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的探究
2014-05-08姜红
姜红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探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A-
0110-01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对学生是极有帮助的。所谓帮助,主要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习得方法、学有所获。只有做到这一点,课堂教学才能够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向“以学生为主导”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而在实际教学中,包含多媒体在内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加速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通过口述文本中描绘的场景引导学生想象文本情境。而小学生年龄小,其认知水平毕竟有限,其想象中的场景并非完全符合文本情境。在当下信息技术普及的时代里,网络终端能够提供声音、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海量的多媒体信息,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整理这些信息制作成教学资料,很容易把学生带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以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春天里的发现》一课为例,教师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营造出“春天”的情境,例如萌芽的小草、嫩黄的柳枝、姹紫嫣红的花朵、小鸟的啾啾声、春雷的隆隆声、春雨的沙沙声、解冻后欢快流淌的小溪、边跑边笑的放风筝的小朋友们等。学生从多媒体视频中直观感受“春天”的情境,这对课堂文本教学的有效展开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理解程度
众多的心理学实验和教学成果表明,对新事物的多渠道认知,包括触觉、听觉、视觉、嗅觉等,有利于受众提升记忆力和理解力,加快受众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和认知程度。在课件准备阶段,教师首先要明确课文主题,然后围绕主题搜集图片、音乐、视频等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处理、整合,或为一个画面配文字、音乐,或为一段视频添加旁白,或编排相关信息的内容和顺序等,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网页课件的制作为例,教师首先可通过播放《鼠、兔首拍卖现场》的一段视频,引发学生探究圆明园的兴趣。针对“圆明园的布局”,教师可利用三维影像技术展示圆明园众星拱月的全景布局图:“圆明园风光图”,展示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的昔日辉煌;“历史文物”展示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和奇珍异宝等。学生从中理解了圆明园为什么被称作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当讲授到“圆明园的毁灭”时,教师播放一段英法联军抢掠圆明园的视频。画面上的熊熊火光,侵略者嚣张抢夺的身影,以及深沉的旁白、沉重的音乐,引领学生仿佛回到那个历史时刻,身临其境地感受圆明园的劫难,其内心深处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祖国瑰宝的热爱和对侵略者残暴行径的愤恨之情。
三、运用信息技术要“收”“放”自如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有积极意义的一面,在实际应用中,教师还应遵循“主题决定内容”的原则,围绕主题筛选资料,避免陷入为应用而应用的误区,如果所筛选的资料没有完全切合主题,教师就需要对资料做必要的编辑整合。但如果没有教学条件整合的,教师要采用宁缺毋滥的原则,不可偏离教学的根本目标。因此,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但要“放”,还要“收”。“放”就是从语言文字本身发散出去,用信息技术营造出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同文本,进而产生情感的共鸣。“收”则是从信息技术营造的“境”中有所感悟,即“胸有境”,然后回归文字本身,作为作者把胸中的“境”写出来。教师在“放”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快速理解接受,“收”的过程则引导学生学会归纳表达,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在实际教学中,“收”的过程是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的形式,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侧重,如在低年级的教学中侧重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而在高年级的教学中则侧重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以看图说话(写作)为例,教师播放一段“暴风雨”的视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雨前、雨中、雨后的变化,如天空、地面、水面的变化,人物、动物的变化,感受风、雨、云、人、物的静与动等。在说话(写作)训练中,低年级学生相互交流观察所得,而高年级学生则在作文中能够有逻辑、有条理地表达思维。而二者都是培养学生对时间空间转换的认识、对动态静态变化的理解。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笔者总结多年教学经验认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只是语文教学的手段,绝对不是目的。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因地制宜、灵活运用,让信息技术能够辅助于课堂教学,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达成。
(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