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让农村中学的学生喜欢上音乐课

2014-05-05刘业芳

教育界·上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律动刘老师音乐课

刘业芳

我们农村中学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音乐课难上,一上音乐课,成绩好的同学埋头做作业,成绩差的同学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即使有小部分学生愿意上音乐课也仅限于唱唱课本中的简单歌曲,跟着单旋律走。要么就是要求老师放流行音乐。更别说是音乐欣赏课,大部分学生对音乐没自信,听不懂交响乐和古典乐,那么到底怎样才能让我们农村的孩子喜欢上音乐课呢,这个问题一直让我很困惑。我想我们农村的孩子虽然很朴实,但孩子的天性是一样的,内心也是很渴望能懂些音乐知识,能学会欣赏音乐的。每次从县城听课回来,我都很羡慕,同时也在反思,人家是怎么做到的呢?为什么轮到我就这么困难。我想音乐教学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教师是一个引领者,我们的孩子喜不喜欢音乐课,关键看音乐教师的引导。孩子对音乐也应该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地接触、体验、感受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熟悉它、了解它,使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在耳濡目染中自然进行。

那么,到底怎样引领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呢?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从体态律动着手

初一年级学生刚踏进中学的门槛,在他们身上还保留着小学生活泼好动的习性,喜欢在音乐中律动、以律动表现音乐,而且他们的视觉感知往往要比听觉感知快。因此可以从他们喜欢的律动着手,通过视觉上一目了然的动作带他们走进音乐。在刚刚结束的音乐教师全员培训中,陈千红老师给我们做的讲座我记忆犹新。她说,要想让学生喜欢你的音乐课,你的课就要有吸引学生的地方。陈老师给我们讲了达尔克罗兹的律动教学,还给我们做了示范,让我们也体验了一次做学生的感觉。音乐、体验情感是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宗旨,他在1914年所写的论文《节奏运动、听觉训练和即兴》中强调:“体态律动的目标是:在本课程结束时,不是能使学生说‘我知道而是‘我体验到。一次引起学生的表现欲望,激活他们的情感世界,扩大他们的本能力量,并能迁移到生活中去。”体态律动的作用:通过节奏运动使身心和谐发展;通过节奏运动唤醒儿童的音乐本能。比如我在上《拉德斯基进行曲》时,开头我让学生听,并把节奏写在黑板上,把没有倚音的同一个节奏也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比较,通过对比让学生知道,有倚音音乐的形象更逼真,就是马蹄声。然后让学生跟我一起律动。这样更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实践表明,如果鼓励孩子们除了运用耳朵外,还运用身体的其他部分,他们对音乐的反应就会变得充满无穷无尽的生命力,进步也会变得惊人的快。他们因此会成为教师快乐的合作者,而不是教师的令人厌烦的受害者。

二、从音乐游戏着手

游戏是学生的最爱,我们可以从充满情趣的音乐游戏着手,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走进音乐。我又想到了本次的音乐教师培训,教研员肖霄老师真是费劲了心思,她为我们邀请来了全国特级音乐教师刘德昌老先生。早就听说了上海音乐特级教师刘德昌老师评课很风趣,非常有感染力,12月14日那天的培训场面,更让我对这位“老特级”充满敬意。 这个讲座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的这么高级别高水准的讲座,令我更加敬佩的是一整天的讲座刘德昌老先生只用了黑板、粉笔、钢琴这三件物品。面对以往那些眼花缭乱的多媒体讲座,刘老师的讲座更让我感觉到了返璞归真,简单实效。所以他笑称自己是活的多媒体。刘老师说:以前的孩子会唱歌但不会欣赏,现在的孩子会欣赏但不会唱歌,如何教会孩子唱歌,这是我们每一个音乐老师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做到简单、朴实而有效,不要注重表面的热闹。他当场为我们上了《拉钩钩》这堂课。几个简单可爱的动作就引出了这堂课的上课重点和内容。当讲到歌曲演唱时,刘老师现场就对老师们进行训练,他的方法很简单,把老师们分成了三个或四个声部,然后现场教唱。真正做到说得多不如做得多,让老师们自己在实践中体验,更好领会理论上的精华。讲到精彩之处,刘老师甚至跪在讲台上。为了更好地让我们理解歌曲的情绪,刘德昌老师请安高的俞亚红老师一起做起了拉钩钩的游戏,台下情不自禁地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我在初一年级音乐课上也曾做过游戏“送音”,老师把一个音(如:do)一直唱着,并放在手掌心,送到学生的手掌心,接到的学生唱着再送给别人,在学生不停地唱着do送给他人的同时,老师开始唱第二个音(如:sol)并送给另一些学生,渐渐地,教室回荡着很美的纯五度音程。第二次,送do和fa,教室回荡着纯四度音程。在音程回响的时候,引导学生边唱,边闭目用心聆听,感受纯五度和纯四度不同的色彩。本来你给学生讲纯五度,他们根本不懂,通过游戏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和感受。

三、从欣赏材料着手

想要让学生竖起小耳朵,用愉悦的心情学会听音乐,一个好的老师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材,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看新课程下的音乐欣赏课,统筹安排欣赏曲的教学方法,做好音乐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欣赏一些独奏曲,有意识引导学生关注伴奏声部。如小提琴独奏曲《圣母颂》(古诺),引导学生聆听竖琴的伴奏音型,通过一些小手势表现音型的变化。熟悉了后,截取一段,听着主旋律,手势表现着伴奏音型,内心哼唱着伴奏音型。

欣赏一些管弦乐曲时,要引导学生去捕捉丰富的音响。如欣赏管弦乐《野蜂飞舞》,聆听连续十六分音符半音级进滑行音调的主题时,引导学生聆听低音弦乐器组连续的拨奏,木管乐器组时而出现的旋律,及另一个由跳级音程构成、强而有力的主题。在大家一起聆听捕捉后,进行分组:如一半学生听出低音弦乐器组连续的拨奏,另一半学生听出木管乐器组时而出现的旋律,老师听出另一主题,分别用一个简单的动作表示。这样,在音乐流动的过程中,学生听到的是多个声部、有层次的音响。

总之,如果要让我们农村中学的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就要靠音乐老师如何按照新的教学观念,充分调动学生,从而引导出学生聆听音乐的敏锐性,用音乐的耳朵去感知万物之声,用聪慧的眼睛去捕捉大自然的瞬间。

猜你喜欢

律动刘老师音乐课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咕咚”因何加引号?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三个经济”律动
刘老师想开小车
幽默的刘老师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生命的律动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