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4-05-05刘承梅
刘承梅
江西省赣州市妇女儿童医院NICU,江西赣州 341000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
刘承梅
江西省赣州市妇女儿童医院NICU,江西赣州 341000
目的 分析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15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74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76例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蓝光治疗。 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3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6%。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临床效果
黄疸是医院儿科常见病,多见于未满月的婴儿,即新生儿。黄疸对新生儿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患儿皮肤、黏膜等常出现黄染现象,若未及时进行科学治疗,可对新生儿神经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制约其正常发育,严重时可导致死亡[1-2]。本院2011年3月~2013年10月对76例新生儿黄疸患者进行蓝光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门诊收治的15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其中,男45例,女31例;日龄20 h~25 d,平均(6.51±3.24)d;早产儿14例,足月儿62例。对照组74例,其中,男46例,女28例;日龄18 h~26 d,平均(6.00±3.17)d;早产儿15例,足月儿59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即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改善酸中毒、低温、缺氧等症状,补充白蛋白,加强抗感染治疗,预防低血糖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蓝光治疗,即选择婴儿光疗暖箱(由宁波戴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注册号:浙食药监械(准)字2010第22601960号),蓝光辐照功率>500 μW/cm2,温度控制于38℃之内,新生儿温度控制在35℃左右,肤温传感器精度为0.3℃,照射前需应用黑布罩将新生儿的肛门、会阴及眼睛部位遮盖住,之后可对裸露部分实施照射处理,持续照射12 h,每隔4 h翻身1次,1次/d,连续治疗3 d[3-5]。
1.3 疗效评定标准
①痊愈:黄疸症状全部消失,血清总胆红素恢复正常水平;②显效:黄疸症状大部分消失,血清总胆红素显著下降,超过70%;③有效:黄疸症状部分消失,血清总胆红素有所下降,超过30%;④无效:黄疸症状未有变化或变化不大,血清总胆红素无明显下降现象,不超过30%[6-9]。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7%(χ2=4.84,P<0.05)(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比较
治疗组经蓝光治疗后,绿稀便2例,发热3例,皮疹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4%;对照组经常规治疗后,发热1例,腹泻5例,皮疹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6%。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不良反应均于治疗结束后自行消失。
3 讨论
黄疸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儿科疾病,其发病原因包括诸多的方面,主要原因为机体产生过多的胆红素,若新生儿机体胆红素≤34.2 μmol/L,则无法通过肉眼观察到黄疸,因此可称为隐性黄疸;若新生儿机体胆红素>34.2 μmol/L,则可通过肉眼观察到明显的黄疸症状,因此称为显性黄疸[10]。此外,黄疸的产生还与新生儿肝细胞有着密切的关系,肝细胞受损,导致其功能低下,肝内出现胆汁瘀积等,亦可引发黄疸症状。
在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中,蓝光治疗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蓝光治疗仪给予蓝光照射治疗,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蓝光治疗的主要原理为:新生儿胆红素在蓝光治疗仪作用下可迅速、有效地吸收蓝光,逐渐发生改变,最终转变为异构体,并具有较强的水溶性,最后可通过胆汁顺利地从尿液中排出来,从而有效降低新生儿胆红素的浓度,达到缓解黄疸症状的目的[11-12]。在蓝光治疗中,需注意加强观察,如观察新生儿皮肤是否得到全面照射,有无大便异常状况,同时需掌握新生儿胃肠道情况等,这些因素都可影响和制约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甚至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因此需给予高度重视。
目前,蓝光治疗仪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在疾病治疗的同时也得到众多患儿家属及医学专家的认可。詹蕾[13]认为,蓝光治疗可使新生儿机体血胆红素水平在短时间内显著降低,进而可缓解皮肤黄染症状,同时对防治高胆红素血症有着重要的意义,可有效治疗新生儿黄疸。唐红装等[14]认为,在蓝光治疗中,可通过相应的光氧化分解作用,影响新生儿机体中的15Z-胆红素与4Z-胆红素,使其顺利转化为15E-胆红素与4Z-胆红素,因此可取得显著的退黄效果,而且不良反应较少,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体温异常、腹泻等,这些不良反应可在停药后自行消失,家属不必过度担心,但在治疗中需加强观察,随时发现新生儿存在的不适症状,掌握新生儿的皮肤在不断时间段的变化,同时需注意进行定期翻身,通常4 h翻身1次,这样可有效保证治疗效果[15]。本研究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37%)高于对照组(72.97%),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较低,证实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可取得较佳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黄疸患者给予蓝光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效果理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对新生儿造成的不良影响较小,有助于机体康复,是新生儿黄疸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1]闫彩霞,韩俊昌,白全召.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29):53-54.
[2]高玮娜.两种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27):5586.
[3]郑海鹏.新生儿黄疸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0):5640-5641.
[4]张春根.间歇蓝光照射和持续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比较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4):223.
[5]郭月婵.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1 (11):89.
[6]郑志雄,黄金樱,胡小匆.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分析[J].现代医院,2006,6(7):60.
[7]邓发文.持续及间断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2,7(12):46-47.
[8]陈立琼.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60例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9):50-51.
[9]刘英战.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6):150.
[10]王小荣.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15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0):241-242.
[11]黄海波.不同方式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2):93-94.
[12]陈春笑,楚永清.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78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4):37-38.
[13]詹蕾.不同方式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对比[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6):137-138.
[14]唐红装,梁丽清,谢映梅,等.短时多次蓝光疗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效果观察与护理[J].广东医学,2010,31 (23):3154-3155.
[15]陈四斌.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8):63-64.
Clinical efficacy analysis of blue light in treatment of neonatal jaundice
LIU Cheng-mei
Department of NICU,Women and Children′s Hospital of Ganzhou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Ganzhou 341000,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blue light in treatment of neonatal jaundice.Methods150 cases with neonatal jaundice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for 74 cases was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and the treatment group for 76 cases was treated with blue light based on conventional treatment.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7.37%,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11.84%;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2.97%,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12.16%.The difference of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nd the diffe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effect of blue light in treatment of neonatal jaundice is evident,and with less adverse reactions,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Neonatal jaundice;Blue light treatment;Clinical efficacy
R722.17
B
1674-4721(2014)03(c)-0171-02
2014-02-18本文编辑:袁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