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格尔访华面面观

2014-05-07姚亿博

瞭望东方周刊 2014年16期
关键词:哈格表态国防部长

姚亿博

2014年4月7日,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展开为期4天的访华行程。此次访华,是其于2013年2月履新以来首次造访中国。哈格尔此访,被外界视作中美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而作出的又一现实努力。

有评论认为,哈格尔访华前在日发表的言论极不友好,访华成果不大;也有评论说,哈格尔回应中方批评的表态还算诚恳,有利于双方沟通。由此可见,哈格尔访华的意义呈现出“多面性”。

第一面:来者不善

“‘欢迎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将中国在岛屿问题上的‘野心同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相提并论”,“某些国家不能随意划分边界”,媒体报道的以上这样的不友好言论,出自访华前夕的美国防长哈格尔之口。

一些外媒认为,美国高官这种公开且高调地对华指责应该是少见的。尤其是在即将访华之际,无疑会给哈格尔此行蒙上一层阴影。

“其实,这种少见也不难理解。美国官员访华前也确实有给中国制造麻烦的先例。在这一点上,不管是军方还是政府都不例外。”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庆四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李庆四认为,美国的外交文化,有时还讲究营造融洽气氛,但主要还受现实因素制约。比如这次哈格尔在日本的表态,就是为了给其盟友撑腰打气。

2014年4月1日到3日,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在夏威夷主持了首届“美国-东盟防长会议”。此次会议除泰国总理兼防长英拉因国内问题未能出席外,东盟十国中的九国防长悉数到场。

虽然,此次会议有着“改善人道主义救援和救灾工作效率”、“在军事和民事机构间建立更有效、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样低级政治议题的“掩护”,但仍然难脱美国借助东盟继续推进其亚太再平衡政策并进一步遏制中国的实质。

4月7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就指责中国试图拦截菲律宾前往仁爱礁换防士兵的船属于“挑衅及引发动荡的行为”,要求中国克制。美国驻菲律宾大使则在近日透露,未来将有更多美国海军战舰驶入菲律宾海港。

“美国现在就是要给其亚太盟友足够的底气以制约中国。”李庆四说,“有一个特殊的背景需要注意,就是乌克兰问题。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实际上对俄罗斯无计可施,相当狼狈。于是在亚太地区美国人就要坚定支持其盟友,在其能力相对下降的情况下,让其盟友当马前卒来填补它在亚太的实力空白。”

在哈格尔访华期间,美方对中国的不友好姿态并没有停留于语言上,还有实际行动:4月8日,在中国国防部长常万全会见哈格尔的同一天,美国众议院悍然通过了一项新的对台售武方案。此方案涉及4艘先进的佩里级护卫舰,因而相当敏感。

对于美众院为何选择这一时机通过对台售武方案,长期从事美国国会研究的李庆四认为,“对台军售也是如此,美国国会这么做既是给中国看,也是给其亚太盟友看,更是要给奥巴马政府看。提醒奥巴马要对中国强硬”。

在访日期间,哈格尔不仅没有收敛其在防长会议上对中国含沙射影的指责,反而为日本打气撑腰,无礼地指责中国。4月5日和6日,哈格尔先后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

对于安倍政权通过修改宪法解释来解禁集体自卫权的打算,美国官方此前一直没有明确表态。但哈格尔此访首次作了进一步表态,对日本通过修改宪法解释等方式来解禁集体自卫权表示“欢迎”。这是美国部长级官员首次正式对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予以支持。

不仅如此,哈格尔更是大放厥词地表态:“美国一直认为钓鱼岛处于日本行政管辖之下,适用日美安保条约。”他同时还说:“我们一贯反对在领土问题上对他国进行威胁和要挟”。

李庆四说,“哈格尔此次表态,不同于国会议员的表态,身为军方高层人物的哈格尔代表着美国政府的军事政策,这种表态应是严肃而明确的。对未来中日关系的影响不可忽视。”

第二面:针锋相对

“哈格尔部长近期发表了一些言论,中国人民是不满意的。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一再表示不选边站队,令人费解的是,部长先生却公开表示欢迎日解禁集体自卫权,为日本撑腰打气。菲律宾侵占中国南海岛礁,部长先生却袒护菲律宾,指责中国。”针对此前哈格尔的不友好表态,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在4月8日与哈格尔会谈时罕见地作了上述表示。

不同于以往中国外交较为克制的表态,此次范长龙对哈格尔的表态,在外界评论中被看作是直接“来个下马威”。而国防部长常万全的表态,更是被外界视作“亮剑”:在中美两国防长媒体见面会上,国防部长常万全回应提问说,“中国海上演习不针对特定国家和地区,对日挑事行为中国保持了克制。我们不惹事,不怕事。面对威胁,中国解放军做好准备,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常万全还表示,中国对于领土领海不妥协,不退让,不交易,不允许一丝一毫的侵犯。

