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护理服务模式在临终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4-05-05范丽君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家属满意度社区

范丽君

广州市荔湾区华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专业,广州 510000

不同护理服务模式在临终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范丽君

广州市荔湾区华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专业,广州 510000

目的 比较家庭照顾模式与社区医院服务模式对临终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8月在本社区医院接受治疗和护理的24例临终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接受家庭照顾模式的24例临终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对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为83.3%(20/ 24),对照组为54.2%(13/24),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与家庭照顾模式比较,社区医院服务模式可有效提高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家庭照顾模式;社区医院服务模式;临终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

临终关怀是指由心理学家、医生、护士、宗教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多方面人员所组成的队伍为临终患者及家属提供的全面护理,其宗旨是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临终患者安详、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1]。家庭护理是临终患者的常规护理模式,患者可在亲人、朋友的护理下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社区临终关怀服务项目也逐渐走进社区医院,社区临终关怀要求社区医护人员具备人道主义精神、高尚的职业道德,工作中能够尊重患者的个人意愿与权利,运用支持性的姑息/和缓治疗和精湛的护理技能,为临终患者提供优质的疗护服务,使患者有尊严、安详、舒适地度过人生的最后历程[2]。本研究对社区医院服务模式及家庭照顾模式下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8月在本社区医院接受治疗和护理的24例临终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接受家庭照顾模式的24例临终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39~86岁,平均64.8岁;对照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42~81岁,平均61.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临终患者的定义,均经上级医院确诊为治愈无望、近期内病程进行至死亡已不可避免者,其中糖尿病患者8例,尿毒症7例,肺源性心脏病6例,心脑血管病2例,癌症晚期22例,其他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种、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疗护方法

对照组由患者家属为患者提供基本的饮食、皮肤等基础护理及心理支持。治疗组主要由社区医院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临终关怀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 环境 保证患者的居住环境房间明亮,可见绿色植物、鲜花,尽量满足患者的所有需求,为患者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3]。

1.2.2饮食 尽量为患者提供富含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同时需要饮食的色、香、味俱全,需要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要注意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4]。

1.2.3 皮肤 临终患者常因长期卧床、营养不良等因素导致压疮产生,所以护士要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拍背,尽量避免同一部位的长期受压,定时用红花液或50%的乙醇等按摩骨突处及受压处,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患者床铺的干燥、清洁、平整及受压皮肤的干燥、清洁、光滑。

1.2.4 睡眠 临终患者常因恐惧、焦虑、孤独等心理导致睡眠紊乱,所以,医护人员要为患者创造光线幽暗、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协助患者采取正确的卧位,放轻音乐等帮助患者入睡。

1.2.5 心理支持 受疾病的长期折磨,患者易产生自暴自弃、恐惧、悲观、绝望等心理,同时对生活和亲友充满了依恋,导致其情绪极不稳定,变化异常,求生的欲望使患者更加依赖亲人,所以,医护人员除了需要一丝不苟、尽职尽责的疗护外,还需要指导患者家属及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援助,鼓励家属多与患者沟通,多陪伴患者,给予鼓励,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生死观,通过家属及医护人员的共同鼓励及精心疗护,临终患者会逐步接受正确的死亡观念,面对现实,勇敢地活下去,所以,临终关怀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5]。

1.3 评估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测评,量表包括角色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5个功能量表;恶心呕吐、疲乏、疼痛3个症状量表;症状量表中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差;功能量表中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同时对所有患者及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QLQ-C30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QLQ-C30各分量表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角色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均有改善,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症状量表中所表现的恶心呕吐、疲乏、疼痛症状均显著改善,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QLQ-C30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QLQ-C30评分的比较(分,±s)

