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2014-05-05方莉伟郭浩杰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方莉伟 郭浩杰

洛阳市吉利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洛阳 471012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方莉伟 郭浩杰

洛阳市吉利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洛阳 471012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68例新发脑梗死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对照组)、氯吡格雷联合阿斯匹林组(治疗组),持续治疗21 d,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NIHSS评分,并监测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降低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明显,临床不良反应少,未见严重出血事件,安全性较高。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脑梗死

缺血性脑卒中是目前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疾病,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1]。有效预防和治疗脑梗死,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对于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十分重要。本研究将本科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和氯吡格雷联合阿斯匹林组进行对比研究,以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科收治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41~79岁,平均65岁。均为首次发病,起病后72 h内入院,经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2];有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禁忌证及年龄>80岁者除外;将6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68例患者均予以常规降颅内压、调整血压、脑保护剂、降脂、防治并发症及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口服拜阿司匹林(拜耳公司生产,批号:BJ13399)100 mg,1次/d和氯吡格雷(赛诺菲公司生产,批号:ZA799)75 mg,1次/d,连用21 d;对照组给予相同批号的拜阿司匹林100 mg,1次/d,连用21 d。治疗前及治疗后,均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定期复查颅脑CT或MRI,出凝血机制,肝肾功能及血、尿、大便常规;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注意皮肤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等情况。

1.3 疗效评定

疗程结束后,按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判定疗效[2]。①基本治愈:症状和体征基本恢复正常,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91%~100%;②显效:症状和体征基本恢复>60%,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50%~90%;③好转:症状和体征基本恢复>20%,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5%~49%;④无效或恶化:症状和体征基本恢复<20%甚至加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5%;⑤死亡。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 hs-CRP检测方法

应用日立7180免疫分析仪,采用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试剂盒由四川迈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检测范围0.1~320 mg/L,正常范围<5.0 mg/L。

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运用两变量关联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21 d后疗效及hs-CRP检测结果的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降低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的比较(mg/L,±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的比较(mg/L,±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P值治疗组对照组35 33 6.13±4.29 5.97±4.28 2.68±1.93*3.43±2.01 <0.01 >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

两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出血现象,治疗组中2例有牙龈出血现象,继续观察治疗,未见明显出血直至治疗结束。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患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其治疗方法的选择一直是神经内科医师探讨的课题。超早期溶栓治疗也许能取得理想的疗效,但是由于医疗条件、患者的认识水平及医疗费用等因素的限制,仍有许多患者无法进行超早期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特别是近几年应用“双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已经得到许多大型研究证实,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循证医学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3],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血小板活化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进展、活动的重要病理基础[4],如何降低脑梗死亚急性期血小板活化程度对稳固斑块、预防血栓进展、促进血栓解聚有至关重要作用。

血小板是一种多功能血细胞,在止血和病理血栓形成中有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血小板在血管内以分散方式在血管内流动。当血管出现损伤时,血小板可产生环氧化酶(COX-1)作用于花生四烯酸,促使其产生血栓素A2(TXA2)和前列腺素,TXA2刺激血小板发生黏附、聚集诱发血栓形成。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目前应用较广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两者联合应用,会减少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发生。血小板活性降低可预防动脉血栓的形成。氯吡格雷为噻吩吡啶类抗血小板药物,在肝脏经过细胞色素(CYP)P450生物转化而形成活性代谢产物,该代谢产物能阻断血小板膜表面的ADP受体,使与此受体相耦连的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纤维蛋白原结合位点不能暴露,间接抑制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结合,阻止血小板相互聚集[5]。氯吡格雷能选择性、特异性干扰ADP介导的血小板活化。有研究表明[6],虽然阿司匹林不改变氯吡格雷对由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但氯吡格雷能增强阿司匹林对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两者联用具有协同作用[7]。

血清hs-CRP可在生化基础上阐明脑梗死发作时体内炎性介质水平的波动,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血清hs-CRP水平与脑梗死灶内炎症程度相关[8],由此不难看出血清hs-CRP水平可在一定程度反映脑梗死患者恢复的程度。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已成为标准抗血小板方案[9],结合本研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脑梗死治疗中表现良好,临床显效率、基本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的降低上程度比对照组好,更加印证“双抗”血小板疗效佳[10],而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由此可见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适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安全性较高,疗效较好。

[1]许风雷,李翠萍,热依汗,等.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32-33.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0-380.

[3]谢宇光,石雪颖,于晓玲.血脂异常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协同作用[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6,4(6):95-96.

[4]梁旭,孙枫,罗林杰,等.动脉颈粥样硬化程度与血小板活化的相关性分析[J].四川大学校报医学版,2003,34(1):95-97.

[5]蒋柏菊,杨期明.蚓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并糖尿病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7):16-18.

[6]王兰琴,魏秀娥,荣良群,等.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板块稳定性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4):17-19.

[7]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国专家共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国专家共识更新版(2011年)[J].中华内科杂志,2011,50(6):530-533.

[8]Meng R,Li ZY,Ji X,et al.AntithrombinⅢ associated with fibrinogen predicts the risk of celebral is chemic stroke[J].Clin Neurol Neurosurg,2011,113(5):380-386.

[9]卢杰.Sonoclot监测冠心病病人服用不同剂量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后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变化[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2.

[10]朱英姿,蒋跃绒.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可行性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44-45,47.

Effect analysis of aspirin combined with clopidogrel in treatment of cerebral infarction

FANG Li-weiGUO Hao-ji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Jili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Luoyang City,Luoyang 471012,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oral administration of aspirin combined with clopidogrel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Sixty-eight patients with new-onset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divided into the aspirin group (control group)and the clopidogrel combined with aspirin group (treatment group)and received 21 days of continuous treatment.The patients received pre-treatment and post-treatment NIHSS evaluation and their pre-treatment and post-treatment serum hs-CRP levels were monitored.Results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P<0.05).The pre-treatment serum hs-CRP level and the posttreatment serum hs-CRP level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 treatment group(P<0.05),but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Aspirin combined with clopidogrel shows significant efficacy,few clinical adverse reactions and no severe bleeding incident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has high security.

Aspirin;Clopidogrel;Cerebral infarction

R743

A

1674-4721(2014)03(c)-0076-03

2014-01-21本文编辑:林利利)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天天在吃,但你可能从一开始就没吃对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