“此次中国军方高层的强硬表态也属正常。面对主权和领土问题,我国向来不容退让。最近一段时间来,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碰了硬钉子,现在想在亚太地区寻找某种发泄。中国一直在领土问题上保持克制,可美国却始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是在不断地挑衅中国,‘考本斯号事件就是一个信号。这当然是中国人民无法接受的,我国军方的强硬表态就是要让美国人看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李庆四说。

虽然此次中美防长会谈不乏唇枪舌剑,但双方最终仍然达成了“七点共识”,如将积极推进建立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机制和公海海域海空军事安全行为准则进程;同意建立陆军交流合作对话机制,推动陆军合作有序发展;在环太平洋 2014联合军演结束后,两军举行陆上联合医疗救助行动等。

第三面:斗而不破

如果只关注哈格尔此访的不和谐声音,可能会得出中美关系已经步入低谷的结论,但实际上,“斗而不破、和而不同”才是当前中美关系中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真实写照。这也更加说明了,当前积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如愿登上辽宁号航母且时间长达2个小时,可谓是哈格尔此行最大的亮点。endprint

4月8日,哈格尔在青岛参观了中国海军的首艘航母辽宁舰,也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登上服役后的辽宁舰的外国人。参观期间,辽宁舰的飞行控制室、航海舰桥、飞行甲板以及阻拦索等重要设施都让哈格尔一览无余,展现了极高的军事透明度。

中美军事交流此前一直被视作中美关系的一大短板,美国对台售武、舰机对华抵近侦察、涉华歧视性法律等,都限制了两军交往的深度和广度。此次备受外界关注的中国航母辽宁号对哈格尔的开放,被视作中国国防史无前例的开放之举,传递出中国积极推动中美军事互信与合作的真诚与善意。

对于当前中美军事交流,李庆四说,“中美军方的高层交流,实际上是对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建立中美新兴大国关系的响应。在这一点上,中美两国是有共识的。这是有利于双方减少战略误判、避免擦枪走火的”。

4月8日,在国防大学的演讲中,对于打造中美新型两军关系,哈格尔提出三方面期待:“第一,保持持续和有实质内容的对话;第二,在利益交汇的领域,营造具体务实合作;第三,在可能出现分歧的领域,以开放沟通的方式对之进行管控”。第二天,哈格尔参观了北京昌平士官学校,与学员们面对面交流并共进午餐。

哈格尔此行既见识了中国最新的航母辽宁舰,又在解放军第一学府见证了中国军官的风采,甚至体验了解放军普通士官的生活,可谓完成了对中国军队上至将军下至士官的全面认知。

4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哈格尔的会见,则将哈格尔此行推到了一个新的高潮,这也是近3年来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会见美国国防部长。有媒体评价,这体现了中方对于哈格尔访华的重视,展现了中方推进中美两国两军关系的诚意。

在会谈期间,双方海军和空军在海上行动的通报机制、朝鲜核问题都是讨论的要点。哈格尔临别之际,还特别感谢中方的“真诚对话”。

第四面:任重道远

在双方高层的推动下,中美防长间互访在最近3年已成为常态。

2011年1月时任美国防长盖茨访华,主要达成4点成果。比较突出的如: 确定2011年上半年举行海上安全磋商和中美两国国防部工作会晤;双方同意建立一个联合工作组,就两军关系发展的指导原则和框架进行研究。

2012年9月时任美国防长帕内塔访华,其避谈敏感的钓鱼岛争端,呼吁加强中美两大国合作。由于获得了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接待,帕内塔甚至将行程延期一天。可以看到,帕内塔此行中美双方都释放了十足的善意。

2013年8月,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常万全出访美国,并会见美国防长哈格尔。访问期间,常万全先后造访美军太平洋总部、北方总部和北美防空司令部,受到美方热情接待。在与哈格尔的会谈后,双方达成“五点共识”,包括美方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2014年访问美国,中方欢迎美国国防部长、海军作战部长2014年分别访问中国;中国将应邀参加2014环太平洋联合军演等。

回顾中美军事交流的过去,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今日局面来之不易:1995年,美国允许李登辉访美,中美军事交流暂停近1年;1999年,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中美两军军事交往无限期推迟;2001年,南海发生中美“撞机事件”,美方单方面中止两军交往;2008年,美国政府决定向台出售武器,中美第十次防务磋商暂时冻结。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一旦中美关系遭遇波折,首当其冲的往往是中美两军关系的冻结和停滞。具有敏感性的两国军事层面的交流从而成为最能够体现双方互信的风向标之一。中美两国之间竞争与合作的双重性,在两军军事交流上体现得相当透彻。

对于业已形成的中美军方高层互访,李庆四认为,“虽然当前中美军方互访还是会受到诸如美国对台售武、抵近侦察等问题的干扰,但总体上还是坚持下来了,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看到,双方大力推动的军事交流正式化、机制化有助于两军的相互理解。毫无疑问,这是中美安全合作中建立互信机制的重要一环”。endprint

猜你喜欢

哈格表态国防部长
审慎表态
领导点名要我发言,该怎么办?
这样的人才俺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