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膝骨关节炎应用磁共振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4-05-05崔剑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8期
关键词:骨关节炎关节镜磁共振

崔剑峰

(辽源矿业集团公司总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膝骨关节炎应用磁共振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

崔剑峰

(辽源矿业集团公司总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目的 探讨膝骨关节炎应用磁共振(MRI)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22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关节镜检查,研究组则应用磁共振扫面成像检查,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检测准确率。结果 研究组诊断膝骨关节炎具有较高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效果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检查膝骨关节炎时有效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磁共振扫描诊断膝骨关节炎具有较高确诊率,可以清楚观察到膝关节各个病变部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磁共振;膝骨关节炎;临床诊断

膝关节在人体关节中属于最大最复杂的一个关节,人们运动或车祸时,极易遭受创伤。临床中对膝关节损伤进行确诊时,往往选取X线、CT等辅助检查方法判定。X线在检查明显骨折症状时具有良好确诊率,CT在对患者膝关节损伤类型进行判定是效果显著,二者均无法经多角度多方位成像,不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率。磁共振能够良好的对组织进行分辨,可以清楚观察到肌肉、肌腱等各组组织结果,清楚显现骨骼病变情况[1]。本文选取22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应用磁共振诊断膝关节损伤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22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1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研究组中男60例,女52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39.7±2.5)岁,膝骨关节疼痛持续时间3个月~10年,平均时间(3.3±1.2)年;对照组中男62例,女50例,年龄17~71岁,平均年龄(40.3±2.6)岁,膝骨关节疼痛持续时间3个月~10年,平均时间(3.5 ±1.3)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基础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研究组组患者应用磁共振检查方法,选取超导性MR机、绕膝线圈层距分割点为1 mm,厚度3 mm,应用常规SE纵切面平扫、斜冠状位序列尖端扫描,矩阵369×150,FSE序列扫描大部分予以脂肪抑制,矩阵268×150,患者膝关节均伸直检查,获得清晰图像且观察MRI图像特点。对照组在检查时予以持续硬膜外麻醉,以硬膜外部位髌上囊处作关节穿刺,将一些外溢液抽至体表,往关节内侧注生理盐水确保关节腔充水出现扩张性。穿刺点可选用股骨外踝前缘与胫骨上缘髌腱外侧所构成的中心点位。真皮层处置一0.5 cm切口,应用钝性闭塞器将关节镜所配备套针穿至关节软骨组织内,注意病变部位与临床特点。分析对比两组检出特异性、准确性、敏感性与相符率。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比较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研究确诊,患者中有副韧带损伤、断裂、拉伤者24例,半月板裂痕性损伤者36例,骨挫伤者26例,其余患者中有肌腱损伤者2例,腘肌腱损伤者2例,滑膜炎者2例。

MRI诊断具有较高灵敏性与特异性,准确性高,临床诊断效果优于关节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磁共振扫描成像检查患者中,韧带损副伤、断裂、拉伤有效者46例,未检测出的患者有24例,经关节镜检查有效者为24例;半月板裂痕性损伤MRI有效者90例,未检测出者10例,未认定者6例,经关节镜检查有效者36例;骨挫伤经MRI检查有效者42例,未检测出者12例,未认定者2例,经关节镜检查有效者26例;MRI检查其他部位病变者有效8例,未检测出者40例,经关节镜检查有效者6例,两组对比,有效者均存在明显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检出率对比[n(%)]

3 讨 论

骨关节炎(OA)因力学因素及生物学因素一起产生作用使得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软骨下骨均出现降解,且合并为一种慢性、进展性关节病变。此疾病主要侵入到关节软骨、骨及滑膜组织,使得关节出现疼痛、畸形、功能障碍症状,对患者正常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造成较多不利影响。伴随预期寿命增加,人口老龄化发展,此疾病被广泛关注,成为较严重的一种公共健康问题,对此疾病的防治措施研究在临床中属于热点问题。膝关节在骨关节炎疾病中属于最为常见的一个发病部位,膝骨关节炎在临床中属于常见多发病,受到人们极大关注。

经本文研究发现,研究组检查各个病变部位具有较高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效果优于对照组。关节镜检在临床中相对于关节切开检查方法具有较低风险,但是具有创伤性、关节因僵硬而无法进行手术,可能引发继发性化学性滑膜炎等,造影后极易出现假阳性,从而导致患者在手术后关节囊肿有充血现象,关节发生积血等不良反应。临床中应用MRI检查具有较为明显优点,主要为:MRI具有独立成像系统,可以选取大量进口防辐射器械装备,不会对人体产生电离辐射刺激性,不会造成损伤,具有较高临床应用安全性;MRI能够得到原生组织扫描三维立体断面成像,经多角度、多方位将图像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各个病变部位成像情况较为清晰显示,确保疾病能够及早被发现;能够较明显观察到软骨组织结构、纤维层与再生骨组织均,在临床中其应用效果高于CT扫描;不必开刀进行活体测定,无创性可以避免切口感染情况出现,且能够减少患者疼痛,能够在最短时间观察到患者病理部位及发病程度,有利于检查质量的提高。但是磁共振扫描成像检查方法在应用中所需要费用较多,诊断图像具有单一性,危重患者无法承受,所用时间过长等,存在一定局限性[2]。

半月板损伤:正常半月板基质氢质子较少,无法成像,MRI序列为低信号。在半月板有撕裂或退行性病变时,氢质子浓度上升,MRI序列为高信号。

膝关节韧带受损:韧带正常时,MRI序列为低信号,发生现损伤时,因产生氢质子及水肿液,MRI序列为高信号,韧带肿胀大于正常径时,MRI有不规则性高信号,无法清晰与外界区分,外形无规则性。

膝关节腔积液:在关节腔出现积液时,韧带、关节囊受到损伤,MRI有长T1、长T2信号,出血时,有高信号,有的存在分层情况[3]。

总之,磁共振检查在对膝骨关节炎进行诊断时,具有较为明显效果,与传统检查方法相比较,具有无创性、无害性、无辐射性。因为能够多方位多角度动态三维成像,所以在临床应用中能够准确的对骨科疾病进行诊断,并未有效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1] 仰涢霞.磁共振诊断膝骨关节炎临床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3, 9(1): 190-191.

[2] 李静.磁共振在膝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J].中外健康文摘,2012, 9(15):163.

[3] 杜宁,陆勇,顾翔,等.手法促进膝关节炎软骨修复的磁共振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骨伤,2008,21(11):824-825.

R681;R445.2

B

1671-8194(2014)18-0258-02

猜你喜欢

骨关节炎关节镜磁共振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骨关节炎患者应保持适量运动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固定技术修复大型肩袖撕裂的临床观察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