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查中药饮片处方中的不合理问题及其干预措施

2014-05-05赵彦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8期
关键词:中药饮片不合理处方

赵彦明

(河南省舞钢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河南 武钢 462500)

调查中药饮片处方中的不合理问题及其干预措施

赵彦明

(河南省舞钢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河南 武钢 462500)

目的 调查中药饮片处方中的不合理问题,给予干预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随机选取我院自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一年以来收治的1320张中药饮片处方,根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通知中相关要求对处方中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寻找不合理问题。结果 1320张中药饮片处方中不合理现象出现率为9.39%(124/1320),其中有86张处方中存在2种或2种以上不合理现象。不合理现象主要包括临床诊断不规范、用药的味数偏多、用药的剂量偏大、毒性中药饮片使用不合理、煎服方法错误。结论 中药饮片处方中存在一定不合理用药问题,应加强中药处方管理,采取干预措施,确保临床中药饮片的合理性。

中药饮片处方;不合理;问题;干预措施

中药饮片是按照中医药的理论和中药炮制方法将中药材加工炮制而成的可以直接用于临床的中药,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重要体现,中药饮片处方是中医用药的精华,处方中使用的药物及不同药物的剂量的合理性是保证疗效的重要因素[1],而由于中药的种类繁多,对用药种类和剂量的影响因素多,稍有不慎即可出现错误。为了进一步了解中药饮片处方的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我院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及《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间的中药饮片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现将发现的不合理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随机选取我院自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一年以来收治的1320张中药饮片处方,每个月110张。

1.2调查方法

依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及2010年卫生部印发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通知中的相关要求对1320张中药饮片处方中的用药规律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 结 果

经本次调查研究发现,我院中药饮片处方中用药基本合理,但也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本次调查研究中随机抽取的1320张中药饮片处方中124张存在不合理现象,不合理现象出现率9.39%,其中有86张处方中存在2种或2种以上不合理现象。处方中的不合理现象主要有临床诊断不规范、用药的味数偏多、用药的剂量偏大、毒性中药饮片使用不合理、煎服方法错误等几种,各种不合理现象的具体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中药饮片处方中的不合理情况

3 讨 论

3.1中药饮片处方不合理情况分析

3.1.1诊断不规范

我院有此类不合理现象的处方共有24例,占抽查总处方的1.82%,不合理具体情况有:①处方上临床诊断缺失:处方中诊断只有病名而无病型,如感冒有风寒、风热、气虚等证型,不同证型的感冒用药不同,若不对证,还可引起病情加重,处方上只诊断感冒而无感冒证型;②诊断的病名不规范:如胃火盛、肺脾肾虚等[2];③诊断和用药明显不符:主要体现在单味药上,如临床诊断为肾结石,用药味番泻叶,此药适宜治疗热结便秘,对肾结石则无明确的理论依据。

3.1.2用药味数偏多

我国古籍中记载处方药味多在10味以下,《伤寒论》112方中平均每方4.81味,《金匮要略》的201方中,平均每方4.60味,药精而专,由我院本次调查研究发现用药的味数普遍偏多,其中20味以上者有90方,不辨证型的多味药组合不仅会浪费药材,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还可能影响到疗效,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3.1.3用药剂量偏大

中药的每味药都有一定的剂量范围,在此范围内药剂量越来疗效也就越强,但若超出这一范围,不仅不会增加疗效,还可能引起毒性反应,如过量的肉桂可引起血尿[3]。我院本次调查中有15方用药剂量超过了常量20 g以上,应引起重视。

3.1.4毒性药物使用不合理

中药饮片处方中毒性药物的使用是临床用药中应严格控制的重要内容,此类药物的适量使用可起到较好的疗效,但超过常量极易引起中毒反应,如苦杏仁过量使用易引起头晕、恶心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导致患者呼吸微弱、意识不清,更甚者可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对使用此类药物时一定要注意使用剂量,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地选用。

3.1.5煎服方法错误

中药饮片的不同煎煮时间和煎煮方法对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如钩藤一般应后下,介壳矿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4],煎煮45 min内人参中的有效成分会随着煎煮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超过60 min则有效成分会随着时间延长而减少;服用中药时,一次用药剂量及一天用药次数对安全有效用药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单味药服用时,应写明分服次数及每次的剂量,而不能笼统写成“番泻叶50 g,适量泡服”等不规范的形式。

3.2处方不合理现象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3.2.1不合理现象发生原因

①目前的医院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医不重药的现象,药师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欠缺,在对中药饮片处方进行审核时难以进行全面系统的审核,不能对处方起到较好的监督和检查作用;②临床用药缺少合理规范的规章制度和依据,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难以满足临床用药的需求,《中国药典》中通常只规定常用剂量,而未对药物的剂量范围作出规定,一些中药饮片中对剂量说明的“外用适量”等使得临床医师药师较难把握[5]。

3.2.2防范措施

针对中药饮片处方中存在的不合理情况及不合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在实践工作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防范处方的不合理现象[6]:①应根据现有的处方管理规章制度,结合医院的特色,制定更为具体的中药饮片处方的管理制度,建立相关的责任制,对于不合理的处方应坚决退回给医师;②加强对医师药师的培训和业务学习,着重提高相关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经济;③应组织相关的人员对中药饮片处方进行定期的抽查和评点,发现处方中存在有不合理现象的应及时反馈给医师,并针对不合理的现象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控制;④严格管理和控制毒性药物的使用,对使用了毒性药物且剂量超过常量的处方不仅要有医师的再次签名,还应将药物的使用告知患者,保障患者的知情权,并需由患者签署知情同意。

[1] 杨艳平.基层医院中药临方炮制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1):124-125.

[2] 宋婉云.63212例中医临床处方饮片用量的调查研究[J].医药前沿,2013(16):334-335.

[3] 刘思源,王慧,林芳,等.我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分析现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2(5):156-157.

[4] 曹凯.中药饮片处方调配中的差错分析及处理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7):76-77.

[5] 胡仁举.中药饮片处方调查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 28(7):602-603.

[6] 李凤昌,何达,彭晶等.基层医院中药处方抽查点评结果分析[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8):80-81.

R28;R969.3

B

1671-8194(2014)18-0282-02

猜你喜欢

中药饮片不合理处方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人间处方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中药饮片市场监管乏力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作用及改进策略分析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处方
中药饮片鉴别真伪的意义及相关方法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
易混淆中药饮片安全用药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