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院价格放开影响几何?
2014-05-06刘砚青解惠涵
刘砚青+解惠涵
4月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卫计委、人社部三部委联合发出《关于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宣布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俗称“民营医院”)医疗服务价格,鼓励社会办医。
如果说自2009年启动的新医改最大成效是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全覆盖,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看病贵”问题,如今民营医院自主定价权的放开,可谓是解决“看病难”问题最重要的一步。
“可以说这是2009年启动新医改以来破除‘以药养医体制最为有力的政策!” 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明确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这项政策对公立医院改革和社会资本办医具有实质性推进作用,也很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原则。”
国家卫计委体制改革司司长梁万年曾经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公立医院改革是当前医改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他指出,目前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任务是要取消以药补医,建立科学补偿机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编制、人事、分配制度。
此外,这项政策还有望缓解医疗人才短缺这一痼疾。
“在各种医疗资源中,医疗人才是最重要和核心的资源,而医疗人才的短缺在我国已经达到了一种空前危机的状况。”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在中国200万的执业医师队伍中,有近一半人不具备大学本科教育水平。然而近10年来,大多数医学院毕业生却没有进入临床医生的队伍。” 蔡江南感叹道。(编者注:据《2012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在202万名执业医师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者占比53%)
我国医疗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多年来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压抑的医疗服务价格和僵化不变的定价机制。
“医生门诊收费甚至低于理发和洗脚的价格。医生公开收入严重偏低使得优秀人才不愿意学医,医学院毕业生不去行医。医生依靠过度用药和检查来弥补收入,让医患矛盾和冲突日益激化。”蔡江南认为,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医疗服务定价机制,使医疗服务价格合理,已成为我国深化医改刻不容缓的任务。
对话嘉宾
破冰之举还是只具象征意义?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日前在解读《通知》新政时表示,非公立医疗机构医院的医疗服务价格开放后可以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加快进入医疗卫生领域,在缓解当前群众看病难矛盾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医疗市场的竞争,推动公立医疗机构深化改革。
庄一强:目前我国的公立医疗机构都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而在非公立医疗机构中则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类。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已实行市场调节价,这次政府所放开的是非营利性的民营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我认为,政府这次提出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更像是一个标志性姿态。毕竟民营医院的服务市场占有率还非常低,还不足以起到影响整个医疗市场的冲击作用。
根据《2012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按医院病床数比较,非公立医疗机构只占整个医疗市场总服务量的10%左右,在与公立医疗机构竞争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另外,在技术力量方面,由于中国绝大部分优质医疗技术力量都集中在公立医院,为吸引更多的病患,大部分民营非营利性医院的定价比公立医院还要低,所以说政府这次放开民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服务价格实际意义并不是太大。
刘国恩:人们普遍抱怨的“看病难”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公立医院的服务供不应求;二是公立医院的“以药养医”。解决供不应求,最有效的解决办法莫过于开放市场,动员社会力量增加医疗服务供给,而吸引社会力量的最佳制度安排就是设置具有激励作用的市场价格机制。
至于“以药养医”问题,虽然政府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价格、医生收入及药品售价干预较少,但是相对于公立医院,这些医院的平均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却更低。所以说放开非公立医疗服务的价格管制,探索一个更加能够体现市场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机制,都是中国医改突破供不应求和“以药养医”困局的勇敢尝试。
我们不能因为目前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占比很低,就认为价格放开以后的影响很有限,政策的实际意义不大。中国民营医疗机构占比之所以偏低,就是因为市场和价格一直没有放开所导致的。
如果我们希望社会力量举办的医院能够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就必须要尽快地把这个市场放开,在价格上给民营医院以更灵活的政策,让它有一个成长、发展的条件和环境。
朱恒鹏:中国医改的最关键一环,就是打破公立医疗机构对医疗服务的行政垄断。公立医院长期“以药养医”导致医患关系紧张。但破除“以药养医”不可能仅仅通过调整行政定价实现。严格管制公立医院服务价格乃是国际通行规则,但在未形成充分、有效的医疗服务市场竞争的情况下,合理公立医院的管制价格很难形成,公立医院及其医生诊疗行为扭曲难以避免。
放开民营医院的自主定价权,有利于增加民营医院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当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生完全通过自身服务获取阳光、体面的收入时,可以激发公立医院的管理层和医生改变国有身份的积极性,有助于推动深化公立医院改制。
价格放开后看病会越来越贵吗?
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市场化以后,大家最担心的问题就是总体医疗价格会不会因此而水涨船高。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市场占有率较低,在与公立医疗机构竞争中仍处于弱势地位。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价格后,由于在基本医疗服务上与公立医疗机构存在竞争,不会出现集中涨价局面。
蔡江南:医疗服务的价格的确会上涨,也确实需要上涨,因为我们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价格是被严重压低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医疗费用会出现全面上涨,我们现在整个医疗环境是在以药品和检查来养医的。
从2012年7月开始,北京陆续在友谊医院、朝阳医院、同仁医院、天坛医院、积水潭医院等5家市属医院实施了改革试点,取消15%药品加成、挂号费和诊疗费,代之以医事服务费。虽然看一次医生的支出可能要比以往挂号费贵一倍,但医生的收入直接提高了。医生也不会随意开高价药和让患者做多余的检查。因此患者就诊时的药费和检查费支出减少了。
事实证明,与改革前相比,5家医院的医保患者经济负担明显减轻,无论是门诊患者还是住院患者,医疗费、药费和自付费用都在降低。
庄一强:我认为肯定会有涨价的现象出现,但并不是所有的医院都会涨价。整个环境是由市场决定的,如果涨价太厉害,老百姓承受不起,就不会有人去,没人去了,价格自然还会降下来。这就跟在餐厅吃饭是一个道理,我们都不担心餐厅饭菜价格会疯涨,因为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进行选择。
另外,由于现阶段民营医院的数量和技术力量都不够强大,因此它们也没有涨价的底气。
对于民营医院来说,涨价的空间在于个性化服务部分,如果你希望享受高质量的服务,那么你就要付出相应的高价。通过价格的杠杆,医院可以对病人区分服务,让大家进入一个有序的就医环境。
如果所有宾馆的价格都一样,那么大家肯定都会冲进去抢住五星级宾馆,这样就会导致五星级宾馆排的队又长,服务质量又差。但是价格放开以后,不同星级的宾馆提供不同水平的服务,每个人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宾馆。
刘国恩:比如现在在公立医院做阑尾手术要2000元,而非营利性民营医院受价格管制,不大愿意做这种手术,所以老百姓都只好选择去公立医院排队、托关系做手术。
在价格市场化以后,如果民营医院做阑尾炎手术要收4000块钱,它肯定会解释它贵的道理,包括环境、床位等等,那么老百姓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要不要多付不能被报销的剩余2000元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