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体位护理对小儿骶管麻醉的影响

2014-05-05徐洁仪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8期
关键词:骶管体位小儿

徐洁仪

(广州市花都区胡忠医院 松原里手术室,广东 广州 510800)

不同体位护理对小儿骶管麻醉的影响

徐洁仪

(广州市花都区胡忠医院 松原里手术室,广东 广州 510800)

目的 骶管麻醉是小儿外科常用的麻醉方式,能有效降低手术静脉麻醉的药物剂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本文通过探讨不同体位应用护理对骶管麻醉效果的影响,以期增强骶管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85例需行骶管麻醉的长时间手术患儿,分为护理组50例和对照组35例,分别予以不同体位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第一次出现烦躁及心率急剧升高时间长度。结果 护理组时间长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取适当的体位护理或能有效增强骶管麻醉效果。

小儿骶管麻醉;不同体位;护理

麻醉效果能直接影响手术质量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概率,若发生麻醉并发症甚至可能危及患儿生命。骶管麻醉是小儿外科常用的麻醉方式,能有效降低手术静脉麻醉的药物剂量及并发症发生率[1]。然而小儿骶管麻醉术中采取不同体位可能对麻醉效果及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产生影响。因此,在骶管麻醉中不同体位应用护理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院对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81例需行骶管麻醉的长时间手术患儿进行术中不同体位应用护理,并设立对照组进行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自我院在骶管麻醉进行手术的患儿85例,患儿心肺功能,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已剔除骶管畸形者或穿刺有明显出血者。手术种类:以睾丸固定术、阴茎根部固定术、尿道下裂修复术为主。按照手术种类的不同,随机单盲分为护理组50例,对照组35例。护理组,年龄为2个月~7岁;对照组,年龄为2个月~7岁。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最长180 min、最短45 min,平均100 min。

1.2 护理方法

1.2.1 术中体位护理

两组术前半小时肌内注射阿托品(按阿托品小儿体质量计算用量),入室前均静脉推注氯胺酮2 mg/kg。入室后即鼻导管吸氧,心电监护测血氧饱和度、血压、脉搏、呼吸,开放静脉生理盐水维持通道,静注丙泊酚,观察患儿生命体征都平稳后,协助麻醉医师进行穿刺体位摆放。护理组:体位摆放取头高脚低30°手术侧卧位,头稍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患儿双下肢弯曲,突出脊柱,暴露穿刺点,巡回护士站在患儿身旁,一手扶着患儿肩膀,一手按着双下肢,预防坠床摔伤,和穿刺时的疼痛引起躁动而使其保持麻醉穿刺体位,从穿刺开始和结束巡回护士不得离开患儿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待麻醉师穿刺成功将药物注射后,针孔处用无菌敷料加压粘贴,并将臀部垫薄枕使之抬高20°~30°,并保持手术侧在下5 min,然后再改为手术体位。术前将液体软包装垫在颈下或肩下,无菌包布卷成筒状,形状以一般小儿肩垫大小为标准垫在肩下,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双上肢分别放在软垫的置手架上,在腕部、踝部用棉垫保护好后分别用约束带固定,双下肢固定在床边把手上。如果约束带短缺,可将擦手垫贴在皮肤处,外面用包装带用双套节法套在擦手垫上,固定在床边,注意四肢必须处于功能位置使其安全、舒适。手术过程中尽量保持头高脚低30°体位。对照组:患儿左侧卧位行骶管穿刺,麻醉药注毕即改平卧。术前以护理组方式垫肩及约束四肢。骶管麻醉均应用1%利多卡因0.7 mL/kg骶管注射,术中应用丙泊酚静注维持,出现第1次烦躁及心率急剧上升后加用氯胺酮或芬太尼静注维持。

1.2.2 术后体位护理

手术结束后,马上将患儿过床,移到复苏室,常规监测心率、SpO2、BP,给予低流量吸氧。对照组取平卧位,肩下垫一小薄枕;取患侧卧位,头稍后仰,在背后垫一薄枕,出现口腔分泌物增多时及时清理干净保持呼吸道通畅,上腿弯曲,下腿伸直,保持头高脚低30°体位。四肢适当约束、上床档注意安全保护。复苏期间严密观察R、HR、SpO2、BP,面色、口唇、甲床的颜色。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呼吸抑制、窒息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儿均在意识恢复、呼吸稳定、生命体征稳定后送返病房。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术中患儿从注射骶管麻醉药物结束到第1次出现烦躁及心率急剧升高时间长度,并由专门护士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两组第1次出现烦躁及心率急剧升高时间长度对比采用秩和检验。

