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大漠的“胜利”姿态
2014-05-08王文茂王海坡
○ 文/王文茂 陈 俊 王海坡 熊 梅
胜利分公司SINOPEC3106队在中东大漠完成的30多万公里三维地震测线可绕地球赤道8圈。
●为寻求最佳生产方式,追求最佳的施工效率,胜利物探人在沙特探索推行“动车组”施工模式,使勘探效率始终保持高位运行。
地处沙特阿拉伯鲁卜哈里大沙漠腹地,一个“3+1+1”的物探项目在强手如林的国际竞技场打响了高端市场品牌,在中东大漠创造了地震勘探施工的佳绩。这就是中国石化地球物理公司胜利分公司SINOPEC 3106队。他们承担施工的沙特S62项目,五年内三次获得甲方阿美公司嘉奖。十八大前夕,该项目曾登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走基层”系列报道之一,向国人展现了中国石化人勇闯国际市场的形象。
规范化管理对标国际
6月20日,在利雅得召开的沙特中资企业协会2013—2014年度经贸工作会上,沙特S62项目荣获该年度在沙中资企业“质量安全先进单位”称号。这是继阿美公司之后,S62项目得到的又一个充分肯定。但事实上,在项目施工磨合阶段,诸多“水土不服”的症状仍令队员们记忆犹新。
除了一时难以适应高温酷暑的天气状况和沙漠荒无人烟的心理煎熬外,甲方严苛的项目作业实施程序,是最让项目队员难以适应的。
“甲方要求我们必须严格按照作业程序进行施工,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SINOPEC3106队队长张旭回忆当时的困境说。他表示,只要发现有一个细节没有严格执行程序,或者达不到规范要求,项目组就会被勒令停工整改。
在全球最大的石油工程高端市场,沙特物探的市场化程度较高,项目运作规范,进入门槛也高。在这里,有70年发展历史的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建立的勘探作业实施程序和技术规范既科学又完备,HSE管理程序更是全球“典范”。该程序从项目开工筹备到施工结束,每一个步骤、环节都有科学详尽的指导规范。所有承包商必须严格执行,否则轻者停工整改,重者中止合同,甚至逐出市场。
如此严苛的程序要求,意味着胜利找油人必须抛弃多年来形成的固定思维和经验,一切从头开始,学习阿美准则,接轨国际惯例。
“希望你们能按要求如期开工!”沙特阿美石油项目总监穆罕默德斩钉截铁地说。2009年8月,他第一次来到SINOPEC3106队,就给中方人员泼了一盆冷水。
项目伊始,测量队员习惯性地照搬国内方法和规程,建立工区GPS控制网。当把数据结果传给阿美公司审核时,阿美公司驻队监督以控制点标石埋置不符合作业程序为由,让队上重建控制网。不仅如此,甲方监督还在其他方面不断“挑刺”。比如,每栋板房内必须配齐烟雾感应报警器、灭火器、医疗急救箱等安全器材,发电区、配电盘、污水坑四周必须围起护栏等。这些细节在当时的中方队员看来,根本不是大问题。但恰恰是这些细节挡住了开炮生产的脚步。
“所有标准必须全部程序化、数字化。所有程序实现无缝隙对接。”面对严峻现实,全体施工人员最终抛开固有思维,进行脱胎换骨般的“重塑再造”。
白天,队员们忙着项目开工前的筹备工作,晚上就集中在一起学习研究实施程序。上千页的英文勘探作业实施程序文件,队员们一句句地推敲理解,一遍遍地反复研读。大家还搬出仪器设备,对照程序规范现场演练,熟练掌握各项指标和操作过程。施工中,大到GPS配备、防翻杠加装、废水排放等硬件投入,小到系安全带、出工携带多少冰块等细节,都对照标准严格执行。
在HSE管理上,为了杜绝野外施工人员乱丢垃圾,他们给野外班组分别配备不同颜色的塑料袋,一旦发现垃圾就可以根据颜色追查到当事人。
几个月后,穆罕默德带人来到项目部驻地,开始了极为细致的检查。“太棒了!”穆罕默德仔细检查一圈后,竖起了大拇指,“你们的细致,超出了我的想象。”
此后,在沙特阿美石油的多次突击检查中,没有发现一例违规事件,项目组还获得沙特阿美石油野外生产环境保护工作的“免检”待遇。
本土化创新引领海外标准
“阿美公司的勘探作业实施程序是建设国际一流物探队的‘参照系’,要想在国际市场规则中挣得一席之地,就要创造性地建立自己的高端程序规范。”胜利分公司沙特项目部经理王国来对国际规范的影响力感触颇深。
这条创新之路,胜利分公司走了8年。在沙漠复杂恶劣的地形条件下,他们对甲方多个实施程序进行的创新完善,获得了阿美公司的高度认可和赞誉。
在阿美公司实施程序中,有一条流程是这样规定的:测量组先定位,推土机再推路。这样一来,测量工作费时费力。结合地形实际,该项目组创造性地提出“推土机先推路,测量组后定位”的施工模式,并编写了相关程序规范,重点对复杂地形测线偏移规范进行了合理细化,使得沙漠地形测线偏移规范更具指导性、操作性和科学性。虽然阿美公司极少修改实施程序,但看到良好的现场作业指导效果,阿美公司不仅签字采纳,还及时更新进他们的实施程序文件中,作为一条新修订的程序规范,在其他队伍中推广应用。
