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内摄像技术结合数理统计方法在岩溶勘察中的应用

2014-05-07张世杰唐广辉

铁道勘察 2014年3期
关键词:孔内溶洞岩溶

张世杰 唐广辉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55;)

在可溶岩地区修建铁路工程,常常受到岩溶的困扰,由于岩溶的空间发育形态十分复杂,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导致岩溶地区的勘察工作难度很大,目前普遍采用的物探普查、钻探验证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岩石的节理、裂隙可能被误判,路堑地段土方尚未开挖,地表起伏的影响,物探本身的多解性),难以查清其发育状态,导致加固处理措施针对性不强,通常采用岩溶注浆措施加固[1-2],但注浆工程量无法准确计算,只能估算。

岩溶注浆数量大,单价高,准确核实注浆数量意义重大,此问题已经引起了建设单位的高度重视,也一直是工程审计工作的重点。如何相对准确的核定岩溶注浆工程数量一直是工程界的一道难题。

1 孔内摄像法简介

孔内摄像法是沿着钻孔竖向采用摄像技术[3-5],对孔壁进行拍摄和观察,识别孔壁缺陷、位置、形式、程度的检测方法。

摄像探头由摄像机、照明光源、锥形反光镜、透明摄像窗、指北针、遥控调焦装置等组成。通过锥形反光镜摄取孔壁四周图像,自动采集图像,并进行展开、拼接处理,经计算机进行编辑处理,形成全孔壁柱状图像供使用(如图1)。

图1 基桩孔内摄像设备连接示意

孔内摄像法在基桩检测、路基填筑检测、岩体完整性检测及矿产开采等多领域中的应用比较广泛[6-13],技术趋于成熟。

把岩溶区的钻孔看作是待检测的基桩,通过孔内摄像的影像资料,可以真实反应孔内岩溶发育情况。

但岩溶不同于单独的基桩,需要的是一个工点区域内岩溶的总体发育情况,为此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各钻孔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具有统计意义的一定区域岩溶发育情况,对于认识和把握工点区域岩溶发育程度,指导岩溶加固处理,核对注浆加固工程数量具有现实意义。

2 工作方法及工作量

根据现场情况,确定了孔内摄像为主,局部发现溶洞时采用超声成像技术确定溶洞空间位置的工作方案。

大范围开展工作前,通过孔内摄像成果和钻孔岩芯的对比,进一步确定黏性土覆盖层、角砾土层、岩石风化层、节理裂隙的图像特点,为准确分析判断岩溶的发育状态奠定基础。之后开展大范围的孔内摄像工作。

成果整理阶段通过软件把图像拼接成连续图片,并对图片上的地质特征(包括岩石完整、破碎,裂隙发育程度、倾向、倾角和宽度,溶蚀现象等)进行解释和描述,典型的孔内摄像成果资料如图2、表1所示。

图2 孔内摄像成果

表1 摄像成果分析汇总

由于所有的裂隙都是损耗浆液的因素,所有裂隙都作为参与线溶率的统计。上表裂隙总宽度217.5 mm,钻孔总长度4 666 mm,统计线溶率为217.5/4 666=4.66%。

本次进行孔内摄像共8个工点814.64延米,里程范围和工作量如表2。

3 数据分布特点

孔内情况按照空洞(裂隙)、充填溶洞和无溶洞三部分分别统计,三部分的含义见图3。

表2 工作范围及工作量统计

图3 孔内岩溶分类示意

对全部1 510个数据点的统计基本反应出该区域岩溶发育整体情况。

图4 线岩溶率分布情况

图4 表明,78.3%的钻孔不存在任何岩溶(含溶蚀、裂隙)现象,21.7%的钻孔存在岩溶(包括空洞和充填溶洞和裂隙)现象。

图5表明,线岩溶率(包括空洞、充填溶洞和裂隙)分布在0% ~60%之间,78.3%钻孔线溶率为零。

图5 线岩溶率分布情况统计

将图5的纵向比例放大即为图6,可以看出,在存在岩溶的孔内,4%的岩溶率是发生机率最大的,占全部钻孔的2.5%,占存在岩溶钻孔的11.5%。

图6 线岩溶率分布情况统计(纵向放大)

