理提供条件。本研究通过低温处理萌动的萝卜种子,探讨低温处理不同时间对萝卜始花时间及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情况。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萝卜常规种及杂交种均来自武汉蔬菜研究所十字花科研究室培育的品种,共5个材料,分别为黄州萝卜、短叶13号、南畔洲萝卜及杂交一代商品种长白热萝卜亲本(父本D201101,母本SG-A01)。

1.2 试验方法

本试验5个材料为比较对象,每个材料取样 2 g,重复3次。首先用纱布分包15个小包,用标签标注编号,于2012年7月11日10:16分别用自来水浸泡,当日16:20取出沥水,每个品种的重复分为1、2、3分别聚放一起装入小盘,用湿纱布覆盖,放入2~4℃光照培养箱中。每个材料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10,20,25 d。处理期间,如种子发芽过长,则需要人工将萝卜苗移栽至蛭石中,移栽后继续放入培养箱中,低温处理完毕后,直接播于露地。重点调查每个处理的定植时间、抽薹时间、开花时间、结荚时间等。

1.3 数据统计及制图

数据获取后利用SPSS 14进行分析,然后利用Graphpad 5.0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长白热母本(♀)对春化处理时间的要求

本试验结果表明,长白热母本(♀)在2~4℃低温条件下处理10,20,25 d后,萝卜种子在定植后抽薹开花时间差异明显。对3个不同时间低温处理后的长白热母本(♀)开花过程进行追踪观察并统计,结果显示,25 d春化处理组在定植后25 d开始抽薹,早于其他处理组,另外由于其春化处理时期变长,本处理组在定植后35 d便全部抽薹;相比之下20 d处理组在定植后40 d抽薹率才达90%,定植后47 d开花率达90%; 10 d春化处理组抽薹及开花均较晚,且经10 d春化处理的南畔洲和黄州两类萝卜品种均未能抽薹、开花(表1)。

2.2 不同品种之间春化处理后抽薹开花时间差异

从表1可以看出,通过20 d春化处理后,长白热萝卜母本较父本晚抽薹15 d,父本与短叶13号萝卜品种处理后的抽薹时间相当,因此生产上通过小株制种时,父、母本的播期要相隔15 d左右。

长白热萝卜母本春化处理20 d后,与相同时间处理的南畔洲萝卜相比,要早抽薹10 d,比黄州萝卜早抽薹8 d,因此在不同地区进行小株制种时,可参考不同萝卜品种之间的春化时间差异,制定长白热萝卜母本合理的播种时间,一般可比当地繁殖的品种南畔洲萝卜适当推迟10 d播种,可避免春季低温对长白热萝卜母本的影响。

2.3 萝卜春化处理时间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以长白热母本萝卜为例,我们探讨了低温不同处理时间对其植株营养生长的影响。通过对春化处理后长白热母本萝卜始花植株高度进行测量,结果发现25 d春化处理组植株高度显著低于其他两组,10 d和20 d春化处理组株高无显著差异(图1),表明本组萝卜植株在低温处理后,快速进入生殖生长,造成营养生长时间过短,导致植株相对其他处理组矮小。进行低温处理,让萝卜提前过冬以达到开花的目的,但过长时间的低温处理,过多压缩植株营养生长期,势必影响植株后期生长,因此,我们认为20 d低温处理较为理想。

3 小结

将萌动的萝卜种子放置于人工设置的低温环境中以模拟自然界越冬的效果,探讨在人工控制温度的条件下能否达到自然春化的目的,且从低温处理时间长短来研究人工春化后萝卜开花时间、植株生长情况及不同品种之间开花情况等,从而掌握抗热萝卜亲本种子春化时间和开花情况,为杂交制种父母本播期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不同品种萝卜开花时期均随之提前,表明低温确实为萝卜开花的前提条件且呈线性关系。另外开花过程提前完成大大缩减了植株营养生长过程,势必影响萝卜植株生活力。

不同萝卜品种间对低温敏感度差异明显,从试验结果不难看出,短叶13号对低温极为敏感,在同类型处理时间中均是最早开花,其次是长白热萝卜。因此,我们认为短叶13号及长白热等耐热萝卜较其他不耐热类型萝卜品种对低温更为敏感,耐热型萝卜品种在耐抽薹能力上比不耐热类型差。

参考文献

[1] 周长久.现代蔬菜育种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6:120-122.

[2] 汪隆植,何启伟.中国萝卜[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22-34.endprint

猜你喜欢

营养生长萝卜
萝卜蹲
买萝卜
不同水溶肥对‘翔凤’蝴蝶兰营养生长的影响
不同配比菇渣基质对草莓植株营养生长的影响
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茶植株营养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拿萝卜
萝卜园
施硒对3个花生品种营养生长、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黄腐酸对仙客来生长及花蕾形成的影响
低温处理对萝卜开花习性影响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