这一成果并没让胜利物探人止步。近年来,他们组织编写了工区环境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HSE监控、高效运作、外籍员工管理、施工质量监控、后勤服务保障、高端人才建设等七大实施程序文件。这些程序规范比阿美公司的实施程序更严格细致和具可操作性。
在技术标准方面,SINOPEC3106队创新完善的“炮检点偏移程序”也被阿美公司认可并使其对旧有程序进行了修改。
高标准产生高质量。驻队监督穆罕默德,一向以严格、挑剔和不讲情面著称。当他看到该队提交的高品质数据资料后,逐渐转变看法,又对SINOPEC3106队的施工质量开出了“免检票”。
●在遥远的中东大漠国际物探竞技场,中国石化地球物理公司胜利分公司SINOPEC3106队创造了中国物探速度。
挑战极限的“中国物探速度”
从踏入沙特的第一天起,胜利物探人就一直在寻求最佳生产方式,追求最高的施工效率。他们探索推行的“动车组”施工模式,使勘探效率始终保持在高位运行,在沙特大漠刮起了“中国石化物探风”。
“‘动车组模式’就是借鉴动车组运行理念,把队委会、HSE部门、生产班组和后勤班组整合成一列‘物探生产动车组’,协调一致,同频共振。”张旭介绍,每节车组就是一个“单体动力源”,在生产指挥中心的统一指令下,按规则运行,整列动车组产生爆发式的持久动力。
在沙漠生产指挥上,该队实施了线性管理指挥模式。按照“队长—副队长—班长—小组长—员工”的五级垂直指挥体系,由队长统管全局,各副队长分块负责,上下层级之间对口负责,中间职责不交叉,每一级都是一个独立的“战斗单元”。
除正常通信联络以外,队里还在主营地和野外小营地之间通过QQ网络群传达指令、传递车辆运行状态和上传下载数据,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管理效率。各野外班组则认真落实“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提供服务,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进行监督”的链条式协同生产和服务理念,服从整列“动车组”运行节奏,为后续班组提供优质服务。
在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和生产组织模式的持续创新下,项目的生产效率得到节节攀升。可控震源保养维护模式使可控震源连续运转1800天,远超SERCEL产品承诺中发动机最多可连续工作2万小时的指标;全面快捷的后勤保障模式,解决了数百人的吃饭难题;高效营地搬迁模式,将搬迁时间由3天缩短为1天,实现了营地转场与不间断生产的无缝对接。此外,测量作业模式、放线作业模式、数据处理及上交方法以及生产物料供给模式等,都大大提高了生产运行时效。
为确保项目全程安全生产,S62项目组编制了20个管理程序和93个安全作业控制程序,重点加强交通安全管理,确保管理无遗漏,为项目高效提供安全保障。
2009年S62项目开工初期,日产只有200、300炮,经过快速磨合,产量很快超过1000炮,紧接着是1400炮、1800炮;一年之后,该项目组又将效率提升至日产2000炮,随后继续攀升,最高日产达到3325炮,接近于3400炮的“理论极限值”。
在这个国际石油勘探的奥林匹克竞技场,SINOPEC3106队与西方奇科等众多国际知名物探队伍同台竞技,创造出了令甲方和国际同行惊讶的“胜利物探速度”。
对于S62项目的安全高效生产模式,穆罕默德起初并不相信,曾派人跟踪项目一段时间,发现事实的确如此。感慨之余,他不得不与中方商量降低生产速度,为S62项目的高效生产势头踩一下“刹车”。
在沙特阿美石油成立近70年的历史上,主动与一支项目承包商队伍商量“限产”还是第一次。
截至目前,SINOPEC3106队累计采集400万炮高品质的地震数据资料,完成作业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三维地震测线30多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8圈,创造出1250万人工时安全生产和1720万公里安全行车无损工时的纪录,实现了安全管理“零”事故、施工质量“零”缺陷、上交数据“零”错误、员工权益“零”投诉、生态环境“零”破坏的目标。甲方连续2次为中方延长合同期限,连续3次为该项目颁发“安全高效生产奖”。
在遥远的中东大漠国际物探竞技场,SINOPEC3106队打响了中国石化物探品牌,创造了中国物探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