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项目 干预前观察组 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 对照组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状况恶心呕吐疲乏疼痛6 7 . 9 ± 2 5 . 8 7 2 . 9 ± 1 8 . 9 6 3 . 9 ± 2 4 . 1 7 0 . 9 ± 2 3 . 7 5 4 . 7 ± 3 1 . 6 5 1 . 9 ± 2 1 . 7 3 1 . 8 ± 2 9 . 7 3 9 . 8 ± 1 8 . 5 3 3 . 7 ± 2 5 . 1 6 8 . 4 ± 2 1 . 5 7 3 . 6 ± 1 5 . 9 6 2 . 8 ± 1 7 . 9 7 1 . 3 ± 2 4 . 6 5 5 . 4 ± 1 9 . 7 5 2 . 2 ± 2 2 . 4 3 3 . 8 ± 2 3 . 6 3 9 . 4 ± 1 2 . 7 3 4 . 7 ± 2 3 . 8 8 2 . 4 ± 1 9 . 1*8 6 . 3 ± 1 2 . 3*7 5 . 7 ± 1 7 . 1*8 4 . 2 ± 1 6 . 4*7 0 . 8 ± 2 6 . 4*5 1 . 9 ± 2 1 . 7*2 1 . 7 ± 2 5 . 6*2 6 . 7 ± 1 5 . 4*1 1 . 2 ± 1 2 . 7*7 1 . 3 ± 2 1 . 7 7 2 . 4 ± 1 6 . 5 6 5 . 1 ± 1 5 . 4 7 4 . 5 ± 1 9 . 2 5 9 . 8 ± 1 4 . 7 5 2 . 2 ± 2 2 . 4 3 1 . 6 ± 2 0 . 5 3 2 . 5 ± 1 9 . 5 2 5 . 6 ± 2 0 . 7

2.2 两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为83.3%(20/24),对照组为54.2%(13/24),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临终关怀是文化变迁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为临终患者提供临终疗护服务,可使患者舒适、安详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旅程[6];家庭临终护理的最大优点是患者可与亲人一起生活,使患者在充满温馨、亲情、安全、安静的家庭氛围中生活,减少患者的恐惧、不安等心理[7];社区临终关怀的开展是解决我国当前医疗费用居高不下、医疗卫生资源不合理配置、减轻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降低医疗成本的有效方法,符合患者及家属的利益需求[8]。

总之,社区临终关怀服务深受患者及家属的欢迎,可为患者提供精心的护理及适度的治疗,通过支持下的治疗和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为患者家属提供护理指导及情感关怀。认真、严肃地进行临终关怀工作,可有效减轻患者因疾病带来的的痛苦,使患者安详、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历程;实施社区临终关怀是现代医学模式内涵的充分体现,完全符合卫生资源合理分配、人口老龄化的客观需求,临终关怀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医疗事业,需要所有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去完成[9]。

[1]曹梅娟,郭小璐.我国居家老年临终患者家属照顾者的现状及发展思考[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7):1547-1549.

[2]刘俊霞,吴伯娟,李朝霞,等.实施临终关怀对肺癌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1,33 (8):1267-1268.

[3]于海燕.社区临终护理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0,3(5):140-141.

[4]沈彩芳,曹燕亚.居家舒缓疗护对临终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对比研究[J].全科医疗与社区护理,2012,33(16):35-37.

[5]王玉萍.老年患者居家姑息治疗护理措施及可行性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8):103,110.

[6]王松玲,张灿灿.临终关怀护理对癌症临终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2):119-121.

[7]孙向红.优质护理服务视域下的临终患者舒适护理模式初探[J].现代医院管理,2011,9(4):71-73.

[8]乔宏彬,官磊.临终患者家属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315-316.

[9]陈洁英.宁养善终服务理念在晚期癌症临终患者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1,24(11):307-308.

Application effect of different nursing service model in dying patients

FAN Li-jun
General Profession,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Hualin Street of Liwan District in Guangzhou City,Guangzhou 510000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care model and community hospital service model on dying patients′quality of life and satisfaction.Methods24 dying patients who accepted treatment and nursing in our community hospital from April 2011 to August 2013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meanwhile 24 dying patients who accepted family care model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scale of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was applied to assess the patients′quality of life,and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was investigated as well.Results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3.3% (20/24),and it was 54.2% (13/24)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Compare with the family care model,the community hospital service mode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satisfaction of dying patients.

Family care model;Community hospital service model;Dying patients;Quality of life;Degree of satisfaction

R473.2

B

1674-4721(2014)03(c)-0125-03

2014-02-11本文编辑:许俊琴)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科技计划项目(20131215076)

猜你喜欢

家属满意度社区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社区大作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3D打印社区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医院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