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降分与不分文理科
2014-05-05
英语降分与不分文理科
周绪红
朱永新
葛剑雄
马 敏
两会热议
文理科分科还是不分科?英语降分好还是不好?教育部长袁贵仁在两会上作报告时表示:现行高考制度经历了35年。时间证明,高考制度总体是好的,但确实也出现了一些窘相,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外语考试利用社会化考试,考试方式发生变化。招生将基于全国统一高考成绩和3年学业水平成绩综合加以录取。高考改革是重点难点,目前进度在加紧论证,主要是科学性和可行性问题,所以方案还在论证过程中。在推进策略上,总的原则是“积极稳妥”。国家出总的方案后,各省出试点方案,但不一定在今年全部试点。各省试点办法出台实施后,新入学进校的高中学生才会依据进行,不影响目前在校高中生。
对于高考改革的具体内容,代表委员们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英语降分逐步推进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大学校长周绪红:减少高考外语科目,只是减少了某一门功课,对于高考改革而言不是根本的办法,每一种方法都会有自己的弊端。高考改革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采取笔试加面试组合等。无论哪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要让大家在同一条起跑线,保证公平。
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支持高考英语降分,降分不会对新东方培训市场构成威胁。只有当英语不列入高考总分,只起到参考作用,此时才能让英语回归交流技能本质。
英语社会化考试应确保公平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中山纪念中学校长贺优琳:由于一直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高考,我国没有发展起如美国SAT学习能力测试这样的社会化考试机构;因此,一旦全国推开英语社会化考试,承接如此庞大的考试组织工作有可能“应接不暇”。英语社会化考试由谁来组织,才能确保公平和权威?可选择一些已经有一定基础的社会机构,既相对独立又有公众信任的资质和品牌,这还有赖于全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提出了诸多具体改革举措。这一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方向是正确的,改革的成效会在未来一段时期逐渐显现出来。以一年多考为例,给了学生多次选择的机会,从而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弊端,避免了学生因为偶发性的客观原因导致高考发挥失常的问题。有人担心学生会因此频繁多次参加考试,加重自身负担,其实如果考试主办方能够做到科学化命题,真实反映考生实力,学生的成绩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因此不必担心有的学生希望通过多次考试“刷分”。
不分文理科防止简单化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招生办)党委书记马敏:我从媒体看到专家谈高考改革的文章,包括不分文理科、减少科目等,觉得太简单化了一点,能不能达到最终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预期效果,我持怀疑态度。根据大学学科设置,高中的课程设置大体上有一个分类,学生对文科或理科的倾向在高中已经显现出来,这种情况下,还是应该保持学科的类别,按类招生,可以说“大文”“大理”,但不能简单地说不分文理科。高考改革,不在于改形式,关键在于改内容,真正达到减负、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高考的弊病到底在哪里,目前还没有公认的答案。有的地方提出要把外语从高考中取消,有的要减少权重。为什么减少权重?经过科学论证吗?仅仅因为有人抱怨就减少吗?减少不解决实际问题,外语减少权重只对外语学得不好的人有益,外语好的人反而受害。总而言之,现在提的高考方案都不是建立在科学论证、调查研究比较的基础上。高考不用一考定终身,那么两考定终身就合理吗?三考定终身就合理吗?总有人会说,那我考第四次就好了,你不能根据个人的要求来调整。我认为通过一考来做决定对绝大多数人讲是合理的,个别人没有发挥出来,但是素质高也包括应试能力强。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不分文理科,不利于高校挑选合适的人才。以师范类大学为例,学校招收的学生应该是有一定区分的,这样有利于根据考生的特长招生培养,最后让他们走上合适的岗位,更好地教书育人。因此,不分文理,学生不考文综、理综,高校很难了解考生的特长,这将对招生及后续的培养都会带来一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