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如何可持续发展?
—— 评《绿色城市法则:向可持续发展城市转变》

2014-05-08胡先福

世界环境 2014年5期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

文/胡先福

城市如何可持续发展?
—— 评《绿色城市法则:向可持续发展城市转变》

The Principles of Green Urbanism: transforming into sustainable cities

文/胡先福

【中文书名】绿色城市法则:向可持续发展城市转变【原著名称】The Principles of Green Urbanism: Transforming the City for Sustainability【原著出版者】Taylor & Francis Group集团旗下EARTHSCAN出版公司【原著作者】【澳大利亚】 Steffen Lehmann【ISBN】978-7-121-22906-0【页码】887页【装帧】软精装【开本】16开【尺寸】188×260【出版日期】2014年5月【定价】296.00元

艾伦•B•雅各布斯认为,城市应该是一个给人提供生活空间的美丽而充满魅力的地方,是社会集体成就的最终体现。在这里,人们可以恣意发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自由、爱、创意、激情、平静和欢乐等不同元素在这里交织。——(《美好城市:沉思与遐想》)

随着个人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世界正在经历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2008年,城市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50%;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在2010年的城市化率也达到了49.7%,并以每年近一个百分点的速度飞快增长。城镇化是21世纪的特征,正在重塑世界各国的城市和社区。

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得原有的城市不断扩大,新的城市不断涌现。随着越来越多的土地用于城镇化,城市设计者们面临一系列设计难题。与此同时,不仅新兴城市的中心规划图中不再将位置留给传统的制造业,而且传统城市也在掀起“去工业化”浪潮。在工业外迁、生活成本提高等因素的影响下,城市中心区出现了空心化现象,这直接导致市政投资和私家车保有量的增加,加重了财政负担和环境污染。

在此背景下,《绿色城市法则:向可持续发展城市转变》一书的作者斯蒂芬•莱曼教授提出了城市发展的15条核心法则作为概念模型,介绍我们如何应对现存的街区、区域和城市转型的挑战,并重新转变我们设计、建造和经营城市聚居地的思考方式。这些法则在部分情况下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但在具体应用中必须结合每个用地特定的气候条件、用地现状、技术发展、社会条件、客户需求以及各利益相关组织等进行调整。以后工业时代澳大利亚城市纽卡斯尔作为主要研究案例,这些法则的关键要点包括:1. 有序发展,制止向郊区无序扩展的开发趋势,让居民和开发商重新回到市区,并充分利用闲置建筑和工业废弃地。以纽卡斯尔为例,作者提出“城市填充”策略,将迁至郊区的部分大学重新迁回城市,其中有一半设施将安置在现有建筑中;而另一项策略——“扩展城市滨水区”,则是利用工业废弃地来建造住宅和休闲场所。2. 利用城市绿化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仍以纽卡斯尔为例,作者提出的第三项策略——“绿色走廊”,即移除运行效率低下的铁路线,将其改造为绿化带。不仅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还能为市民提供休憩的去处。此外,屋顶花园是提升城市绿色质量的又一项措施。3.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将城市变成发电厂”,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政府的推动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起决定性的作用,这方面德国走在了前列。德国的上网电价比销售电价高出好几倍,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积极性。另外,政府的示范作用同样不可忽视。美国能源部主办的“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每年对优胜作品进行展示,以普及新能源理念。4. 建筑材料用可再生材料,如木材。除了是一种可再生资源,木材的优势还在于隐含低能源。书中介绍了欧洲多层木结构居住建筑的最新案例,这些建筑的所有承重构件都是实木,“且绝大部分都是预制的”。

“可持续性”不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应该放在概念和方法层面来考虑。“将限制条件转变为机遇”这一思想贯穿了全书的始终。不管是对城市还是历史建筑,“不破不立”的推土机式思路无助于城市的发展。应当针对当代城市所面临的问题,找出将现有城市转变的可行解决方案。因为大部分建筑已经存在,我们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翻新和升级这些现存区域上。

当今城市发展正从基于化石燃料的旧模式向基于可再生能源的新模式转变。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如此之大,但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亟需做的是抓住主要矛盾,尽快行动,这样才能化解危机,觅得生机。当然也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避免出现千城一面、千楼一面的局面。

作者单位:电子工业出版社

猜你喜欢

绿色建筑发展
绿色低碳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