2 结 果

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体位出现第1次躁动及心率急剧升高时间长度的比较

3 讨 论

静脉全麻和骶管麻醉被广泛应用于小儿下腹部及会阴部手术[2]。静脉麻醉尽管能很好控制麻醉时间,但静脉用麻药剂量相对较大,小儿患儿各个脏器功能发育仍未完善,必然增加患儿肝肾负担。如能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静脉基础麻醉配合下应用骶管麻醉,能有效降低手术静脉麻醉的药物剂量,从而降低静脉全麻可能增加的并发症风险[3]。而适当的体位应用护理可能有助于增强骶管麻醉效果。

本文对我院收治85例需要长时间手术治疗的患儿进行随机分组,采取不同体位护理。两组患儿均以氯胺酮作为麻醉诱导,术中以静脉镇静药物作为基础麻醉,骶管麻醉起主要镇痛作用。当第1次出现燥动及心率急剧上升时,提示骶管麻醉镇痛效果已经不能满足手术镇痛需要,需要静注镇痛药物辅助。通过比较不同体位护理组第1次出现燥动及心率急剧上升时间长度可以间接体现不同体位对骶管麻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取护理组体位第1次出现燥动及心率急剧上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考虑护理组体位可能有助于增强骶管麻醉效果。

护理组体位增强骶管麻醉效果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一定的关系:①在术中配合麻醉师将臀部垫薄枕使之抬高,可使麻醉药物在椎管内扩散范围更大,减少了术中追加药物的用量。②采取头高脚低体位能避免骶管麻醉药物过度弥散,从而降低膈肌麻痹的风险。头高脚低体位还能使骶管麻醉药物在低位位置聚集,可能延长骶管麻醉维持时间。③保持手术侧在下5 min,然后再改为手术体位。能使骶管麻醉药物对手术侧神经根浸润更加充分。

手术患儿以仰卧位为主,该体位可影响呼吸动作中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与舒张,胸廓扩张程度也会受到限制,多种因素的制约,势必影响了肺的通气量。仰卧位后,膈肌因腹内脏器的上移,致其活动受限,这在肥胖患儿更为明显,从而使患者呼吸活动的能量消耗增大,通气量也会有所减少。有研究表明采取头高脚低位30°能明显提高功能残气量,有利于改善通气[4]。

本文病例骶管麻醉药物均选用1%利多卡因。有文献表明混合罗哌卡因等长效麻醉药物能有效延长骶管麻醉镇痛时间[5]。若以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配伍配合体位护理可能达到更加理想的骶管麻醉效果。利用护理组体位虽然可能延长骶管麻醉维持时间,但同时笔者也发现患儿术中出现勃起现象增多,可能与骶管麻醉有一定的相关性。由于本文样本量小,且患儿术中勃起影响因素较多,故未作相关统计对比。

对于术后麻醉恢复期患儿体位护理均采取头高脚低30°侧卧位,可使处于下侧的膈顶更向上推移,而当其吸气下移时其隆起的膈顶根据Lapiace定律,必然会更加用力下移,所以下侧肺叶的扩张度较上侧肺叶为大。头高脚低位30°能明显提高功能残气量,有利于改善通气。侧卧也可使舌体向口腔两侧位移,减少舌后坠等影响患儿呼吸道通畅情况发生。

采取适当的体位护理可能有助于增强骶管麻醉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但由于本文样品量较低,不同体位护理对骶管麻醉效果影响仍有待大样本检验。

[1] Kaya Z,Süren M,Arici S,et al.Prospective,randomized,doubleblinded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caudally administered levobupivacaine 0.25% and bupivacaine 0.25% on pain and motor block in children undergoing circumcision surgery[J].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2012,16(14):2014-2020.

[2] Seyedhejazi M,Azerfarin R,Kazemi F,et al.Comparing caudal and penile nerve blockade using bupivacaine in hypospadias repair surgeries in children[J].Afr J Paediatr Surg,2011,8(3):294-297.

[3] 耿桂启,张励才,曾因明.体位对小儿骶管阻滞的影响[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4,24(1):13-14.

[4] Hignett R,Fernando R,McGlennan A,et al.A randomized crossover study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a 30° head-up versus a supine position on the 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 of term parturients[J].Anesth Analg,2011,113(5):1098-102.

[5] 尚文,李素荣.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配伍在骶管麻醉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4(10):55.

R473.72

B

1671-8194(2014)18-0317-02

猜你喜欢

骶管体位小儿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骶管麻醉应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