4 数理统计

按照《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中推荐的统计方法进行数理统计[14]。

主要参数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平均值fm和标准差σ

式中 fi——岩土无力力学指标;

n——同类地质条件下或同层位数据个数。

岩土参数的变异系数δ按下式确定

岩土参数的标准值按下式确定

式中 fk——岩土参数标准值;

γs——统计修正系数。

各工点统计结果如表3(空洞和已充填溶洞分别统计)。

5 按照统计结果估算注浆工程量

按照上述统计数据,分别估算各区域需要的注浆数量,计算假设条件如下:

(1)线溶率只能体现纵向岩溶发育程度,不能反应岩溶横向的发育状态,考虑到钻孔均匀布置,假设所有溶洞(裂隙)的横向发育宽度为钻孔间距,也就是将线岩溶率看作体岩溶率。

(2)加固范围内所有空洞是全部联通的,空洞可以完全被注浆充填,已充填溶洞体积的25%可以被注浆充填。

(3)加固区内外是隔离的,不考虑注浆大量流失到加固区以外(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个别钻孔大量漏浆现象,需单独研究帷幕注浆工艺和浆液控制方法,个别处理、单独计量)。

(4)注浆流失系数1.3(考虑施工损耗和浆液渗入微裂隙)。按照上述假定条件,计算结果如表4。

表3 各工点线岩溶率统计结果

6 结论

(1)孔内摄像方法通对孔壁进行拍摄和观察,能够直观、清晰的识别岩溶发育的位置、形式、程度,加深对岩溶的直观认识,对于判断岩溶发育状态,评估对工程的危害,确定加固措施,估算工程数量能够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2)从1 510个数据的统计结果分析,本区域的岩溶以弱发育为主,78.3%的区域无岩溶发育的现象,21.7%的区域存在岩溶发育现象,但绝大多数溶洞已被充填,空洞的体积比仅为0.31%。

(3)建议在施工阶段执行“先探后灌”的原则,先期大间距开展孔内摄像,宏观把握工点岩溶的发育状态,划分不同的区域,之后在重点区域加密勘探点,开展动态设计,对工点加固方案及时跟踪和调整,逐步完成注浆加固工作。

(4)注浆量的估算虽然建立在假设条件下,其精度还需修正,但比起常规的注浆已经是个长足进步,实施前通过试验段的摸索,进一步验证浆液损耗等参数,将使注浆数量更加接近实际情况,最终实现注浆数量基本可控的目的。

[1] 张晓华,叶中兵.客运专线路基基底岩溶注浆施工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2008(4)

[2] 叶中兵.石武客运专线路基岩溶注浆施工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2010(9)

[3] 王川婴.数字式钻孔摄像系统研究[D].武汉: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1999

[4] 王川婴.孔内摄像技术的发展与现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10)

[5] Yuji Kanaori.Observation of crack development around an underground rock chamber by borehole television system[J].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1983(2)

[6] 武君.基于铁路工程勘察的数字全景钻孔摄像系统应用研究[J].铁道勘察 ,2009(6)

[7] 谢孟,甄春相.数字全景钻孔摄像技术在铁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J].铁道勘察,2009(1)

[8] 黄明.孔内摄像技术在PHC桩完整性检测中的应用[J].工程质量,2005(9)

[9] 唐杰军.数字钻孔摄像技术在路基面检测中的应用[J].路基工程,2006(5)

[10]王川婴,胡良培.基于钻孔摄像技术的岩体完整性评价方法[J].岩土力学,2010(4)

[11]刘贵祥.数字钻孔摄像技术在特厚煤层综放开采中的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2007(7)

[12]陈雪见.数字式全景钻探摄像在某洞室勘察中的应用[J].数字化应用,2006(10)

[13]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TB10012—2007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孔内溶洞岩溶
穿越岩溶
某石灰岩矿区岩溶涌水治理处理方法
开阳县三口河水库(岩溶地区)溶洞处理
某水库大坝右岸绕坝渗流监测性态分析
出发吧,去溶洞
探讨岩溶区高速公路勘察技术方法
妙梦巴王国历险记 七.中保村和百丈山溶洞24
关于矿山地质岩心钻探施工中事故处理与认识
矿山地质工程钻探孔内事故处理及预防
煤田地质钻探中孔内情况及事故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